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與認知行為療法(一)兩個世界

一對年輕的父母,對夜啼的小孩子束手無策,偶爾有一次爸爸嚇唬說:「你再不睡,醫生叔叔就要把你抓走打針了!」多次之後,爸爸驚喜地發現這個咒語非常管用,只要一念,孩子就乖乖地停止哭泣驚恐地躲進被窩。

這個孩子長大後,因為接觸到了相反的信息,所以這個咒語看上去也沒有產生什麼不利的影響,只是在他需要去醫院或者去體檢時總是有點拖延。

但是有些孩子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初中部的老師和自己家裡的父母聯手放了一個大咒語。為了要督促學生在成績上你追我趕,班主任描繪出了一個競爭激烈而苛刻的世界,所有孩子都必須爭分奪秒努力學習,在考試中不得犯下任何一個微小的錯誤,以免以幾分之差輸掉中考高考,成為徹頭徹尾的失敗者;而家長抓住任何一個生活瞬間來教育孩子工作有多麼艱辛,競爭有多麼激烈,每一個外賣小哥都要踩著秒把貨品送到,每一輛看到紅燈的汽車都要努力變道和加塞以領先一個車位。

孩子在艱苦的學習幾年後絕望了:原來不只是現在活在修羅場中,我的未來也要生存在一個地獄般的世界,於是孩子選擇了自殺。

還好自殺未遂,家長嚇壞了,趕緊把孩子送到心理治療師面前,心理治療師揮動魔杖安撫了孩子,然後聽著孩子的敘述,默默地跟著孩子在那個競爭激烈而苛刻的世界裡面走了一圈。

心理治療師嘆了一口氣,然後轉身對家長說:「這樣吧,能不能請您在白板上寫下10件事,列出您從小到大偷懶的事迹和犯下錯誤的事件?」

秒針滴答,家長列出10件事並沒有花太多時間:

  1. 小學時裝病不上學
  2. 初一初二偷懶,初三才開始努力
  3. 高中作弊被抓
  4. 高考前在被窩裡打手電筒看武俠小說
  5. 大學逃了無數的課
  6. 稀里糊塗地通過了工作面試
  7. 完成領導布置的任務時嚴重拖延
  8. 在妻子懷孕時仍然抽煙喝酒
  9. 因為疏忽造成了一次生產事故
  10. 和交警吵架差點被拘留

孩子看著這個列表沉默半響,從震驚轉向表情複雜。臨走的時候詢問心理治療師:「可是我仍然看見夜晚的公司大廈燈火通明,地鐵上擠滿了穿著西裝的上班族,人們為了爭搶一點點資源大打出手,也因為一著不慎而滿盤皆輸……一邊是容忍錯誤和偷懶的世界,一邊是激烈競爭而苛刻的世界,到底哪一個世界才是真的?」

心理治療師沖他眨了眨眼睛說:「我也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不過你努力讀書的意義,不正是為了有一天能夠運用智慧去分辨這一切嗎?」


各位親愛的同學,你覺得此時此地你生活的世界,是容忍錯誤和偷懶的世界,還是激烈競爭而苛刻的世界呢?

也許都對了,也許都錯了,也許你把不同人聚在一起,他們能吵上三天三夜。

心理學的標誌:人面聖杯

就好象上面這個圖畫,你說它是杯子還是人的側臉?這個世界上估計也有極少數人會為此吵上三天三夜,但是大多數人經過仔細思考之後會覺得為此爭吵毫無意義,從另一種比較客觀的角度看,這圖片只是一些線條和黑白色塊,以不同組合投影到人的心理之後,才產生了杯子和人臉。

而魔法的基礎,就是去了解:

  1. 雖然我們所有人都共享一個客觀現實(世界1),但是我們卻活在完全不同的心理現實(世界2)中;
  2. 我們的信念(認知)和行動(行為)共同塑造了我們的心理現實,甚至讓我們困在其中,堅定地相信這個心理現實就是客觀世界本身
  3. 小說里的巫師可以通過意念(魔法)去改變客觀現實(世界1),而小說外的巫師(包括心理治療師)通過專業的訓練可以影響甚至主宰心理現實(世界2)。

(以上三點如果看不懂請千萬不要著急,需要有耐心,我們會慢慢用整個專欄的篇幅來解釋)

柏拉圖的洞穴之喻

老師蘇格拉底被處死之後,極度悲傷的柏拉圖第一次寫下了魔法的原理:洞穴之喻。

在洞穴之喻中有三種人,麻瓜、黑巫師和好巫師,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一群麻瓜出生在洞穴中,一輩子沒有出過洞穴,洞穴外的陽光射入洞穴內,把無數搖晃的陰影投射在洞穴的牆壁上,麻瓜們就把這些投影當作這個世界的全部。

在偶然的機緣下,幾個特別聰明的麻瓜摸到了出洞的路線,站在陽光下的一瞬間,他們所有人都驚呆了,原來這個世界並非只有光暗,還有五顏六色,原來這個世界不是平面的,是立體的,他們的心靈受到震撼,完全無法用原來的語言來描述這個神奇的世界

他們不再是麻瓜了,他們已經知道了兩個世界的奧秘,於是他們分裂成了黑巫師和好巫師。

黑巫師回到洞穴後,為了要操控那些麻瓜為自己所用,他們樹立了一個火盆,在火盆前舉著各種形狀的牌子走來走去,他們用這種「魔法」主宰了麻瓜們看到的世界。

而好巫師回到洞穴後,他們為了讓所有人獲得真理,他們抓住每一個麻瓜,窮盡自己的語言來描述那個神奇的世界,說服所有人一起走出洞穴,但是所有麻瓜不相信他們,甚至認為他們是神經病,辱罵和毆打他們

——我們也可以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一群老人家剛剛通過微信進入了網路世界,就有一群賣保健品的壞巫師盯上了他們,通過傳播虛假的保健醫療信息、義診和免費體驗、登門拜訪等套路,共同營造出一個讓老人家瘋狂購買保健品的心理現實(世界2)。家裡的年輕人為了保護老人家,想要引領這些老人家走出刻意被人製造出來的洞穴幻象,努力地傳播正確的醫療信息,但卻被這些陷入洞穴幻象的老人家所質疑和斥責。

這個劇情在人類歷史中無數次地上演。

同學們,認知行為治療師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純粹的好巫師,我們一定要記住蘇格拉底的犧牲,他用生命警告了所有好巫師,不要想隨便抓住一個麻瓜就能帶他出洞,這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作為專業的助人者,心理治療師需要遵守心理治療的設置:

  1. 心理治療師是人不是神,我們的力量非常有限,不能拯救世間所有人
  2. 心理治療師的最優先任務是保護自己,不要一直想著拯救別人
  3. 帶人離開洞穴,最佳的時機是在他痛苦到主動付費求助的時候
  4. 心理治療師不會去主動幫助人,他們會被動地等待在心理治療室
  5. 我們收費,記住,心理治療師是收費的天使

注1:專欄《哈利波特與認知行為療法》,是福建醫科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課《認知行為療法》以及即將上線的慕課《認知行為療法》的課後甜點,不能作為學習認知行為療法的正式途徑

注2:本專欄主要的用途是:1.讓你覺得學習認知行為療法很酷;2.讓你的孩子、朋友、同事覺得認知行為治療師很酷;2.認知行為治療師能夠利用資源去幫助閱讀過哈利波特系列的青少年


推薦閱讀:

TAG:哈利·波特 | 心理諮詢 | 認知行為治療(CB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