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玩雲遊戲的真·雲玩家

用谷歌瀏覽器玩3A大作不是夢。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圖/ @羅四維

作為Mac用戶,我一直對雲平台的發展非常關注——我沒有Windows系統的電腦。

因為之前用Windows筆記本電腦的各種血淚史,5年前我咬牙換了台定製的頂配MacBook Pro,使用至今仍狀態良好。期間,我玩遊戲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大作一般買主機版,然後基於遊戲類型決定買PS4版還是Switch版;主機版沒有的情況下,支持Mac的遊戲都在Steam解決,部分獨立遊戲還是選擇買更便攜的Switch版;主機沒有也不支持Mac的,就用我裝在外接SSD上的Windows系統來玩,如果配置要求較低,就直接用虛擬機來玩——按我的配置,一般遊戲跑下來沒有絲毫問題,一些大作降低解析度,中等畫質也足夠應付。

因為對畫面沒那麼在意,靠著上述方式,這幾年來我玩遊戲倒是沒怎麼耽誤,鮮有玩不了的時候。雖說人總得有更高一級的追求,可因為不想光為了遊戲而換回Windows本,這個矛盾始終無法解決。我曾考慮過購買技嘉Gaming Box的方案——簡單來說,就是個內置了1060/1070/1080的外接顯卡塢。這樣,我出門還是便攜本,回家一插顯卡塢,性能直接起飛,便攜和性能就都兼顧了。可因為我的本本還是老的雷電2介面,即便未來換了雷電3,因為介面限制也無法避免顯卡的性能損失。

簡而言之,這是個方案,但或許不是最佳的方案。

這個方案的性價比高低因人而異

——於是,我一度將目光投向了雲平台。

此前,市面上當然已經有一些雲平台存在,比如老黃家的Geforce Now。簡單來說,就是把高配的主機放在雲端,畫面則通過流媒體傳輸到玩家本地的顯示器上。玩家只要保證自己有一台電腦,有個乙太網口或是支持5G的Wi-Fi,就可以暢玩各種3A大作,本地電腦用的什麼系統,配置如何都不再是問題。

隔壁索尼也有個類似的PS Now服務,讓玩家可以玩到一些非獨佔的PS4遊戲,以及那些原來無法兼容的PS3乃至PS2遊戲,對於我這個PS2入坑的玩家來說非常有吸引力。不過,由於國內的網路環境(其實主要是我家的網路環境不太好),加上這些訂閱服務並未面向國內開放,我一直沒能享受到。即便在美國,根據SuperData去年的數據,這類遊戲訂閱服務的收入,也只佔2018年第3季度PC和主機遊戲總收入的6%,這種「雲遊戲」的形式還遠未普及。

現在PS Now也已不是純粹的訂閱制雲服務,貌似已經支持離線下載

出乎意料的是,谷歌在最近的遊戲開發者大會(GDC)上,正式公開了雲遊戲平台Stadia,並宣布今年就會在北美和歐洲上線。

和所有的雲遊戲一樣,Stadia不需要玩家配置專門的硬體,只要有一台能運行Chrome、能解碼視頻、能輸入畫面的設備,再加上一個手柄,就能通過雲服務在任何地方用任何平台玩遊戲,並且平台間可以實現無縫切換。Stadia雲服務提供的硬體將好過現在的主機,支持4K、60幀、HDR和環繞立體聲,未來還將支持8K和120幀。最絕的是,Stadia還可以與YouTube聯動,當你通過YouTube觀看某款遊戲的實況或直播時,可以隨時通過Stadia直接進入遊戲,甚至乾脆加入到這個主播的遊戲中。

換一種淺顯易懂的說法,在谷歌的預想中,只要你有電腦、手機或別的什麼設備,只要能聯結5G網路,能用Chrome,玩3A大作不是夢——是的,只要一個鏈接就能接入遊戲,就像玩頁游一樣簡便輕易。這是真正的雲遊戲,而玩它的也會是真正的「雲玩家」。

現場被用來當作例子的遊戲是去年發售的大作《刺客信條:奧德賽》

與此同時,谷歌也宣布將成立第一方遊戲工作室,「毀滅戰士」系列的新作也將在Stadia平台登陸,更多遊戲方面的信息會在後續公開。雖然目前還沒談到具體的收費事宜,但沒有意外的話,估計也會是訂閱制——感覺玩遊戲,都越來越像在線點播影視劇了。

隨著谷歌的入局,以及越來越多廠商的加入,或許「雲遊戲」和「雲玩家」會被重新定義,又或許不會——畢竟谷歌之前「涼涼」的項目也不是沒有。歸根結底,谷歌的這個項目就算成了遊戲界的Netflix,最終吸引玩家的還是你能提供怎樣的內容。就目前來說,還看不出谷歌的「牌面」如何。科技和遊戲畢竟不是一個領域,科技媒體看好也不攔著咱遊戲媒體謹慎觀望不是。

至於我這個頑固的Mac用戶,倒相當期待此番谷歌能攪出怎樣的風雨。但願這不會僅是一聲驚雷。


充滿靈魂氣息的觸樂夜話,可以在本專欄和觸樂的微博:@觸樂網、微信公眾號:觸樂(chuappgame)、以及網站:觸樂夜話:玩雲遊戲的真·雲玩家 看到,歡迎大家在上述任何一個地方的夜話里,和觸樂一起吐槽。


推薦閱讀:

TAG:雲遊戲 | Stadia | macOS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