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閑暇時,無論是和當了媽媽的朋友們聊天,還是和群里的媽媽們聊天,只要聊到和孩子相關的事情,一個個似乎都變成了話嘮,言語中都透露出滿滿的幸福感。
當媽媽的都希望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的,安排好孩子的一切,保孩子一世安穩!
雖然家長們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是孩子畢竟不是我們的私人產品。每一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特定的個性特點,存在無限可能。如果我們過早幫他制定好所謂的最佳路線,未必是真的為孩子好。
替孩子做主的媽媽
好友A每次和我聊到她的家庭教育總免不得了要嘆氣:從小,母親就習慣幫她做決定。
別的孩子都是6歲上幼兒園,但A的母親認為女孩子成熟得會早一點,堅持將5歲的女兒送到幼兒園。但結果卻是由於年齡太小,從身體素質到學習能力各個方面都比不上班裡的其他同學。
為了讓女兒的學習成績更好,A的母親不僅私下找老師安排A和班上成績最好的同學坐在一起,周末、寒暑假必定要求A上補習班.......
到了高中文理分科的時候,又幫一向喜歡文科的A選擇到理科班學習。
大學選學校、選專業也是母親決定
等到A大學畢業後,母親幫A安排到了某事業單位上班。
如今最讓好友A的頭痛的問題就是母親對於她選擇對象也諸多干涉,好幾個中意的男朋友,也因母親的反對只能選擇分手。
無法放手的爸爸
好友C是我認識多年的朋友,每每聊到他四歲的兒子都是滿臉的喜悅。但最近他卻犯愁起來,因為孩子的自理能力太差。
作為父親都喜歡自己的孩子能夠更加堅強、果敢。但他的孩子每每遇到問題總想退縮,或者尋求家人的幫助,從不會主動想辦法解決。
仔細觀察好友C和孩子的相處模式,能夠發現這位看似嚴厲的父親似乎一點都不「嚴厲」。
孩子不會自己穿衣服,邊嚴厲的批評,邊幫孩子穿;
孩子刷牙不認真,邊嚷著怎麼刷個牙都不會刷,但一邊又幫著孩子刷;
孩子不願自己拿勺子吃飯,一邊命令孩子自己吃,一邊又無奈的喂孩子吃;
....................
雖然父親的教育方式比母親更加嚴格,但是無法放手的父親也會導致孩子缺乏獨立性,自理能力差。
大概在父母的潛意識裡,孩子的東西,自己有權進行支配。
與孩子說話的時候,你是不是經常用命令的口氣說:
不要看電視!
快點吃飯!
快點睡覺!
你期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情,做一個「聽話」的孩子,殊不知這也一併抹掉了孩子的個性。
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今日說法》表示:很多家長在跟孩子的交流過程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選擇。
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你必須怎麼樣,你這個學期怎麼樣,下個學期怎麼樣,他都規劃得好好的」
「馬上要中考了,這個暑假就不要帶孩子出去玩了,讓他們趕快補習」
但是孩子內心則會認為,放假了為什麼不能出去玩?
李玫瑾教授建議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選擇,將假期做一個規劃,利用假期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玩耍或者學習。
有兩種方案讓孩子選擇,會讓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覺,也更容易接受。
美國著名教育家李維斯寫過這樣一則寓言:
有一天,動物們決定設立學校,教育下一代如何應對未來的挑戰。校方制定的課程包括飛行、跑步、游泳、爬樹等,所有動物都要學。
鴨子游泳技術一流,可是跑不快。為了補救,它只好在課餘時間加強練習,甚至放棄游泳課來練習跑步,最後磨壞了腳掌。
兔子在跑步課上名列前茅,可是一提到游泳就精神崩潰。
松鼠爬樹最拿手,可是飛行課的老師一定要它自地面起飛,不準從樹頂滑翔,弄得它神經緊張,肌肉抽搐。
老鷹是個「問題兒童」,在爬樹課上,它第一個到達樹頂,可是堅持用自己最拿手的方式,不理會老師的要求。
土撥鼠們為抗議未把掘土打洞列為必修課,集體抵制上課。
學期結束時,一條怪異的鰻魚以高超的泳技,加上勉強能飛能跑能爬的成績,獲得總成績第一,還代表畢業班致詞。
這則名為《動物學校》的寓言,說明了教育不能按照事先確立的標準「批量生產」,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應該承認差異,接受差異,賞識差異,因材施教。
不要給孩子過多的選擇
給孩子選擇也是一門藝術,比如問孩子想穿什麼衣服時,應該問「你想穿紅色的衣服,還是藍色的衣服?」,而不是問「你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因為孩子可能會選擇家裡沒有的顏色,而你卻無法順從孩子的選擇,這樣就會使家長失去孩子的信任。
相信孩子能處理好自己的事
很多父母不放權給孩子自主選擇,就是因為對孩子沒有信心,害怕他們會做錯事,也就導致孩子對自己也沒有信心。
不要代替孩子做出生活的選擇;要懂得傾聽孩子的心聲,並尊重孩子的想法,讓孩子做出選擇,但要給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議並加以指導。
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
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觀念和判斷。也許他們生活經驗還不足,可能會出現錯誤的判斷,但這種錯誤是可以理解,也是必要的,他們需要從中吸取教訓。
沒有足夠的自由發展空間,沒有足夠的實踐,將來需要做出自主選擇的時候就很可能束手無策,畢竟誰也不會一開始就能自主選擇。
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如果孩子做出不恰當的選擇時,家長可以給些提醒。孩子在選擇後遇到挫折,往往會產生挫敗感,家長們應該給予幫助。不過這樣的機會不應該給太多,以免給孩子造成太大的壓力。
家長們可以適當的用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幫助孩子做決定。而且在給予協助的時候,家長要和孩子共同做出選擇,這也是幫助孩子做決定的好方式。
教孩子正確認識自己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有句名言:「認識你自己!」為進行科學選擇,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應該幫助孩子認識自己。很多時候面臨選擇時,有人常會不知自己到底該做什麼,面對孩子的這種疑問時,家長就要學會幫助他發現自己,認識自己。
學會欣賞孩子的選擇
孩子的自主性往往表現在他的選擇上,但家長由於怕孩子自己選擇錯了,總是不敢把選擇的權力交給孩子。可是,如果從來不給孩子選擇的權力,他也就永遠學不會選擇,永遠沒有自主性。從小就培養孩子自己做選擇。
不管孩子的選擇對還是錯,家長都應當由衷的欣賞孩子這種果敢的行為!
◆ ◆ ◆ ◆ ◆
繪本推薦
《爸爸媽媽,我表現得棒嗎?》
內容簡介
和大部分的小孩子一樣,小琪的衣服、玩具、繪本、娃娃等物品都胡亂堆放。
於是爸爸媽媽告訴小琪,所有的物品都有自己的家。
於是,爸爸媽媽便和小琪一起把衣服放到衣櫃里,把書擺到書架上,把襪子放到襪筐里,把玩具放到玩具箱里,把水彩筆放到彩筆盒裡。
最後 ,小琪竟然還把碗和筷子、湯匙還有爸爸的牙刷和牙膏也一起收拾了起來,並且小琪還問爸爸媽媽,我表現很棒嗎?
更多繪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滿熊閱讀館(或滿熊閱讀)。
滿熊閱讀|專註0~6歲兒童繪本租賃
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成長!
TAG:尊重 | 李玫瑾(人物) | 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