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第一次整形手術,叫箍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疑問,我們人類為什麼要換牙?既然要換,為何只換一次?長大之後再爛牙就換都沒得換了。

關於牙齒的故事,要一路追溯到海里。

牙齒的進化故事

科學家在追溯牙齒的「祖先」時發現,牙齒很可能是由遠古時期魚類祖先的鱗片演化而來的。

在一些研究中,通過對比不同動物的 DNA 後還發現,牙齒、毛髮、指甲等組織居然是由同一個基因所控制的,而這些組織都可能是由遠古生物的鱗片逐步演化而成的。

像一些古老的海洋生物(如鯊魚和鰩魚)的皮膚結構與牙齒很像,他們表皮上不滿了一層堅硬的鱗片——盾鱗 (placoid scale )。

圖為顯微鏡下的鯊魚皮鱗片,這種鱗片結構使鯊魚皮十分堅硬。

鱗片由棘突和基板兩部分組成,棘突外被一層釉質;基板埋在真皮內,內有髓腔,有神經和血管通入腔內。

牙齒同樣是由釉質和齒質形成,其內也有髓腔。

牙齒和鱗片既然是同源的,那牙齒可能也是有再生功能的,只是人類在演化的過程中,這部分基因不再表達了。

但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根據生存環境的差異,不同動物都給牙齒點了不同的技能點:

如鯊魚,技能點都點在長新牙上,牙齒磨損了就再換一副,一生能長几千顆牙齒;

再比如老鼠,由於換牙期間掛的可能性太大,就改為讓門牙不斷地生長;

而咱們人類就厲害了,牙齒進化得形態豐富,分工明確,門齒負責切割,犬齒負責撕咬,臼齒負責磨碎,特別好使~

我們為什麼要換牙?

既然我們牙齒都進化那麼牛了,為啥還要換?

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顱骨不斷發育,牙床也變得越來越大了,但我們幼年時長出來的乳牙卻並沒有跟著變大,這樣牙縫會變寬,各種牙齒健康問題會隨之而來。而換成個頭更大的恆牙就可以解決啦~

但是,換了恆齒之後又會面臨另一個問題:頜骨太小,牙塞不下。

人類顱骨的形狀也是在變化的,腦容量是越來越大,頜骨卻是越來越小。

由於人類學會了使用火和工具去加工食物,我們不再需要那麼強大的咬合力去咀嚼食物了。頜骨變小,留給牙齒生長的空間也越來越小。

科學家在對比了各個時期的人類化石和類人的化石後發現,人類的牙齒整體是越來越小了,其中以智齒的變化最為明顯

追溯到茹毛飲血那個時期,人類伙食沒那麼好的時候,牙齒需要天天跟各種「硬貨」正面剛,磨損率超高。後期萌生的智齒既可以輔助研磨食物,又可以頂替磨損的牙齒,一度是人見人愛的小可愛。

但是現代人頜骨位置不夠,智齒想要長出來就只能選擇蠻幹。

而在現代人中,甚至有人的智齒天生缺失,根本不會長出來。如果按照現在的環境繼續下去,也許再過個幾萬年,人類就不會再有智齒了。

阻生智齒只是一個開端。在這個連肉都講求入口即化的時代,人類幾乎不需要咀嚼什麼硬東西,口腔的肌肉嚴重缺乏鍛煉,頜骨的發育也受到了影響。別說智齒了,其他牙齒都不夠位置長,近年來兒童的錯頜畸形發病率節節升高,萬千祖國花朵都不得不走上了慘痛的箍牙之路。

誰讓咱臉小呢~

牙齒的進化跟不上人類的發展速度後……

越來越精細的食物除了導致咀嚼功能的退化以外,也會給牙齒招來毀滅性的災難。

精細的食物容易附著在牙齒上,這可把口腔里的細菌高興壞了,他們飽餐一頓食物殘渣後,往往會產生一些酸性物質給你做回禮。

如果清潔不到位,一段時間後,這些酸性物質就會腐蝕牙齒表面,細菌趁虛而入,在牙齒內部吃飯,造窩,生娃,排泄。

你猜猜裡面住了一家幾口菌?

而像這種縫隙,往往牙刷刷不到,漱口也漱不著,每天還有新鮮食物源源不斷從縫隙運輸給細菌享用,讓他們繼續在你牙齒里吃飯,造窩,生娃,排泄。

你再猜猜裡面住過幾代菌?

有房有娃,吃喝不愁,成功的菌生也不過如此吧~

哦對了,差點忘了還有糖。

糖放在一百年前那可還是奢侈品!而現在,糖分的過量攝入都成現代人的煩惱了。

而細菌,每天躲在你牙齒里什麼都不做就有送上門來的糖,提供大量的能量以生存和繁殖,人不如菌啊!

當你感覺到牙疼了,要去看牙醫的時候,已經意味著你不留下點血汗錢就別想從牙醫這大門裡走出去了。程度輕的,補個好點的牙也就幾百;嚴重的做個根管治療,一下子幾千沒了;更嚴重的,需要拔了重新種植一顆的,萬把塊錢說沒就沒。

在去年發布的第四次《全國口腔流行調查報告》中,5 歲兒童的乳牙齲患率(齲齒,就是我們俗稱的蛀牙)高達 70.1%,比十年前上升了 5.8 個百分點;12 歲兒童的恆牙齲患率 34.5%,對比十年前也上漲了 7.8 個百分點。

年紀輕輕,一口爛牙的人,確實是越來越多了。

除了飲食習慣的改變,醫學的進步也是一個關鍵點。

現代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原始人 15 歲算高壽,古代人 40 歲算長命,現代人一個個都能活到 7、80 歲的,這是我們的牙齒始料未及的,它們也沒想到你們人類要用那麼久……

古代人和現代人相比,頜骨變化雖然不大,但由於食物沒那麼精細,口腔醫學也沒那麼先進,牙齒磨損更嚴重。原本智齒長出來就能頂替磨損的牙齒幫助咀嚼,但是現代人的牙口好了,智齒出來的時候舊牙還在,悲劇也就此產生。

五花八門的護齒術

總之,保護牙齒很重要——這一點,古代人就開始注意了。

看過《紅樓夢》的同學一定對林黛玉初進賈府時學著眾人用茶水漱口的一幕印象深刻,漱口就是古代主要的護齒方法之一。

據說我們太奶奶那輩人,是用手指刷牙的。

而在非洲西部熱帶森林裡,還有一種被譽為「牙刷樹」的阿洛樹。如果將樹榦或枝條鋸下來,削成牙刷柄長短的木片,放進嘴裡後,木片很快會被唾液浸濕,這時頂端的纖維馬上散裂開來,搖身一變而成了牙刷上的"鬃毛",因此稱這樹為"牙刷樹"。

古代常見的,還有用藥草研磨成的牙膏、用動物骨頭和毛髮做成的牙刷,還有用小木片做成的牙籤,古人對牙齒護理的重視程度一點都不輸現代人。

不過,受限於醫學的發展,古代也的確存在很多奇葩的牙齒護理方法。

比如,古羅馬人用人尿漱口。嗯,這也沒啥奇怪的,中藥藥材里還有各種糞便呢。

比如,歐洲十八世紀的時候,就會用一把銼刀銼牙齒,然後再塗上一點王水做清潔。對,就是你化學課學過的那個強酸王水。

比如,古代的日本人會用鐵漿把牙齒染黑來預防蛀牙。額,你們可以自行想像一下塗著一臉白粉的妹子朝你露出一口黑齒地笑的畫面。

再比如,以前除了用黃金等材料鑲牙,也有用別人的牙齒直接鑲進去的。牙齒的來源嘛,有的是來自窮人賣牙,有的,則是來自戰場的屍體。

對比起來,還是現代醫學好,我再也不抱怨牙醫很恐怖了!但是看牙很貴這點我還是要堅持一下,畢竟我窮。

當然,除了後天的護理,基因也會影響我們的牙齒好壞。

比如,科學家發現唾液里的碳酸酐酶濃度就影響著我們的牙齒是否更容易蛀牙,碳酸酐酶濃度低,蛀牙的幾率也更高。

還有人,天生就可能比別人少長几顆智齒,基因的秘密,可以找微基因吐口水解決~

最後,給大家送上一點新年祝福,祝願大家新的一年裡,沒有蛀牙!

————————————————————————————

誠邀大家關注微基因 智人觀察室,滿足你對人類的好奇心


推薦閱讀:

TAG:箍牙 | 智齒 | 蛀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