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古代幾千年的重義輕利會在現在的物質至上的社會所磨滅嗎?


不知道題主是怎麼看歷史的,我個人認為義利的取捨從古至今都是服從正態分布的,我反對醜化中國的歷史和古人,但過分美化中國的歷史和古人也不可取。更何況總體來講,大趨勢上中國的文明是在不斷進步,人們的道德水平是越來越高的,就總體平均水平而言,中國人的道德水平是在持續進步的,請試想一下:法治觀念,平等意識,對人的尊重,對女性的尊重,非暴力意識,文明禮讓,契約精神,這些方面是不是越來越好。一個女人要纏小腳,男人上公堂有可能要被脫了褲子打板子的社會,能有多少道德?我是很懷疑的。你不要只看文人在正史上的吹捧,看看明清小說,那時的古人比現在更愛錢,更沒底限,反正我覺得在道德上是比不上現代人的。感嘆世風日下不是智者所為,現在當然還有很多不足,但憑空吹捧古人實在不可取。毛主席說的好:風物長宜放眼量,與題主共勉。


現在的物質至上是科學和唯物主義盛行的結果,但這一趨勢正在走向終結。比如現在科學家提出的「平行宇宙」理論實際上比鬼神之說更加不可思議、難以理解,比如霍金提出的「基於理論框架的實在論」實際上已經否定了我們關於物質實在的一般認識。當人們不再迷信科學,就會有所敬畏,不再將人看成一架慾望機器和思維機器,明白吾心原本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當人重心而不重身,就會重義而輕利。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飢不擇食,貧不擇妻。飽暖思淫慾,饑寒生盜心。人性能改變嗎?

中國何以強,緣有共產黨!


會。

但是中國古代幾千年也沒有重義輕利啊,一直以來古代士大夫們不斷宣揚各種禮義廉恥的故事,不就是為了對抗人們趨利忘義的本能嗎?

畢竟古代社會就是要靠禮義廉恥這些東西作為社會精神,才能避免崩潰。

現代社會完全是另外一個思路,是藉助人們趨向利益的本能來促使人們在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為社會做貢獻的,以此為前提建立的社會不需要禮義廉恥來干涉社會秩序。

因此現代社會中,重義輕利這種思想也許很崇高,但一定會被看成智障,然後被時代拋棄掉。

這是社會組織形式決定的,在社會科學發生大的變革之前,都是這樣的。


裝一下。

可能中國古代也不是如題所說的重義輕利。

明中期的倭患就來自重利的家族及所屬官員掌握了走私平台。明末清初的山西商人也在一點程度上通過走私資助滿族的侵略者。

遠的還有孔子誅殺的少中牟?好像是這個人吧,國學學的不好。這個人據考證就是提倡利己主義的。

我們熟知的歷史裡濃墨重彩刻畫的那些重義輕利的人物,也是因為與眾不同被記住的吧。

而且重利也沒什麼不好。促進生產力的提高啊。只要不偷稅漏稅合法所得,值得肯定和學習


物質至上不只是現代社會的畸形產物,重義輕利也不是民族性的品德。社會價值觀是隨著歷史發展而變動的。你的問題本身就是個偽命題,無法回答。


重義輕利是中國文化的傳統?你確定?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這二者並非對立,而是可以和諧的。小人眼裡只有利益,他覺得這才是靠譜的,實在的,聖人告訴我們心中的道義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聖賢之教還在,還有人信,那麼這個義就不會消失。義者宜也,就是我們內心認為合適的事情。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你說中國古代幾千年重義輕利,我是比較建議你先去讀讀史記。然後再讀讀二十四史。


你就會發現從古至今,各種人性都是存在的。並不存在古代完全是重義輕利,沒有醜惡。

反之,現代也有重義輕利不被磨滅的人,不會完全消失。


推薦閱讀:

TAG:中國文化 | 中國人 | 社會 | 古代 | 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