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中哪些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準備」

「你的孩子上沒上幼小銜接班?如果不上孩子到小學會不會跟不上?」相信不少幼兒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郭良菁副教授用過來人和專家的雙重身份為大家細數幼小銜接中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準備」。

「孩子馬上幼兒園畢業,9月份就要上小學啦,快樂日子要到頭啦!」公交車上一位媽媽跟另一位感嘆道,「你的孩子上沒上幼小銜接班?如果不上孩子到小學會不會跟不上?」是接下來的問題。作為一個沒讓孩子上過幼小銜接班、又研究幼兒教育的母親,這類談話總會觸動我的神經。因為除了這位媽媽關切的「幼小銜接班」之外,很多家長因這種焦慮甚至希望直接把幼兒園變成「小學預演班」,為孩子上小學提供「實實在在」的準備。

我的女兒今年小學畢業,我也經歷過她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目睹了孩子如何一步步適應這個新環境的生活和學習,如何克服學習上的難題、掌握小學各科學業的日常過程。跟其他家長一樣,我也既為孩子擅長和喜愛某些科目而喜悅,也為孩子困惑和逃避另一些科目而憂心。雖然不易,但我覺得這個過程非常正常,就像成人搬家到陌生城市、進入一個新的工作單位,都需要經歷這個過程,所以我從來沒有因此懷疑和責怪孩子所受的幼兒園教育。也許正是這種「覺得正常」的心態,讓我能耐心對待這個過程,幫助孩子平穩地不斷進步。話說回來,幼兒園教育看上去跟小學不一樣,就真的沒法幫孩子為小學做好準備嗎?那些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準備在哪裡呢?知道了這些,是不是會幫小學老師和家長更從容地對待孩子的過渡期呢?幼兒園老師是不是也會更明確所開展的活動對幼兒長遠發展的意義呢?

聊天閱讀與拼音學習

小學各科的學業都有一個序,拿語文來說,無論是哪一版的教材,開篇都是拼音加識字。認識漢字是閱讀的基礎,而「識漢字」意味著看到字形就能知道字音,並與自己已會的口頭語言相聯繫,推知漢字元號的意思。漢字音形分離,要想不問別人而獨立了解字音,就得學習拼音。

拼音本身也是一套有表音功能、形式類似字母的符號系統,孩子需要了解給每個不同形態的符號所規定的讀音,掌握兩三個注音符號組合在一起的發音規則,更要能意識到這些符號的用途,才算是真正「學會了拼音」,才可能用拼音輔助自己的獨立閱讀。小學語文課本中圖、字、拼音一併呈現,就是想使拼音符號與它的意義一併呈現出來。

因此,學習拼音也需要幾方面的鋪墊:一是有口頭語言積累,才能把發音與有意義的詞句聯繫起來,推知出詞句意思;二是有「畫出的符號或圖形可以表達意思、或者有某種功能」的意識,才能有興趣探索拼音這套注音符號。失去這兩方面的鋪墊,即使讓孩子反覆背誦拼音符號對應的發音,也達不到幫助孩子運用拼音去獨立閱讀、理解書面文本意思的目的。

而幼兒園裡為孩子學習拼音做了大量「看不見的準備」:在遊戲和教學中鼓勵孩子互相交流,積累了大量的口語理解和表達經驗,在豐富他們見聞的同時也豐富著他們的詞句理解和讀音區別的感知;給孩子提供了很多圖文並茂的故事書和其他書籍,組織看圖書、講圖書的活動,幫助孩子積累了大量「圖片與符號連貫起來表達意思」的體驗。

有了這些鋪墊,孩子很容易理解拼音「表音符號」這一用途,才能減輕孩子「糊裡糊塗背符號發音」的迷茫感,讓拼音學習真正為孩子閱讀課文和其他文字材料服務。

拼圖搭積木與幾何學習習

一談到數學,很多人想到的往往是加減乘除計算,其實,幾何圖形也是小學數學中重要的學習內容。無論哪一版的小學一年級數學課本,都有比較長短、大小、高矮、粗細和認識事物形狀的內容,還有描述和確定物體的位置。一年級下學期還會有下面這樣的任務:

這些都需要孩子的「形狀與空間感知」經驗作為基礎,試想,如果孩子的眼睛缺乏辨別不同形狀輪廓是方正的、尖銳的還是圓滑的經歷,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某種邊緣可以嵌入這一種輪廓的容器或凹坑中而塞不進另一種輪廓的容器、圓滑的比方正的更容易滾動起來、彎腰低頭把自己的個頭「縮小」才能鑽過比較小的圈而不碰到圈的邊緣、長方體積木不夠用時可以用兩塊小正方體積木或兩片薄的長方體積木拼起來這種種的經驗,他們在背誦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名稱和「特性」時,在做上面這道圖形題時,會不會感到更迷惑呢?

幼兒園的遊戲和運動給孩子提供了大量「看不見的前數學經驗」,只是沒有像小學那樣用數學符號表示出來而已。平面的從形狀屋、七巧板到各種難度的拼圖,立體的從積木、樂高插粒到大小形狀各異的紙盒等等;除了上面這些靜態的形狀與空間感知經驗,還有動態空間關係感知經驗,騎小車時車把的位置與車行駛方向的關係(位置的變化),短跑道和長跑道各自允許用什麼速度騎行才不至於撞牆(距離與速度)等等。優秀的小學數學老師常常會舉這些例子幫助孩子理解數學概念和符號,可見這些經驗對於小學數學學習的「基礎性」。

聽講、舉手和做作業

「坐不住」、「不認真聽講」、「不把作業放在心上」是令一年級老師憂心、與家長溝通時常常提到的「學習習慣問題」,因為它們極有可能影響孩子對學習內容的掌握。一些小學非常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在孩子進小學之初,就專門進行「入學教育」,讓孩子明白學校學習的要求:上課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傾聽別人發言,參與課堂活動,按時完成作業等等。

也正因為小學在教學方式、班級人數及組織(桌椅擺放)、教室中的環境、面對的老師人數等方面都與幼兒園有差異,特別是每天都增加了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作業,很多家長和幼兒園老師都會為孩子「捏把汗」,甚至會把入小學形容為「收骨頭」;而接收了一班小豆包的小學老師也常常「嚴陣以待」,希望從一開始就「立好規矩」,在班中建立起良好的教學秩序。這樣,「逐漸適應一個新的社會環境」的前行心態被面對「斷崖」的緊張感所取代。

事實上,孩子從家庭到幼兒園再到小學的過程,是一個不斷適應新的社會環境的過程,每個環境都有自己不同的成員、常規活動、物質環境和規則,孩子自出生起,就開始了與不同人打交道、減少衝突、讓自己在一個環境中從容做事的學習過程。只要孩子不懼怕離開舊環境、接觸「新人新事」,樂意參與新環境中的活動,就一定能逐漸習得新環境的要求而形成新的行為習慣。所以,家庭和幼兒園如果已經幫助孩子與成人和同伴形成了良好的人際關係,使孩子對與成年人和同伴交往有信心、不至於懼怕,就已經為孩子適應小學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此外,在兩個環境的過渡期中,舊環境中的「熟人」幫助孩子了解新環境「新」在哪裡並用積極的態度對待,新環境中的「陌生人」允許和鼓勵孩子逐漸地調整自己的行為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因苛求造成的「適應不良」。在這方面,「幼小銜接」的雙方或三方-----幼兒園、小學和家庭,需要相互的了解和溝通,很多幼兒園在大班下學期開展的「我要上小學了」的主題活動,一些小學在每年開學的一個月到三個月,開展「入學適應期」活動,都是用連續的眼光看待兒童的發展,用長遠的眼光看待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去哪學是一個彙集眾多專業、知名培訓機構的移動端APP平台,專註於為0-18歲學員提供針對性的海量課程。藉助去哪學APP的定位功能,我們用心"繪製"一張您掌中的移動培訓地圖,讓您輕鬆知曉附近優質培訓機構的位置分布。

歡迎您關注去哪學(qunaxue_shanghai),隨時了解最新的教育政策解讀以及切實可靠的升學意見。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幼升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