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ACG領域一周看點(2019.3.7 - 2019.3.13)
先說聲抱歉,這幾天事務繁忙,本周看點拖了兩天才發出來,望各位見諒……
1、牛姨:為什麼不火的總是我?
相關鏈接:
為什麼《銀之匙》這麼好的作品在中國完全沒人氣呢?荒川弘(人稱牛姨)老師無需多言,只要是對漫畫有一點了解的讀者,應該都聽過她的鼎鼎大名。除了成名作《鋼之鍊金術師》之外,她最有名的作品應該就是這部描寫農業與農村生活的《銀之匙》了。可是,相比《鋼煉》的高討論度,《銀之匙》這部作品在國內的熱度似乎遠遠不能與其相提並論。這是為什麼?
@不教書的塞涅卡 老師認為,這種情況是和日本與中國對「農村」的認知差異造成的。在日本,農村在城市人的心目中代表了某種遠離城市喧囂的生活方式,而在中國,農村則更多是落後、貧窮、愚昧的象徵。這種文化基礎的差異導致了這部作品在中日兩國截然不同的反響。
而 @淺色回憶 認為,「銀之匙不火」這個說法本身更可能是一個倖存者偏差。銀之匙的受眾里包括了更多不是那麼「宅向」的讀者與觀眾,而他們並不是非常熱衷於ACG話題的討論。因此在我們看來,這部作品的熱度就沒有那麼高了。
其實,我個人認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銀之匙的休刊實在是太嚴重了……
延伸閱讀:
為什麼鋼煉各方面優於死火海等民工漫,卻沒它們火呢?2、你從未看過的宮老作品。
相關鏈接:
如何評價動畫《梅與小貓巴士》?幾個月前,《龍貓》數碼修復版剛剛在中國上映,創下了近兩億的票房。而《龍貓》的續集,動畫短片《梅與小貓巴士》則由於只在吉卜力美術館放送,一直以來鮮為人知。
@TOTOLO 老師認為,《梅與小貓巴士》這部作品非常有《千與千尋》的味道。從製作上將,本作的演出不是宮崎駿本人,而這就造成了畫面表達上與其他作品的一些區別,特別是CG部分處理得相當激進。而在故事結構上,這兩部作品也頗有一些相通之處。總的來說,《梅與小貓巴士》是宮崎駿常規武器體現得比較多的一部作品。
紙上得來終覺淺,如果有機會的話,還是希望各位能夠親自光臨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一睹本作的魅力。
3、情與景的交融。
相關鏈接:
Xie3 Project:安濃高志:映像詩與心象風景
對新生代的動畫觀眾而言,安濃高志也許是一個陌生的名字。我也只是看過幾集他監督的《橫濱購物紀行》OVA而已。雖然參與的作品不能算多,但安濃高志的演出風格可謂是自成一派,十分具有研究價值。
鍾情於老動畫的 @Xie3 Project 老師將這種風格形容為「風物詩」。在他的集大成之作《魔法之星愛美:蟬時雨》中,安濃高志選擇了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風景,將它們轉化為細膩的情感表達。而安濃高志的演出精髓,就在於其營造出的詩意。
4、亞文化的分裂與分化。
相關鏈接:
能玩到的遊戲,能看的動漫越來越多,我們的選擇卻在越來越窄嗎?這是個能讓很多朋友感同身受的問題。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小學時每個人都在玩紅色警戒2,看火影忍者。而現在,隨著亞文化產品的爆髮式增長,自己的愛好圈子反而有變窄的傾向(比如我就基本不讀輕小說,也幾乎不看戰鬥或後宮元素較重的作品)。
在這個回答下,各位知友的觀點碰撞十分精彩。有知友從供給的角度分析,認為作品數量的大幅增長讓我們不得不在有限的時間下聚焦於有限的作品。有知友從需求的角度討論,認為愛好者群體是否「硬核」是這個問題的關鍵所在。
在這裡,我想特別提及的是 @老叮噹 的觀點。在現代消費社會下,所有的文化產品都不可避免地被附加上了「社交性」,作為一種「文化資本」而存在。因此,我們消費什麼作品,並不一定是由自己,而是由他人消費什麼作品決定的。這可以很好地解釋某些質量不佳,但噱頭很足的作品的火熱:「不妨來思考一下:你是因為真的喜愛才去看/玩了這部作品,還是因為你更希望別人知道你看/玩了?」
5、在災難後尋找日常。
相關鏈接:
有哪些與311地震相關的日本漫畫?我一貫的觀點是,永遠不要孤立地只從內部分析作品。對日本來說,311地震絕不只是一次百年難遇的災難,而是一個足以改變時代精神的重大歷史事件。按照日本評論家宇野常寬的說法,311地震摧毀了「永無止境的日常」,帶來了日常與非日常的混雜,重拾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時代由此來臨了。這種變化究竟會如何反映在作品上?
@塔塔君Minkun 塔塔醬由《伸展運動》談起,層層梳理了兩位女性如何在震災後嘗試保有微小而幸福的日常。而 @瘋癲的A兵者 老師由《日之鳥》說起,討論了日本人是如何從這次震災中重新發現日本的「風景」。
其實十分不好意思,我也在寫這個題目,但是總是沒有動力寫下去。文本細讀做的不夠,寫出來的東西就沒什麼價值,不如不寫。希望這幾天能有一篇好的成文吧。
延伸閱讀:(打個廣告,不好意思)
王晗:宇野常寬:震災後的想像力:2010年代的日本御宅文化6、動畫歌的變遷。
相關鏈接:
機器人動畫的主題歌必須要把標題唱出來嗎?機器人動畫是日本動畫中非常重要的類型。而機器人動畫的主題歌在整個ANISONG的歷史中更不容忽視。
@Xie3 Project 與 @徐犇 兩位老師系統梳理了從70年代至今的蘿蔔歌發展史,詳細分析了蘿蔔歌的流變,指出蘿蔔歌要不要將標題唱出來這個問題,是與動畫面向的觀眾群體、商業手段以及營銷手法息息相關的,從中可以窺見蘿蔔歌乃至ANISONG,御宅文化的整體變遷。
7、溯源輕小說。
相關鏈接:
如何評價90年代幻想娛樂小說(以富士見Fantasia文庫為代表)在輕小說發展史中的位置?輕小說的發展史是個很麻煩的問題:我們似乎沒法直接說輕小說是什麼,而只能解釋輕小說像什麼。在「輕小說」這個概念還沒有被提出的90年代,考察輕小說的源流這件事就顯得更為紛繁複雜。
@甚誰 老師以90年代富士見文庫的幻想小說為起點,指出其代表了一種正統幻想冒險風格,但這種風格並沒有被之後的輕小說很好地繼承。而在營銷手段方面,富士見文庫的輕小說雜誌與選拔提供了為業界發掘了不少中堅作者。
武老師對這批中堅作者的態度相當樂觀,認為他們在web系甚囂塵上的舞台上也能站穩腳跟。具體怎樣,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順便吐槽一句,輕小說盤子是真的小,GA文庫一個月出的新刊比不上講談社一天出的漫畫新刊多)
8、你從未看過的全新流浪地球。
相關鏈接:
如果《流浪地球》是日本動畫/漫畫,會如何?《流浪地球》的熱潮在一個多月後仍未散去。一個多月前,許多知友就在這個問題下進行了非常有趣的頭腦風暴。沒想到的是,在一個多月後,我們居然真的看到了成品。
正如 @葉佳桐 老師說的那樣,這部同人動畫絕對算不上什麼大製作,工期只有二十多天,時長也很短。但是我們仍能很明顯地感知到製作者們的匠心。
不知道在不久的將來,在大銀幕上看到《流浪地球》的動畫電影,也許不一定是一種奢望?
知乎ACG用戶推薦: @一隻非0的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