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這一杯,沒人愛

這幾個月,寒風中送瑞幸咖啡的摩托小哥越來越多了。

一位帶著頭盔,棉手套和黑色的外套,看不出年紀的男人,畢恭畢敬地站在大堂門外,不斷地重複著:先生我到了,保安不讓上,馬上您下來取一下謝謝,您這裡交警不讓停太久。電動車龍頭上還晃蕩著5,6個有著鹿角logo的袋子,當然咖啡的杯口被封的嚴嚴實實,不可能撒漏。

而我,不管別人如何評價瑞幸,依然會划過屏幕,點開那個藍色APP,每日重複著那個下單、付款、分享的機械動作。畢竟,取咖啡不過是上下個電梯。

從略帶倦意地向咖啡師行注目禮,到跑出大堂接過牛皮紙袋就走。

這個世界怎麼變的這麼快?

而且,真的,我身邊喝瑞幸咖啡的人,並不是不懂咖啡的人,反而是咖啡店如數家珍,嗜咖啡如命的一幫人。但是,他們覺得無所謂,要喝的時候按按屏幕就好。

比如我公司的一個咖啡搭子,整個大陸家嘴他就從來沒喝到過滿意的咖啡。從上個月開始,他偷偷地點開了我們轉發的2.8折券,給群里一人買了一杯瑞幸咖啡。他買互聯網咖啡,基本上算是毀了他咖啡專家的牌坊。用上海話說,這太沒有腔調了。

我接過咖啡,問他:」兄弟,你想開了?「

他開玩笑說:」這不是跟隨你的步伐嘛,什麼東西都開始消費降級。你不還上了一財的節目去吐槽現在奶茶太貴?

我說,別傻了,你這taste我沒法比,我如果是你,我肯定第一口吐出來。

他咀了一口,看了看杯身,說到:主要是困啊,活這麼多,哪能有空在意口感?真便宜,嗯。

「不打折,你還喝么?」我多嘴問了一句。

」 那你還是陪我去星巴克排隊吧,我喜歡看做咖啡的過程。」

那些每周會喝很多咖啡的人,很多成了瑞幸的顧客。有的就是圖個清醒,有的就是圖個便宜,特別簡單,一杯咖啡而已。

瑞幸在意的那些顧客,對它都不在意。

我也是一個熱愛咖啡的人,讀書時在墨爾本義大利區的一個餐廳當了2年咖啡師。數年前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兄弟認真討論過開專攻白領市場的咖啡店。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痛點:無法忍受, 要提早20分鐘到公司樓下排隊,才能在9點前,優雅地抿著拿鐵坐在辦公室前。

我們相信,早上能多睡一會兒,是通勤人士100%的政治正確。於是咖啡店的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也很簡單:上海最高效的好咖啡。

和瑞幸不一樣,當時沒有那麼預算,當時移動支付也沒這麼方便。我們定下的規矩:100萬資金,9個月時間,無法收支平衡就關店止損。

基於這樣的嚴苛要求,我們要尋找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上海哪個寫字樓賣出的杯數最高,排隊最長?

這對我們至關重要,大家財務模型分分鐘搭好,卻發現買來的數據絕不可靠。

於是我們花了2個月,每天早上在陸家嘴,靜安寺和徐家匯的寫字樓下的星巴克和Costa蹲點,只做一件事情:看時間,數人頭,算頻率。如果有人願意,我們也會用一杯咖啡換來10分鐘的攀談,了解他們對買咖啡的看法。

數據出來後,我們決定放棄這次咖啡店創業。因為我們以為的痛點完全錯了。我們對比了9點鐘以前排隊的人數,還有9點半以後的人數。讓我們驚訝的是,9點半之後來買咖啡的人,足足是9點鐘以前的人多了一半。

似乎大家更樂意去公司打了卡,收發下Email之後,慢悠悠地結伴下樓買咖啡,這是大公司人專屬的偷懶時間,也是最能拉近同事距離的絕佳機會。

等咖啡的過程, 急於討論最新宮廷劇的小姐妹們不會放過,中層領導為團隊氛圍不會缺席,新來的同事為拉近距離更不敢錯過。

等咖啡的時間,是公司人最在意的職場權利。

瑞幸咖啡的初衷沒有錯,就和其他互聯網公司一樣,想把這個世界變的更便利。共享單車,共享雨傘,上門洗車,上門按摩真的都非常便利,也非常便宜。

只不過,瑞幸咖啡不知道的是, 當大家取到送來的小藍杯之後,哪怕外面再冷,也還是要和夥伴們在外面走一走。因為,

咖啡是無聊的,而人性是有趣的。

瑞幸給出的低價,足以讓人們放棄口感,也的確,大大降低了咖啡常客的花銷費用,一年虧出8個億足以說明。但是不是所說的是戰略性虧損,我不得而知,我只相信,瑞幸沒有價格優勢後,大家都會回到那個熟悉的長隊面前,分享著職場才有的人間冷暖。

星巴克總裁在清華的演講中說:

STARBUSCKS是基於門店體驗而打造的品牌,靠的是穿綠圍裙夥伴和顧客之間的情感連接所帶來的體驗。因為,無論商業帝國多龐大,終將不敵愛與仁慈。

而瑞幸咖啡,這一杯,沒人愛。

_____

公眾號:LujiazuiRen

一個真實的陸家嘴仁

推薦閱讀:

TAG:咖啡 | 品牌營銷 | 陸家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