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該如何判斷中藥材的質量並且信任監管呢
」2月25日,68歲的向覃蘭趁周末閑暇之餘,給大足老家的侄兒打去電話,委託他去當地農村尋找幾種常用的野生藥材。向覃蘭在渝北區嘉州路開有向氏中醫診所,專治耳鼻喉科疾病。
「這些年,野生的道地藥材越來越少,價格也是一年一漲,比批發市場價格高出一大截。」儘管如此,向覃蘭依然堅持用價高的野生藥材。
向覃蘭為何如此堅持?
藥材質量讓中醫療效打折扣
「從批發市場買來的藥材,效果常常要打折扣。為了保證療效,只能自己尋找野生藥材。」向覃蘭說,「以常見的魚腥草為例,過去魚腥草主要生長在沒有污染的深山水溝、泉溪邊,用水煎煮後給小兒飲用,退熱效果立竿見影,而且有很好的明目效果。」向覃蘭告訴記者,現在的魚腥草大規模種植在施過化肥、農藥的農田裡,賣到菜市場當作食材可能問題不大,但用來治病,藥效往往不理想。
重慶中醫少林堂助理醫師曾凡秀有時也會面臨類似的尷尬,「同一方子,對同一個病症,過去三五服中藥下去療效就出來了,現在有的七八服下去療效也不明顯。」曾凡秀認為,近年來中藥材質量下降,已經成為影響中醫療效和群眾用藥安全的一個主要因素。
「中藥材介於農作物與藥品之間,很多部門都在管,種植標準不統一,農民各有各的種法,容易造成種植技術的不規範。」重慶市中藥研究院副院長李隆雲分析,在一些中藥材主產地,藥材普遍被當做農作物來種植,澆水、施肥、打葯,與種莊稼沒有什麼兩樣,且不說農藥殘留問題,這樣的藥材療效自然打折扣。
種植技術讓葯農陷「困境」
種植技術的不規範也讓種植戶很「受傷」。
在武隆縣後坪鄉後坪村,村民潘倫是當地家喻戶曉的卷丹百合種植大戶,靠種植百合,他每年能賺四五十萬元。但是,創業初期他也曾走過不少「彎路」。
2007年,潘倫看準了卷丹百合的龐大市場需求,他引進了4噸種子,開始種植。
由於種植技術不規範,潘倫的百合產量一直上不去,品質也比市面上的差一大截。四年下來,潘倫虧損了40多萬元。
潘倫沒有放棄,2011年,他參加了重慶中藥研究院的培訓班,嚴格按照科學方法進行種植,還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引進良種,這次他成功了。「70多畝地產了70噸,那一年賣了50萬元。」他說。
「對於中藥材種植戶來說,種子選育、種植技術等,每一個環節,容不得半點閃失。」李隆雲表示,由於缺乏統一的科學規劃以及種植技術,葯農只能憑藉中藥材某一品種,某一時期在市場所表現出來的價格情況,去判斷是否種植,以及種植數量。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一些葯農盲目擴種和引種,導致中藥材難以實現規範化種植,質量自然無法保障。
為中藥材生產套上了「緊箍」
為確保中藥材質量安全,《中醫藥法》明確規定:國家制定中藥材種植養殖、採集、貯存和初加工的技術規範、標準,加強對中藥材生產流通全過程的質量監督管理,保障中藥材質量安全。同時,嚴格管理農藥、肥料等農業投入品的使用,禁止在中藥材種植過程中使用劇毒、高毒農藥。對違反本法規定者將依法予以處罰;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這就給中藥材生產套上了『緊箍』。」李隆雲稱,從源頭保障中藥質量有很多道關需要把控,從種子種苗的選擇、種植地的氣候生態條件,到栽種的技術、生長年限、採收季節等,都有講究。
他還建議,相關主管部門應該加強中藥材良種選育的保障機制。「目前,國家對於良種選育的資金支持周期一般為3年,但類似於黃連這樣的藥材,良種繁育周期一般要達到6到10年。」
此外,在中藥材良種繁育上應做好優勢種質資源庫建設,通過育種技術,加強抗病蟲害、克服連作障礙等基礎研究,從產量和質量上做好中藥材品質提升工作。
我個人覺得,中藥材確實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是不懂的,也不知道如何判斷質量好壞,現在孩子3歲多,時不時也會生病,不敢吃抗生素,所以只能吃中藥材,但現在中藥材的質量,我只能通過肉眼來判斷,希望以後能有更加有力的監管措施,從中藥材的「根兒」上把質量關把好。
推薦閱讀:
TAG: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