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距離跑技術的發展
2012-12-17 13:32:14| 分類: 體育
作者:Stew Smith
回想我所接觸過的各種教練(距離跑和速度跑),以及我在健身的過程中學到的各種不同動作和風格,我意識到,今天的跑步教學方法與以往相比,已經有了巨大的進步。與20世紀80年代中期相比,我們現在可以用超慢速播放視頻,更精確地分析跑者的步伐、擺臂、腳觸地的情況。本文將會介紹現有的很多不同的風格,讓讀者選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在30多年的跑步訓練中,我發現了一件事:不同的身體類型、承受負荷的狀況、地面的狀況需要有不同的跑步技術。本文要討論的是距離跑,而不是短跑。
為寫作本文,我先做了一次調查。我問了100個人:你如何奔跑?你採用哪種動作?下面是這些把跑步當成娛樂和健身方式的人們給出的答案。其中很多人參加過10公里和馬拉松比賽。
63%:不知道自己採用的是什麼動作,只憑本能跑
22%:採用姿勢方法
10%:採用氣方法
5%:採用赤足跑或穿最低限度鞋跑
有趣的是,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方法最有效,連那63%的人也認為自己採用的是最自然的動作。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些方法的異同。
跟-趾觸地:這意味著什麼?
我記得,在80年代初,我的少年時代,我的第一位教練教給我如何以跟-趾觸地的動作奔跑。事實上,我也教過別人採用這種方法。但現在我認識到,我跑步時從未以腳跟先觸地,只不過肉眼看上去好像是腳跟先觸地而已。通過觀察視頻,可以知道:實際的衝擊點更接近腳底中部,身體的正下方。但我的腳跟的確會先輕輕擦過地面。
很多跑者認為這樣的動作是理所當然的:腳跟先觸地,逐漸過渡到全腳觸地,離地時則是腳趾最後離地。有些人則認為跟-趾觸地的意思是腳跟和腳趾要同時觸地。
但我的第一位跑步教練教給我兩種重要的技術,避免受傷。它們是聽覺測試(Audible Test),以及在跑步過程中限制垂直方向的彈跳。我認為無論你採用哪種跑步方法,這兩種技術都是很有價值的。
聽覺測試:80年代的教練教給我的知識當中,我現在仍然在用的技術之一就是聽覺測試。如果你在慢跑時能聽到衝擊瞬間腳底拍打地面發出的聲音,說明你的技術十有八九是錯誤的。聲音的成因可能是腳跟先觸地,前腳掌隨之拍打地面,也可能是小腿肌肉和脛骨前肌被過度使用,導致觸地時腳無法伸展/彎曲。
限制彈跳:如果觀察一下世界最佳跑者們的動作,你會發現他們的腰部以上很少會上下移動。在軍隊里,我們在行軍會採用這種方法:只讓腰部以下運動,避免頭部上下移動。這種方法同樣適用於跑步。你可以看看肯亞跑者在馬拉松比賽中是怎麼跑的。
所以,在80年代,我實驗了這兩種方法。我與80年代的教練的觀點不同之處是:所謂腳跟先觸地不應該是以腳跟後緣觸地,使腳尖指向天空,而是以腳跟前部、更靠近腳中部的地方先觸地。過去,我在教授這種跟-趾方法時沒有進一步地解釋。後來,我會對學員強調要以更接近腳中部的地方衝擊地面,然後過渡到全腳落地。我要為從前給學員造成的誤解道歉。我們知道,腳跟觸地是步幅過大的結果,會導致多種腳、膝關節和脛骨損傷。同時,腳跟在身體前方先觸地會浪費你的動力,明顯放慢你的奔跑速度。
這就是80年代中期與現在的教學方法的不同。用肉眼來看,似乎是腳跟先觸地,再過渡到全腳落地;而以超慢速播放視頻時,你才會看到馬拉松冠軍們的動作並非如此。
腳跟會先擦過地面,但這並非衝擊點,承受衝擊的實際上是腳中部,此時腳處於身體正下方。腳中部觸地意味著腳跟和腳趾同時落地,承受體重的衝擊。全腳落地時,膝微曲,腳觸地時處於重心的正下方。
不同的跑姿?
這部分內容不會批評任何一種跑姿。事實上,有很多人認為自己採用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我告訴他們:「你不能和結果爭論。」因此,如果你採用的是下面介紹的幾種方法中的一種,而你感覺它很適合自己,它讓你跑得更快,更少受傷,那就堅持這種方法。其他的跑姿可能不適合你,但適合其他人。我們要討論的是人們聲稱的那些唯一最佳跑姿之間的異同。正如你將在下文中看到的,跑步方法是有很多種的。
現在人們常說「我是一名姿勢跑者」,或者「我是一名氣跑者」,或者赤足跑者,革命跑者。這些話是什麼意思?下面分析一下這些跑姿的異同。
姿勢跑:兩屆奧運會的前蘇聯賽跑教練Romanov博士的教學方法強調具體的體姿或姿勢,用這種方法來幫助跑者提高跑步技術。
你可以讀一下「Effect of a global alteration of running technique on kinematics and economy」這篇文章(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6195026)。
兩種方法的生理區別不大,但你需要檢查哪種方法能夠減少受傷。我認識的一位在政府機構工作的生理學家稱,很多損傷都是脛骨後肌軟弱無力導致的;當你開始赤足跑,或者採用全腳觸地而不是腳跟觸地動作後,脛骨後肌將迅速得到發展。剛開始採用腳中部或前腳掌觸地動作時,你會感覺脛骨周圍的肌肉非常疲勞。但很快,這些肌肉的力量就會提高,使你能夠跑得更遠,並且在行軍時承受更多的負荷。
氣跑——氣跑是由美國超級馬拉松跑者、太極拳師Danny Dreyer發明的。氣跑的基本技術與姿勢跑是非常相似的,只不過增加了有關氣的因素。
你可以訪問http://www.chirunning.com,學習這種奔跑風格的基本知識。基本上,你在跑步時要保持身體前傾,並且對自己的奔跑動作保持內在觀照。至於資料中介紹的太極因素,你可能感興趣,也可能不感興趣,但跑步時保持專註、傾聽內心的聲音總是有好處的。
在姿勢跑和氣跑中,都要使身體保持前傾,但它們也有一些不同:
·腳觸地(全腳或腳中部vs.前腳掌)
·小腿的使用(不主動使用vs.積極)
·腿部動作(膝部保持在較低位置vs.抬高膝部,腳跟向後拉,利用腘繩肌的力量)
·節奏(穩定vs.變化)
·強調骨盆保持水平(氣跑)
·骨盆轉動(氣跑)
·強調擺臂(氣跑)
《姿勢跑與氣跑》這篇文章對兩者進行了細緻的比較。
赤足跑:這是我在過去25年所見過的跑步潮流中「最新、最重要」的一個。我頗能接受這種方法,因為我小時候總是赤足跑來跑去。事實上,上小學的時候,我只有在學校、教堂和操場上才穿鞋。
Robert Vervloet是美國職業田徑教練,赤足跑科學的公認的先驅。遠在這種方法形成熱潮之前,早在1997年,Robert就開始教授赤足體育訓練了。要了解這位關注動物動作的訓練科學研究者、體育教練的發現,請訪問:http://aic-pdx.com/custom_content/c_144896_barefoot_running.html。
Robert測試了不同的跑步方法,並給出了一些好建議。下面是Robert給我發的一封電郵:
「在速度和傾斜角度(1.5%)不變的情況下,你可以清楚判斷每一步的能量消耗。由於你的心率是不能主動控制的,不受我的顧客們的努力程度的影響,我會把它作為一種工具,來進行研究。
這次測試是我與Nike合作進行的。跑者在跑步機上以6英里/小時的速度前進,先採用他們的傳統技術,測量他們的心率。然後讓他們下來,在平地上花一兩個小時學習肯亞跑步技術。再回到跑步機上,速度和傾斜角度不變,再進行測量,發現他們的心率平均數降低了20%。
如果你能夠達到在跑步機上奔跑時完全不發出聲音,心率的變化會非常明顯。
考慮到,在我教授的跑步方法中,所利用的肌肉都是那些原本缺乏力量、協調性、耐力的肌肉,這種方法被人們看作是高難度的方法。但心率監視器是不會說謊的。順便提一句,那些號稱自己提供的方法更優越的書中,可是從來沒有提供心率測試結果的。
我要做的是研究世界最佳跑者們。有趣的是,正是世界最佳跑者們孕育出了成績最好的跑者。我們都知道,肯亞人和衣索比亞人是最佳距離跑者。但很少有人去關心他們的母親。實驗證明,她們能夠在行走時以最高效率承受負荷(http://www.ottopohl.com/Stories/2002_Stories/NYTheads2.htm)。
這些偉大的非洲跑者們只所以能夠稱霸距離跑,是因為他們的行走與奔跑方式都與我們不同。事實上,正如文中所說,她們每邁一步都能比我們節約20%的能量。
證明這些女人和她們距離跑冠軍兒子之間的聯繫的實驗是在Nike的體育研究實驗室(Sports Reserch Lab)監督下進行並證明有效的。這種關係就是我要談的。此外,你還可以學到讓承受45磅負荷時的能量消耗與承受一片羽毛時相同的技術。我希望你能將這些技術與自己的軍人夥伴們分享。
我會先向你介紹距離跑的基礎知識。首先,你必須學習如何提高行走的效率:
我稱之為膠帶訓練法。你只要花10分鐘嘗試一下這種方法,就會發現自己的步態出現了明顯的不同。
等到你習慣了在平地上這樣行走以後,你可以試著把它用在跑步機上。我通常在教授這種方法時,會把跑步機調成上坡狀態,你可以用這種方法發展跑步相關肌肉所需的力量、協調性、平衡能力。
開始時要赤足行走。赤足訓練能夠有效地幫助你實現目標。你需要發展雙足力量,使它們能夠輕鬆地承載你的體重,學習訓練雙足做出最佳動作所需的平衡技術。開始時,赤足,將一條6英尺長的膠帶貼在地板上。
腳跟中點踩在膠帶後端中點,食趾置於膠帶中間。另一隻腳的腳跟貼著後腳的腳尖,它踩在膠帶上的位置與後腳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