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本文原作者為茗齋主人,修改者已獲得准許,原文被部分修改於此專欄。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心經》

為了更好的論述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知道《心經》的前後背景。《心經》取自佛學中的《般若經》,主要探討內容就是大乘佛法中的空性問題。佛教的觀點認為世間萬物都是靠因緣而組合在一起,再靠因緣而各自分散,事物在變化中得以短暫的存在。

假如我們手邊有一本書,這本書的出版需要作者的心血靈感、修改與出版社的審核等。而這裡的「空」為本質,為色的組成體,也就是「心血靈感」、編輯、審核等。「色」則為表象,這本書的存在與在我們手邊呈現。如果缺少了任何一種,「色」便無法形成。而這一切「空」的遇見便是通過一些因緣。如果我們當時沒有去書店,或沒有一時興起買了這本書,它便不會在我們手邊。或者說如果這本書的作者當初沒有拿去出版社出版,那麼這本書也是一樣不會在我們手邊。

色空問題,本為法相問題,探究的是諸法實相。一切事物因為有了因緣而發生變化,但因緣下的變化是恆長的。因緣下的一切事物為空,因緣下的變化(表象)為色。即變化為唯一恆定不變的真理,即無相之相,即實相。天地變遷,物質能量相互轉換,萬物生生滅滅,都是隨了因緣的真如。

以空性為出發點,去探究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認知這個世界,以及如何認知這個世界,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因為從佛的基本正知見來看,人也只有八識,而天地萬物浩渺,既不能從感知上窮盡,又不能從邏輯上窮盡,更不能從時間上窮盡。那麼我們如何認識自己看到的大千世界和世界的本源之間的關聯呢?空性的出發點,讓我們摒棄形形色色的具相,告訴我們這些事物雖然從色的角度來看是不同的,但是從空的角度來看又無異,是事物的一體兩面。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本不相異。

這裡,其實更重要的一個啟示是,我們無論用任何方式去認知一個事物,都是要用到感知這個能力的,而感知本身既是路徑,又是障礙,即知障。

恰如形式邏輯既是推理的路徑,又是推理在本源上繞不過去的障礙;而道學所推崇的道,既是萬物之開始,又是描繪萬物的方式,描繪本身就是障礙。

到這裡開始,我們就慢慢地理解了佛學中的般若,那就是不斷發現自己認知的障礙,障礙之外的障礙,障礙之外的障礙是不是還有繞不過去的障礙?

這個問題其實佛沒有能給出答案,所以在那麼多的佛經裡面,也只是用比喻的方式說有個境界叫涅槃,寂滅之境。但是這個只是比喻,因為障礙依賴認知,而認知是自身的障礙,繞不過去。所以佛學研究了這麼多年,好多人在最後容易在這個地方陷入循環論證的困局。

萬物有自性,清凈見真實。

之所以可以這麼說,是因為,一切的色,都是萬物照進內心的浮光,如果沒有內心,則個體與世界是無法交互信息的,這個世界便是空的;如果有內心,但是內心入了澄澈之境,那麼各地與世界的信息交互是沒有屏障的,這個世界如無心一般空,但是又不空,因為掃除了全部障礙之後,信息的交互是全息的。

在論到這一點的時候,某些佛門的分支喜歡用虛妄這個詞,其實這個詞不好,因為他自己沒有搞懂,便用虛妄來拒絕辨析,這種直言命令式的論述不值得推崇,讀者在以後的研讀中要保持警惕才行。

色空之別,恰恰指向的就是認知的最高層次,就是個體與外界的信息交互追求全息境界。

色即是空,其實還指出了一個事實,即萬物的存在,皆為一瞬,色色之中,有著不穩定的內核,在時間的長河裡,都是短暫的存在。

即使是讓萬物聚散離合的因緣,也是色相。

色空為一體兩面,偏執任何一端,都會造成認知的不完整。所以在了解了色空的本義後,要真正做到的是不執空,不執色,不執但又可以隨時兩個角度看問題,則可以更好地破自己的障。

苦集滅道漫流光,和敬清寂無短長。

萬籟入靜聞真如,一事相印斷虛妄。

Photo Credit to Patheos.

本文原作者為茗齋主人,部分修改於此專欄。原專欄鏈接:茗齋主人:哲學小徑第二十五站:色即是空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人生 | 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