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歌是否分「在意歌詞」及「在意旋律」這兩類人呢?有心理上的解釋嗎?
這和心理沒什麼關係啊。
但凡懂些樂理,必然先關注旋律。
沒有歌詞,也是音樂。但沒有旋律,節奏,還是音樂嗎?
美食家才會評論一道菜起來,頭頭是道,普通老百姓,能嘗出個酸甜苦辣咸就不錯了。這是個有趣的問題,我也想過。
我提供一個比較獨特的觀點。這兩類人的DNA有所不同。
因為音樂本質上是一種聲波的變化,而歌詞是附屬的。
有一類人的DNA就是對聲音本身著迷的人,他們在意旋律的應該更多,這種人只要聽到喜歡的音樂的(聲音)部分就足以產生巨大的愉悅感,不論歌里具體唱的什麼內容。另一類人的DNA更欣賞文字的意義和意境。
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聽喊麥的,我認為那本質上就是「在意歌詞」的,因為從聲音層面,喊麥這種音樂(如何可以稱之為音樂的話)實在是比較乏善可陳,從旋律,節奏,質感方面可以欣賞的東西不多,重點可能還是在歌詞。之所以能這麼說,把它跟說唱對比就知道。說唱是一種重節奏,質感,而輕旋律的音樂。說唱里的聲音的節奏和質感的變化是都是非常豐富和博大精深的。
最後是我自己的一點觀察。我覺的中國人的DNA里「在意歌詞」的比例較大(跟其他國家比),這類人對於文字和意境的喜愛是很高很高的,這類人好像很喜歡引用歌詞,把歌詞作為自己的QQ簽名,微信狀態之類的。。。這個結論可能「很不科學」了。。。大家可以去觀察驗證下是否屬實。。。。
對有分別的。
宋詞都是有曲牌的,現在到底什麼旋律,幾乎沒人知道,可見古人對於字詞有多麼重視。
另外作為「在意旋律」的一員, 解釋一下,並不是我們不在乎歌詞,而是好些時候歌手(姑且稱之為歌手吧)嗓音以及歌詞太過跳脫 旋律的氛圍。
類比一下,如果經典傳世音樂算是詩歌的話,在我眼裡 南山南 成都 之類的民謠之類的算是打油詩,而那些簡約到隨便掃幾個和弦在路口和酒吧瞎唱的土民謠算是快板書,網路爛俗歌曲 傷不起 牛什麼牛 這種應該算是乞丐念叨沒幾個錢什麼的車輪話吧。(喊麥 和 土嗨DJ 我實在找不到形容了)
這些感受的依據是作品的 技術難易程度、旋律和人聲和諧程度進行分類的。其實並不分高雅還是低俗,僅僅是就作品的高端低端做了區分。
就像是好多人特討厭小鮮肉,因為他們的才華跟本不值他們掙的錢。我也討厭這些低端音樂,因為某些沒登陸賬號的音樂端,竟然給我推 傷不起 思密達 你牛什麼牛?
額。。。。。我可能不是正常人吧哈哈
我是兩個都在乎的
如果歌詞寫的好,旋律不怎麼動人我還是聽的。比如張傑的《徒手》,許嵩的《伴虎》,梁靜茹的《會呼吸的痛》,薛之謙的《紳士》。不是說旋律不好,是沒有好到讓我因為旋律喜歡這首歌。
旋律特別好歌詞不怎麼樣也行,洛天依《東京不太熱》《達拉崩巴》,單色凌的歌拉。
特別是周杰倫的歌,總是被旋律吸引,看了歌詞,哇好厲害(^_^)真厲害,真的是兩者皆有,很多都是經典《青花瓷》《說好的幸福呢》《以父之名》。。。。。好的的
聽一首沒聽過的外語歌有時候你會覺得很好聽,但其實你不懂歌詞啊
照我說聽外文(直接點就是聽不懂的)歌的時候旋律最重要,歌詞聽著順耳就行,但聽中文歌的時候還是挺在意歌詞的(點名批評帶你去旅行)
心理沒啥區別,在音樂上的造詣有區別吧,我音感就不強,更在意歌詞,歌詞會唱出我內心深處的感受,對於一些音感好的可能更在意旋律
旋律先入為主,理論上講比詞在聽覺享受上重要。當然,好的詞也非常重要!
分啊~一類是更傾向於在意歌詞,一類是更傾向於在意旋律,還有一類是二者都很在意。 比如我就是第二類,因為現在聽的音樂很多元化,多種語言的,比如遇到粵語啊小語種的外語歌,肯定是先注意到旋律才會關注這首這麼好聽的鳥語歌到底講了什麼。多種曲風的,比如純音樂我就很喜歡,因為給人的想像空間很大,多種平凡細小的聲音組合在一起,通過旋律傳遞給你奇妙的感覺,讓你在腦內編織獨一份的屬於自己的音樂場景。 所以很多時候只有當這首歌的旋律打動了我,我才會好奇歌詞寫了什麼,好不好~
作為資深傑迷的我就不太注重歌詞,畢竟有歌詞好多歌也未必聽的明白,而且很多人把周杰倫的成功歸功於方文山跟三巨頭,不可否認確實增色不少,但是你看夏洛特煩惱里夏洛用菊花台的曲子隨便哼的一段旋律你是不是也覺得特別好聽呢?還有我很喜歡周杰倫的demo,裡面隨便哼歌詞有些無厘頭但是依舊優美,如果把成品的歌比作一個人,那麼旋律我覺得就是你的身體,歌詞跟編曲分別就是衣服跟配飾,當劉亦菲穿一身地攤貨難道就不是神仙姐姐了嗎?我看未必。反之,鳳姐穿上高級定製未必女神,你說對不對?
看心情。心情好在意旋律,心情不好在意歌詞,我瞎猜的。
有的有的 我跟我一個朋友就是這種 他是看歌詞 而我是在意旋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