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影響是什麼?外交官父親提出這6點

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性格、技能、智商、知識、能力……哪樣最重要?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本文是來自前外交官王文勇先生的觀點,供閱讀。

01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英文世界裡育兒手冊汗牛充棟,中文世界也多如牛毛。有人認同積極引導,有人希望順其自然,很多觀點相互矛盾,部分分歧來源於人類心理探索還處於瞎子摸象的階段。更多分歧來源於隱含的教育目標不一致。什麼是對孩子好?十個人能有二十種觀點。

我無意介入這一問題的辯論,因為教育目標取決於父母的價值觀,而一個人很難改變另一個人的價值觀,即 「什麼對他是重要的」?比如財富、名聲、自由、親情、愛情、權力等等……

人與人的區別在目標選擇的優先次序,如民間傳說,老婆和老媽落水先救哪個,有錢不帥帥卻沒錢的男友該選誰,本質是價值觀優先次序的問題,幾十年潛移默化早已定型,試圖改變成年人價值觀是徒勞的。

我所談及的理念和方法,是基於以下目標,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健康、樂觀、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剩下的,得靠他自己。這幾項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其它的是衍生問題或者對我不重要。

如果你一定要培養孩子上哈佛耶魯,長大要當大官大款名人,要找歐洲貴族聯姻,麻煩你出門右拐上機場高速去找朗朗的爸爸。我絕無指你目標有錯的意思,只是說,那不是我的目標,這篇文章會浪費你的時間。

鋪墊半天,進入正題——

我們同孩子親密接觸的時間,從他們出生算,到十五六歲,這是為人父母影響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時間窗口。再以後,孩子們會對外部世界和他們的戀人更感興趣。

我碰到過不少父母,同他們青春期或成年孩子無法交流,甚至有年老的父母突然試圖同其子女建立親昵的關係,讓其成年子女毛骨悚然。大多因為,機會窗口錯過,修復起來格外困難。所以,我時常提醒自己這個時間窗口,有助於判斷事情的輕重緩急。

02

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影響是性格

我一直相信性格決定命運。技能、智商、知識都排在後面。

我們沒有必要也無可能把桔子改造成蘋果,但無論孩子是內向還是外向,都可以培養自信、樂觀、和面對挫折的堅韌。而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有安全感,是自信的起點。

我非常喜歡一本書,叫 Unconditional Parenting ,推薦給願意深究的朋友。性格包括他的品行和內在價值,重要的是,孩子長大之後,無需在他人眼中才能找自己存在價值。

Unconditional Parenting

樂觀很重要,可以在別人看不到機會之處看到希望,在面對挫折時不會輕言放棄。對這一結論的研究感興趣的朋友,推薦閱讀Martin Seligman的 Learned Optimism: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and Your Life ,和另外一位作者的 How Children Succeed ,他認為孩子的意志、好奇心和品行,對孩子一生至關重要,遠高於其他因素。

Learned Optimism: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and Your Life

How Children Succeed

性格的影響常在無聲之中。曾經見過一個德國母親帶二三歲的孩子,小朋友走路啪嗒摔倒,趴在地上要哭,母親站著沒動,微笑鼓勵她自己站起來,孩子費力爬起來又笑嘻嘻往前晃。我見過在相似情形下,很多其他父母驚惶失措跑過去,又摟又抱又哄,孩子反而開始嚎啕大哭。性格,是在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中形成的。

鼓勵孩子,是影響性格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表揚孩子努力,他會認為,能否做好一件事,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誇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掌握之中。聰明孩子為保持看起來聰明,躲避風險避免出醜,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而且,不要輕易拿孩子去和別的孩子攀比,激勵孩子比過他人,貌似增加動力,但有後果。攀比式表揚,孩子可能只在乎相對地位,而非把掌握某種能力作為目標,只要做得比別人好,他即失去對工作的內在樂趣,不願持續學習和尋找挑戰。

這引出一個更大的問題,就是獎勵的作用。教育孩子有時變成對父母的極限測試,獎勵成為東西方學校和家庭的通用辦法,似乎是個捷徑,但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獎勵,常把孩子對學習、工作本身的關注,轉移到獎品上,比如為了得到一個iPad而考滿分。

尋求短期甚至即刻的滿足會得不償失。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設置目標,體會到戰勝挑戰內在的快樂,比設獎勵更重要。有興趣深入研究這個問題的,可以參考Punishment By Reward 。

Punishment By Reward

今天逐漸富足舒適的社會,通過營造艱苦環境磨練性格,對中產階級獨生子女而言已無可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是遙遠的傳說。但體育是一項絕佳的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孩子增強健康,而且可以磨礪性格,學習如何同他人合作、如何解決衝突。

我每每看到小朋友,在球場上贏球後的歡喜,輸球後的悲傷,和人衝突後的委屈,歡笑和淚水如此強烈。此時的體育,對我而言,是人生最好的隱喻。全力以赴,輸了,爬起來繼續;贏了很開心,但也不要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做喜歡的事情,把它做到最好。

體育用精巧的方式把生活縮短到一個可以理解的場景,其實給了孩子一個對人生體驗和洞察的機會。當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挑戰和困惑時,我發現用體育來打比方,往往讓他容易理解豁然開朗。George Lakeoff寫過一本書 The Metaphors We live By ,曾經下過一個斷言,人類是通過比喻/隱喻理解世界和他人,我深以為然。美國作為一個最強盛的國家,其國民對體育的崇尚,也非偶然。

The Metaphors We live By

03

不要剝奪孩子試錯的機會

性格健康是最重要的,對我而言,下一個就是技能,遠比知識重要。所有技能中,學習能力最為重要,這是我們一生中最可持續的競爭力。

富蘭克林說:tell me, I may forget; teach me,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I will learn。意思是你光說給我聽,我會忘,讓我自己參與嘗試才是真的學習。東方父母多急於把自己對生活經驗的結論強加給孩子,似乎是捷徑。其實這剝奪了孩子通過試錯學習的機會。

經驗,無法被結論替代,何況很多父母的「結論」未必是對的。或者在過去是對的,但現在外部約束條件變化了。有時候,需要讓孩子犯自己的錯誤,在不斷的試錯過程中,建立對這個世界的常識和判斷力。

我家孩子小時在倫敦同英國孩子玩,小朋友爭相把沙子往嘴裡塞。英國媽媽說,讓他們往嘴裡吃一次,下回就知道不好吃,會改掉。孩子不到兩歲即上蒙台梭利幼兒園,那裡所有餐具是瓷器而非塑料。老師說打碎一次,就能從後果中學習小心。

還有一個例子,孩子小時對廚房的燙手東西充滿好奇心總要伸手去抓,大人怎麼也攔不住。於是有一天,我決定邀請他,伸手摸了一下餐桌中間的熱湯碗,他此後即提高了警惕,總是繞道走。有些經驗,不能被父母的結論替代。

在這個問題上,多說兩句,「富不過三代」是個高度相關的話題。它絕非只是中國問題,美國人有一模一樣的諺語,Rags to riches, back in three generations.

按理說富家子弟佔盡優勢,有錢、有關係、上最好的學校,不應該出現這種幾代而衰的情形,應該子子孫孫無窮盡才合邏輯,但現實並非如此。我的觀察,恰恰是處處有人提供便捷徑,他們中大多人,被剝奪了試錯的過程,缺乏對常識的理解,從而漸漸失去對這個世界基本的判斷力。

04

閱讀非常非常重要

學習能力是個很大的話題,我的經驗中,閱讀非常重要。英語世界人口每四人有一個是功能性文盲,雖然識字,但閱讀困難,被認為是貧富分化重要原因之一。美國孩子考試成績基本不是中國孩子的對手,但在閱讀的質量和數量上,平均水平遠遠領先中國孩子。

閱讀重要的道理不難理解,個人的經驗至關重要,但個體接觸的人和事範圍有限。閱讀,為我們同人類心智史上最聰明的頭腦,提供了對話的機會。我們大多數人是凡夫俗子,胸襟、眼界、和價值觀基本是被周圍的環境塑造,而環境不理想時,讀好書,是少有的逃生通道之一。

關於如何教孩子閱讀這個問題,美國教育界過去二十年爆發曠日持久的辯論,被稱為閱讀戰爭。一派主張整體語言法,在聽說讀寫上下文讓孩子猜;一派主張自然拼讀法,讓孩子通過拼讀音節識字。

美國國會由此委託國家兒童健康發展研究所,檢視歷年來科研成果,提供閱讀教育報告。在高度政治化氛圍中,專家開了一份誰也不得罪的建議,大多也是常識。比如:父母要多和孩子說話,每天一起讀書,大聲朗讀故事,多讀有節奏押韻的書,系統介紹字母和聲音之間的關聯,不斷介紹並熟悉新辭彙,並教孩子怎麼把一個字用在片語、句子和故事裡,教孩子思考閱讀內容,一起去圖書館。

感興趣詳細研究的同學,可以參考他們的報告: TEACHING CHILDREN TO READ: An Evidence-Based Assessment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iterature on Read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Reading Instruction 。

想仔細研究閱讀教育的同學,推薦Dianna McGuinness的 Why Children Can』t Read 。

在某個年齡,孩子會問一百萬個為什麼,一個問題會用一串為什麼追問到底。此時他好奇心的窗戶打開。每個問題都是孩子學習的絕好機會,我以為父母應耐心用他能理解的方式回答,如果回答不了,去查維基百科回來再答。若在孩子想學習時無耐心教;而孩子不想學又灌,事倍功半。孩子越大,可以慢慢鼓勵他自己去尋找答案。

05

不要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

為人父母的責任之一,是幫助孩子發現自身的天賦和潛能,而非把父母一廂情願的夢想強加給孩子。那些在父母的逼迫之下功成名就的例子,有,但鳳毛麟角,他們的背後,有數以萬計的傷痕纍纍被毀掉的孩子。拿孩子去做一個大概率會失敗的事情,恐怕非明智選擇。

同情和理解對小朋友很重要。小孩子因不能準確表達感受而常有挫折感,他們的小小內心也是一個驚濤駭浪的世界。父母應先試圖理解孩子,再尋求被孩子理解,然後講道理。第一步總是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已經了解他的挫折、悲傷、鬱悶,確認這一步是避免雞對鴨講的基礎。然後確認孩子的需求是什麼,最後一步才開始講道理。

父母有責任去發現哪些適合一對一教,哪些適合一群孩子一起學,做對四兩撥千斤,選錯了千斤撥四兩,這些因人因事而異。因材施教,有一個很好的英文翻譯,雖然羅嗦一點,我覺得把意思講得更明白:if your child can not learn the way you teach, you must teach the way he can learn. 即:如果你的孩子不能用你教的方式學,你則需要用他能學的方式教。

讓小朋友敞開心扉,需從他感興趣的問題入手,慢慢談到大人感興趣的話題,而不是方向相反。比如:談論他喜歡或者強烈不喜歡的孩子,小朋友往往滔滔不絕;把他喜歡和不喜歡的孩子的行為編入他最愛的故事裡,讓他捧腹大笑,則開啟了談話的大門。

自信心和獨立判斷能力,來源於每天的日常生活的點滴。我的辦法是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告訴他,十八歲後他自己單獨做決定,十八歲前父母做最後決定,他可以參與討論,講道理,提要求,不用畏懼挑戰父母的觀點。我小心不用「聽話」要求我家小朋友。

孩子未來,是個很大的話題,需要父母幫助思考。最佳選擇是三個圓交匯重疊處,第一個圓讓他寫滿「我最喜歡的」,第二個圓寫滿「我最擅長的」,第三個圓寫滿「社會的機會」。

這遠非看上去那麼簡單,需長期思考,且隨時間在變化。孩子在一生中,有很多次選擇,遺憾的是,今天這個社會,多數人既不知自己喜歡什麼,也不知自己擅長什麼,但都在追逐社會熱門。所以,滿大街都是不快樂的人。

06

改變同學校交往的方式

我們可能無力改變學校的教育理念,但可以改變我們同學校交往的方式。

現代教育是工業文明產物,以生產線批量培養標準產品為特徵。主要目標是消除文盲,提高literacy,為生產線提供熟練工作人員。而literacy是識別、理解、交流語言和其他符號系統(如數學、科學)的能力。並不總是有利於解決問題或者培養創造性等非批量問題。

東西方面臨同樣的挑戰。單個家長若與整個體系對抗,要求學校和老師改變他們的傳統做法,勝算不高,除非你是鄭淵潔,讓孩子回家上學自己教,但那樣的代價是剝奪了他同其他孩子交往的機會。

在家長無力選擇與體制對抗的假設條件下,最優策略是把精力集中於學校不擅長的領域:性格塑造,解決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

讓學校的歸學校,家長的歸家長,繞著學校的指揮棒轉,把所有課外的時間都花在如何讓孩子課內勝出,我認為是投資回報最低的做法。我希望孩子能用20%的時間把學校80%的功課解決了,剩下80%的課餘時間,他可以去踢球、游泳、下棋、發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個做法,對家長的考驗是頂住老師的壓力,不傳導疊加到孩子心靈上,孩子可能非常敏感地感覺到這種壓力。當老師因孩子成績不夠好而給家長施加壓力時,父母回家接著訓孩子非明智之舉。其實,頂不住壓力的時候,想一想,多年以後,還有誰在乎你小學初中的成績呢?

家長也無需貶低學校教育,在孩子心中製造困惑;當老師在學校讓孩子反覆練習數學題,父母可以在家想出更有趣的活動,幫助他解決生活或遊戲中的困難。

在適當的年齡,帶孩子旅行不僅增加他的樂趣,我意外發現,孩子性格在旅行中變得更為從容。在自然博物館、科學館、技術館,孩子總是流連忘返。對年齡小的孩子,遠比美術館、歷史博物館更加直觀。

一有機會,我則每晚和小朋友耳鬢廝磨,躺在床上讀書講故事,其樂無窮。我們一起讀唐詩, 讀到王昌齡,他很喜歡,說口感很好。一起讀李煜的詩,講到李煜從皇帝到囚徒,國破家亡妻離子散的故事。小朋友淚如雨下嚎啕大哭,說他很同情這個詩人… … 關燈後,他則把腳蹬在我肚子上,再呱唧呱唧把他的同學和老師編進故事。

紀伯倫在詩歌《先知》中有一個比喻,他說,父母是弓,孩子是弓上射出去的箭。這意味著,我們不可能左右他未來飛行的方向,「我們只能給他愛,而不能給他思想,因為他有自己的思想。」

我想,七零後這代人,可能是最後一代需要盡孝,陪著父母老去,卻是第一代不能期望我們老時,兒女還在身邊的人。這些每日快樂的廝磨,或許是未來心底最柔軟的記憶。


推薦閱讀:

TAG:家庭教育 | 兒童教育 | 父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