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中是不是有很多空地以供皇帝們新建建築?

看歷史材料時往往會提到某位皇帝在故宮中新建一些建築,那麼在那些建築建起之前,原本的地方是一片空地還是另有別的建築呢?在紫禁城宮牆之內,是不是還有著沒有被宮殿覆蓋的地方可以新建其他建築呢?


瀉藥。

這,就是個故宮,很大,很方,很牛啤。所以,對於皇帝來說,這麼個玩意兒,夠住了。故宮,又叫紫禁城,說白了,這就是個城池,城池,特別是皇帝住的城池,就要四平八穩,就要方!城池,就要具有防護作用,不能你想蓋多大就蓋多大,因為你要有牆,有護城河,有門,所以,看下面。

這,還是那個故宮,依舊很方,很大,很牛啤。他是有護城河的,有防護作用的。所以,當年有個叫曹吉祥的傻子曾經試過攻打這裡,但是沒打下來,就是因為這是一座城池,只不過是皇帝住的城池。

所以既然是一座城池,建設的時候,是一定要有規劃的,不能瞎建,你家房子裝修還得有裝修圖紙呢,蓋房,是要講基本法的。

故宮能有多少人住呢?肯定不能像十全老狗說的十萬太監,內務府、侍衛、宮女、太監加起來也就萬把人的樣子,萬把人,伺候百十來號人,夠了。

大臣是肯定不能住紫禁城的,當然,你要是高歡那種大V級別的,你願意住也沒人攔你,但不能大傢伙都來住啊!有沒有基本法了!

故宮有多大呢?70多萬平方米,那麼一個人怎麼也能分個70平米住房,那是相當小康了。但是除了那百十來號被伺候的,剩下的肯定沒人會去考慮他們的住宿條件,所以,那百十來號人是相當夠住的。

這麼大的地方,已經按照基本法被劃好了各種區域,是女人住的,就是女人住的,是下人住的,就是下人住的。蓋好了那麼多房子,你皇帝願意去哪兒睡去哪兒睡,那麼皇帝大人要蓋新房子幹什麼呢?幹啥用呢!為啥不能用舊的呢?你嫌舊你修啊!修不好你拆了重蓋啊!留那麼多空地!又不是小區!幹啥!幹啥!

話說回來,明代皇帝也是苦,修個房子都各種被人罵,大臣各種告訴他沒錢,哪兒涼快哪兒呆著,你有錢你用自己的啊(專業名詞:內帑)!我韃清就闊氣多了,想修就修,裡面玩兒不夠外面還可以修個頤和園呀圓明園之類的,再不行去承德玩兒也成啊,你總折騰你住的地方幹啥!你家天天裝修啊!

但是圓明園頤和園這個玩意兒,它不算皇宮的一部分。


並不。

繼承北宋東京皇城九里三十步緊湊型宮城的優良傳統,並結合明太宗威嚴崇麗勝乎南京的政策要求,紫禁城一開始就有一個很緊湊的分區規劃:

以三大殿為核心的前朝禮儀區;

分別以文華殿、武英殿為核心的前朝輔翊-外朝機構內直區;

文華殿北的太子東宮區;

武英殿北,以仁智殿(後內務府大堂)為中心的的內侍入直區;

以後兩宮為核心的後寢核心區(包括宮後苑、東西六宮、東西五所,後廷祭祀建築奉先殿群組、中正殿群組,以及後庭宮官機構與日常府庫);

輔翊後寢核心區的太后妃宮區。

這麼一安排,其實紫禁城內的空地就剩下外朝機構內直區的金水河南段沿岸區域,但由於金水河要繼承南京宮城九曲十八彎的形制,所以這片地方很難擺些規整的建築,於是至今也是一片鬱鬱蔥蔥的綠化帶。

於是後來以乾小四為代表的紫禁城改建工程都是拆舊建新,第一件立項的是繯繯——不對孝聖憲皇后孀居的壽康宮,其實就是拆改慈寧宮西三所而建;此後,寶親王出閣前的潛邸乾西五所,頭三所被改建為重華宮,西兩所拆改為建福宮花園;後來的宮中宮城中城,太上皇帝宮殿(寧壽宮群組),則是拆改自明代的太妃宮殿寧壽宮、喈鳳宮及其服侍設施。

另外一部分則是在明末兵火中淪為白地後,不按明時體制新建的,例如內務府大堂(原仁智殿)、南三所(原東宮)、齋宮及毓慶宮(原設施失載)。


那些空地是故意留著的。營造一種「大壯」的氣勢,展現皇帝的威嚴和皇權的至高無上。何為「大壯」,就是「震」在「乾」上,其勢大壯。

簡單的說了,就是把闊的地方擺出來給人看,開闊的地界再配上大殿,那種空間感你可以想像。而紫禁城後面就比較緊湊了,建築密度和空間大小像是普通人家一樣。

皇帝卧室,十多平米的大小而已。

而且這種前面留大空間渲染氛圍的方法埃及人和歐洲人都干過。埃及的神廟是剛進去的時候開闊空曠,越到後面就越窄越小。

守望先鋒的阿努比斯神殿地圖就符合這一基本特徵,前面A點開闊露天,到後面B點空間就變小,甚至B點後面還開了一個黑黑的沒啥用的小房間。雖然地圖主要是為了遊戲而設計,但是建築基本特徵都符合各個國家的特點,這一細節值得讚賞。

還有歐洲人的草坪。我記得知乎有個問題問的是,歐美別墅前面怎麼那麼大塊草坪為啥不拿來種菜。這算是問對了,歐洲以前城堡外空出一大片草坪,就是故意空在那裡,就是故意不種菜的。

和故宮留很多空地在前面表達的意思一樣:我!牛!逼!


紫禁城裡空地確實有一些。

讓我們簡單梳理一下紫禁城格局變化史。

我先說明代故宮都有什麼,明代故宮自創建起就奠定了大致格局,有中軸線上從午門到神武門的一系列建築,東西六宮,慈寧宮和花園,養心殿,仁壽宮,奉先殿,文華殿,武英殿,乾西四所、五所,南三所,南薰殿,內閣大庫(應該列全了)。

康熙初年,國力尚未恢復,所以清初故宮只是復建了明末被毀的一些建築,並未對建築格局作出太大改動,基本保留了明末的格局(除了文華殿尚未復建)。從這幅康熙初年的紫禁城全圖可以看出,故宮內仍然有大面積的空地。

然後到了雍正乾隆時期,一場對故宮的大手術開始了,這場大手術最終填滿了故宮內很多空地。

雍正年間新建了軍機處,城隍廟,齋宮,,壽康宮,箭亭。

建築狂人乾隆皇帝將乾西四、五所改為建福宮及其花園,改建明隆德殿為雨花閣,改建慈寧宮,在圖中左上角最大的空白處改建寧壽宮,將空白填滿,在文華殿後新建文淵閣等等。

至此,今天所見的故宮格局就基本確定了。

所以你的問題答案很明顯了,如果皇帝想要新建一座建築或一組建築群,有的是在空白處新建(比如齋宮,壽康宮,城隍廟,箭亭),有的是改建(比如寧壽宮)

所以說從明至清以後,故宮的建築密度在不斷增加,特別是乾隆朝以後,故宮已經填得相當滿了。那麼一位乾隆之後的皇帝,如果他想要新建一些建築,那麼有什麼地方可以選擇呢?我想在不影響整體形象的基礎上(比如不可能在太和殿廣場新建一座建築),這麼幾個地方還可以新建建築。

一是箭亭以南的空地。

二是文華殿東南,城牆以內的空地。

三是寶蘊樓以北,或者武英殿以南的空地。

所以這麼看來,紫禁城裡留下的空地不算多,也不算太少,想要新建一兩組建築還是可以的。


至少在清代的時候已經沒有什麼空地了,因此新建建築必然涉及到對原有建築的拆改。比如乾隆年間建重華宮、漱芳齋、建福宮及其花園等,這裡本來是明代建的乾西五所,因此這次改建等於破壞了原有的格局。中正殿、雨花閣一帶也是在明代基礎上改建而成,不過這一帶明代的格局現在還不能完全確定。另外像寧壽宮區,乾隆花園那一帶以前應該是沒有建築,但空間狹長,對造園構成了一定的局限。


故宮的基本格局在設計之初就已經是定好了的。


雖然內部改造有,但實際上不會改動大格局。比如說三大殿肯定是不能動的,其實整個中軸線上的都不能隨意動。其它的嘛,你是可以改,但不能破壞整體的格局,要改也只能是稍稍的改改,比如軍機處的『秘道』什麼的,又或者是擴建一下,那就要把其實人的地方給佔了,比如慈禧就是那兩個宮的牆拆了合在一起的已經算是大工程了。

那如果皇帝想搞新建築怎麼辦?

當然是到宮外咯。

中南海那麼一大片好地你是要不要好好利用下~

圓明園、頤和園、承德都是如此來的。畢竟想在紫金城裡搞新建還是蠻難的。看看隔壁朝鮮,日治時要搞新建就拆了一大片。到了大韓民國,把日治時代的建築拆拆還能空出那麼大一片地來建青瓦台。


空地肯定是有的,要不延禧宮的爛尾樓怎麼來的。

當年去故宮,考慮碎玉軒存菊堂是杜撰的,延禧宮總不是吧,就去逛了逛,那西洋景露出的鋼筋都銹了,也不知道還能立幾年。

誰成想魏瓔珞火了,流水的人去看延禧宮,爛尾樓居然還要重建?


推薦閱讀:

TAG:明朝 | 清朝 | 故宮 | 北京故宮 | 古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