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還要從上世紀的1936年11月說起,當時西湖博物館地礦部助理施昕更只有24歲。他在家鄉良渚鎮荀山棋盤墳的一個乾涸水塘里,發現了幾塊「黑色有光的陶片」。就是這幾片不起眼的東西,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展現在人們面前。
(施昕更)
據統計,良渚文化遺址大大小小135處,集中在餘杭瓶窯、安溪、良渚三鎮,33.8平方公里的範圍內。但是,它的核心區域在哪裡?幾十年來尋找,一直沒有找到,直到2007年。
那一年,對瓶窯鎮雉山村村民宮麗金來說,相當難忘。因為,在她家的魚塘里發現了一堆石頭。石頭有什麼特別?這是一堆古城牆的石頭,確切的說,是良渚王城的城牆。
也就是從2007年,瓶窯鎮很多工廠外遷,104國道繞道。目的只有一個,保護良渚王城遺址。又是十年的耕耘,終於在2016年弄清了王城的布局。
經過縝密的發掘勘探,探明中心宮城面積30萬平方米,王城面積300萬平方米,超過頤和園的面積;外郭內面積800萬平方米,水利系統規劃和影響的範圍則超過100平方公里。
(外圍水利系統)
王城的正中央叫做莫角山,雖然名字里有山,但它是一座人工築成的長方形土台,大約30萬平方米。這個土台一分為四:三個宮殿區,一個廣場。宮殿區,分別是大莫角山、小莫角山、烏龜山。
王城裡,除了宮殿區、墓地以外,還有手工業作坊區,這是從挖河發現的。
在宮殿區的東面,有一條鍾家港古河道,是城內的南北主幹道。考古隊沿著河道的西岸,一路挖開10米寬,結果發現了大面積的紅燒土,有些是廢棄的房子,有些是倒掉的牆。
離它們不遠處,又找到了大量的漆木器、木器坯料、燧石石片、玉料、玉鑽芯、石鑽芯等。從這些出土文物判斷,此處曾經存在木器坊、玉器坊、石器坊,是王城裡的手工業作坊區。
墓地則在莫角山的西面,也就是著名的反山遺址。這裡一共發現11座良渚貴族大墓,出土文物1200多組,被稱為良渚「琮王」「鉞王」的兩件超大型玉器就在這裡發現。
(玉琮)
從1936年良渚文化被發現開始,到2016年弄清王城布局,整整經歷了80個春秋。2016年,良渚王城的發掘被評為浙江重要考古發現。
TAG:文物 | 考古 | 房地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