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高效課堂」是對「表演型名師」的顛覆

近日有文說與高效課堂不共戴天,勢不兩立。怎麼一個小小的課堂改革,還能有不共戴天之說?嚇得我趕緊仔細拜讀了相關文章,看看到底怎麼回事?

說實話,文章看得有點稀里糊塗,可能是我更習慣閱讀邏輯清晰的文章緣故,這是多年來理性思維的毛病,我也知道。但有一點還是非常明確,文章最後附上的名師上課舊照非常清晰。

照片上的名師,時而趴在講台上,時而走下講台,時而又揚手揮臂;表情豐富,神采飛揚。文章所配照片中,只有一張是學生的,其他以名師為主的照片中學生表情不置可否。

這是一堂看起來精彩的課,名師講的精彩,學生聽的高興。不過這些圖片和郭德綱相聲專場的宣傳圖片除了人物、環境不一樣以外,其他都差不多:講的人眉飛色舞,聽得人時而開懷。

然而,學習畢竟不是聽相聲,學習的內涵恐怕也不是「聽老師講那過去的故事」。

所有類似的照片都只在突出一個主題:老師講得好。

但是學生學得如何呢? 照片中看不到學生的學習組織,看不到學生的學習過程,只能看到教師「講」學生「聽」的過程。我們甚至連學生的學習目標也看不到,所有的一切,教師胸有成竹,學生嗷嗷待哺。

這樣的課堂只看到教師的表演卻看不到學生的表現。學生就像一個個提線木偶,配合教師完成一場看似精彩的演出。教師得名得利,學生只是過客。

以「五步三查」學習解決方案為主的高效課堂,是完全以學生為主體,學情為主導的課堂,課堂的主角是學生而非教師,無論何種學科,學習規律總是一致的,學科要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能力本質是一致的。

因此,在高效課堂上,需要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組織,參與學習設計,教師站在講台前的眉飛色舞換成學生的眉飛色舞,質疑討論,而這一切,都需要學生高品質「學習」的支撐,並非簡單的「聽講」就能完成。

高效課堂就是要讓每個學生都精彩,讓每節課都出彩,讓老師變成學習的專業設計者而不是課堂職業的表演者,讓學生實現名(自信)利(知識與能力)雙收。

如此看來,高效課堂好像動了「表演型名師」的乳酪。

表演型名師的課堂是完全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

從教師開講的第一分鐘,由教師講解背景,教師示範朗讀,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跟著教師的思維走,該哭的地方一定哭,該笑的地方一定笑,如果不笑,一定會被「特別關註:你為什麼不笑?你怎麼想的?

不按照劇本的苦笑都不對,那些因為集體情緒渲染而產生的跟著教師劇本走的哭哭笑笑,被他們稱之為「感悟」。

表演型名師的課堂,教師是教室里最活潑,最智慧,最有發言權,最能解決一切問題的人,一節課上下來,教師大汗淋漓。

這樣的課堂,學生沒有自己的學習組織,人人單打獨鬥。看起來學生參與,看起來學生回答問題,但這些充其量只能稱為做學生對教師行為的反饋,並非學生自己的思考,學生從頭到尾都聽從教師的講解,哪裡有機會有時間去進行獨立思考和質疑?

在高效課堂中,表演型名師不再成為課堂的中心,不再成為學生的「寵兒」,因為學生們都願意自己成為中心,自己成為「寵兒」。

我不知道這些名師是否會感到失落,但我以為,真正的好老師就必須把課堂讓給學生,讓學生眉飛色舞,自信爆棚;真正的好老師,就應該成為那個坐在一旁為學生鼓掌的人。

教育改革的深層次改革,是改變觀念。改變「師為主」的觀念為「生為主」的觀念,改變「教為主」的觀念為「設計學為主」的觀念。

而教育深層次改革的障礙,恰恰源自於我們固化的由「成人權威」產生出的「講道尊嚴」。

高效課堂一直在努力做的,就是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課堂找回自我,做真正的自己,而不是做「表演型名師」的木偶。

今天的高效課堂,已經讓很多學生和教師獲益。

教師們打破了自古華山一條路的教師發展之路,教師的發展不再只有評職稱,走仕途,教師也可以成為教學專業人士,實踐高效課堂的老師,他們懂學生,懂學習,懂學科,懂課程,即便是普通的老師也有了成為「名師」的機會,他們有膽識,有底氣,有平台與各種名師同台競技,年級輕輕也可以說出自己的教育思想。

學生們打破了成長的桎梏,他們不再「愚蠢」、冷漠,他們在課堂上發現自己的幽默、找到自信,在學習階段尋到對自我的認知。

所有的這些,恐怕都大大超過了很多人的想像,就像洪水猛獸突如其來,讓人措手不及。但是,作為教育者難道我們的工作不是讓學生更聰明、更自信嗎?作為校長、教育行政主管,難道我們的工作不是要讓更多的老師走向成功嗎?

高效課堂,有點顛覆,你怕了嗎?


推薦閱讀: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