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哈日到哈韓的轉變小考

「哈日」一詞出現於台灣,指的是在生活習慣、審美情趣、思維方式上向日本文化靠攏,簡單點兒說就是無論在精神生活還是物質升上體現出的一種對日本文化的傾慕現象。「哈日」中的「哈」來源於滿語「habada」,意為渴望、希望和享受的意思,將「哈」和「日」兩字組合起來,其意思就可想而知了。

  正如我在《對於日本的態度》一文中所說的那樣,哈日有狹義和廣義之分,本文所要討論的是狹義的哈日。為方便敘述,如無特別說明,文中出現的「哈日」均指狹義的哈日,即本文第一句話所敘述的哈日釋義。

  一、哈日的土壤

  雖然「哈日」這個詞出現於台灣,確切地說出現於1945年之後的台灣,但哈日的現象卻早就在甲午戰爭之後出現,原因也在《對於日本的態度》中有所敘述。歷史上,日本對琉球、台灣、朝鮮、東北這四塊殖民地是區別對待的。琉球、台灣被日本視如本土,在佔領初期的高壓措施結束後逐漸採取了用現在的眼光看來具有可持續發展性質的統治方式,而對於朝鮮和東北兩地則從始至終施以殘酷的掠奪、鎮壓政策。當然,日本的最終目的仍然是將朝鮮和東北變成琉球、台灣一樣被日本文化高度同化後的「皇土」,這從它對幾大殖民地乃至整個中國佔領區的同化政策可以看出來,只不過由於朝鮮、東北的抵抗激烈程度遠超琉球、台灣而大大延緩了其「皇土」化進程。同時,琉球、台灣的本土文化根基的薄弱和遠離大陸的地理特點也是其被順利日本化的重要因素。

  正是因為台灣日本化的順利進行,使很多本土台灣人有著和大陸移民大相徑庭的文化意識,特別是1945年後的大陸移民在這方面與本土台灣人的差別尤為突出。說到這裡,我就對如今流傳甚廣的「台灣比大陸保存著更完整的中華文化」這一說法提出自己的觀點。大陸確實由於新中國成立初期前30年的文化激進政策導致傳統文化受到摧殘,而台灣也不應對此沾沾自喜,因為從總體上看台灣的文化性質其實一個華日文化的混合體,如果把台灣文化體看做是一個人的話,他的骨架是中華文化,他的肉體則是日本文化,這就和在建築、文字、禮法、國體具有古驃國風格而生活習慣、口頭語言習慣、思維方式具有孟族風格的古代緬甸一樣,日本化的生活行為方式已經滲透到台灣人生活的點點滴滴,不管是日據遺民,還是1945年之後出生成長起來的台灣人已經成為了華骨日風的特殊中國人,所以也許台灣的中華文化比大陸保存得更完整,但它的中華文化卻較之大陸顯得更加異端。其實大陸傳統文化的被摧殘程度多多少少被人誇大了,在十年浩劫那麼反傳統的時代,廣大農村地區對傳統節日的傳統紀念祭祀形式就從未中斷過,1978年之後在紀念祭祀的內容上更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恢復。現在持大陸傳統文化遭極大摧殘論調的人也許是選擇性失明,也許根本就沒有體驗過農村生活,只是在鋼筋水泥築成的都市森林裡臆想著他們所以為的被全球化浪潮席捲著的「中華文化」。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哈日」這個詞之所以出現在台灣,也表明了台灣文化體對日本情結曾經存在著一定的反感。因為若台灣徹頭徹尾地從屬於日本文化圈那就無所謂哈日了。對「哈日」反感的態度來源於大陸移民。眾所周知,常公治下的台灣一直在打壓親日情結,儘管中華民國與日本同屬美國陣營,但台北僅僅是對東京保持基本的外交禮儀和事務上的合作關係,以常公為首的台北上峰人士對東京是沒有什麼好感的。另外,雖然退據台灣的一部分炮黨元老本身就是廣義哈日族,但就像我在《對於日本的態度》中說的那樣,他們在政治上親近日本,卻不一定在生活方式上追隨日本,可以想見,他們這批人同樣對本土台灣人的哈日行為不甚熱衷。2005年左右台灣就有過為「二二八」事件翻案的言論,說該事件不是台灣人民的抗暴反腐起義,而是國軍對親日遺民暴動的戡亂治安行動。所以「哈日」一詞其實是大陸移民這一族群對本土族群的一種蔑稱。另外提一點,如今台灣藍綠陣營對抗表面上是政治綱領的分歧,從深層次來看也是大陸移民和本土居民之間的文化歸屬感的分歧,而這兩個族群已經具有獨立文化觀念的後裔又是藍綠兩陣營競相爭取的對象。可以這麼說,在中國面臨台灣分裂勢力挑釁的同時,台灣本身也面臨著族群分裂的危險。

  當然,時過境遷,「哈日」的蔑稱性質在今天的台灣已經淡化了,雖然兩大族群的文化歸屬感存在分歧,但他們都有著島國意識這一共性,這就使移民族群能夠欣然接受同樣具有島國意識的日本民族的文化,所以他們能夠對哈日現象平心看待。

  在台灣的對岸,大陸,哈日現象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初。經過整個80年代的對外開放,日本文化再次在中國大陸廣泛傳播開來。日本文化經由各種工業產品、生活用品、文藝作品、奢侈品對中國進行著全方面的滲透,在這種環境下,大陸的哈日族出現了。

二、為什麼會哈日

首先,日本產品本身質量過硬。也許日貨的質量比不上歐美貨,但是對於當時購買力低下的中國民眾而言卻是性價比最好的選擇。成長與八九十年代的中國人一定不會忘記當時很多「萬元戶」和「有錢人」家裡撐門面的幾大家電絕對是日貨,而普通家庭也以家裡有東芝的彩電、夏普的錄音機為榮。日貨的高品質使中國人對日本的東西產生了仰視心理。即使是現在,日貨在攝影攝像器材市場和電子遊戲機市場仍舊是硬通貨,不僅在中國,在世界市場也一樣。

其次,中國人對日本文化有天生的親切感。這一點由於近代的血海深仇使國人一直羞於說出口,但親切感是確實存在的。這種親切感源自兩國共同的文化母體,漢唐文化。兩個民族在審美情趣、藝術價值觀和思想道德觀上都有極其相似的地方,所以,日漫比美漫在中國更普及是有原因的。我們大多數男人更喜歡日式愛情動作片而對美式片不太感冒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在我們對武士道精神的狂熱冷嘲熱諷的時候同樣在心底對其保持著絲絲敬意,因為武士道精神的根源就是儒家思想。

再次,媒體對日本優越性的過分渲染。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媒體都曾露骨地讚美過日本的很多事物,這當然有日本元素本身具有吸引力的原因,也有80年代國家統戰政策的動因,但是媒體的過度宣傳卻無疑使廣大民眾不能認清自身和認清日本,甚至把現在的日本和過去的日本毫無理由的割裂開來。可以說,媒體對哈日現象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正是因為這些客觀條件,再加上日本憑藉自身實力進行的經濟、文化擴張政策,意圖把當年在戰場上失去的東西在市場上贏回來,所以在這種大環境下,中國大陸也產生了類似台灣的哈日族。說一點,90年代以來掀起的幾次抵制日貨的浪潮實際上是行不通的,至少在中國入世以前是行不通的,因為對那時的中國而言,日貨幾乎等同於拿破崙時代的英國貨,如果中國像拿破崙那樣用國家意志抵制日貨,結局將有可能形同執行了大陸封鎖政策的歐洲大陸一樣。

1985年至1996年的時代,是一個令中日關係專家懷念的時代,也是令眾多哈日族和像我這樣因熱衷於日本動漫、日本歷史而「被」哈日族的時代。1985年8月15日中曾根康弘首相因參拜靖國神社導致日本戰後的第一次重大外交危機之後,歷屆日本政府在對外政策上都內斂了許多。這一時期中日之間的關係非常好,在這一良好氛圍中,中國人心安理得地享受著日本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聖鬥士》、《七龍珠》等眾多漫畫於這一時期湧入中國,《東京愛情故事》、《回首又見他》等優秀電視劇也在這一時期在中國大放異彩;酒井法子、反町隆史、鈴木保奈美、安室奈美惠、小室哲哉在這一時期為中國人所熟知;本田、豐田、鈴木、五十鈴、立邦、三菱、東芝、日立、索尼等品牌亦是在這一時期成為中國市場廣受歡迎的牌子。在從《知音》、《故事會》等雅俗共賞的雜誌到《讀者》、《中外少年》等略帶小資情調的期刊,再到《家用電腦與遊戲機》、《大眾軟體》等特定領域的讀物中,人們可以直抒對日本的喜愛,可以或講述或杜撰自己與彬彬有禮卻又意志堅定的日本友人一起度過一段幸福時光的經歷或故事。

但是,從1996年開始,一切都變了。「哈日」潮開始漸漸退去。

三、退去

為什麼?

首要的一點,中日關係的改變導致中國民眾對日本的反感情緒重新佔上風。1996年是中日關係走向的轉折點,當年7月29日,橋本龍太郎首相以公職身份在自己生日當天參拜了靖國神社,這是繼中曾根康弘之後,日本首相時隔11年再次參拜靖國神社。之後,又接連發生了教科書事件,野風之狼所說的東海對峙事件,以及小泉純一郎時代的安納線安大線之爭和東海油氣田之爭等問題,釣魚島問題也在這一時期被重新提高談判桌上。插個小話題,馬英九大學時代的一篇廣受學術界好評的論文就是涉及釣魚島問題的解決方案,可見馬英九在涉足政壇前就已經嶄露頭角。在種種牽扯到國家和民族利益的與日糾紛面前,哈日現象成了過街老鼠,很多哈日族和「被」哈日族不敢公開談及自己對日本的興趣,不少哈日族也開始覺醒,認識到哈日的非理性。我身邊不少仰慕日本的人——僅僅是仰慕,還沒哈,在提到日本優點的時候總是不得不加上一句開頭「雖然日本人很殘暴,但是……」或者是「狗雜種小日本當年雖然幹了那些事,但是……」,而有幾個長期與日本人有交情的人在談及各自的日本朋友時也要加上這麼一句「雖然大家都知道當年日本對我們幹了什麼,但君、☆小姐是不錯的……」如果不加上這些話,說話者自己會感到尷尬,也會擔心聽話者感到尷尬,在涉及國家利益的輿論面前,個人的喜好顯得蒼白無力。不過,拿錢說話者和執迷不悟者除外。

其次,中國經濟對日依賴性的降低使日貨在質量對比上和心理上均走下神壇。入世以後,除日貨以外的外國優質商品得以以較低的價格進入中國市場,同時中國本土商品也在這個時候羽翼漸豐,這些因素都使日貨的比較優勢逐步降低。見識了美德法意韓等國的優質商品的國人開始對日貨嗤之以鼻,而國產貨又以其價格優勢擠兌掉日貨的市場份額。國人不再迷信日貨,進而不再迷信日本的其他東西。

再次,哈日的青少年有了其他可以「哈」的東西。大陸的哈日族和台灣的哈日族顯著不同的地方在於大陸的絕大多數是青少年,而台灣卻是各年齡段都有。大陸的青少年之所以哈日無非是因為日本流行文化的時尚外衣將其吸引了,當它的外衣不再時尚而另一個更時尚的流行文化出現後,以青少年為主的大陸哈日族的逐潮方向必然改變。

四、替代品的出現

對於中國人來說,韓國 扔向中國的敲門磚是HOT、NRG、《藍色生死戀》、《我野蠻女友》和金喜善,事實上,韓流的出現要早於以上這幾個符號在中國大陸流行的時間。1994年,當時可以毫不誇張地稱其為最受大陸青少年喜愛的電視台——衛視中文台,也就是現在的鳳凰衛視——製作了一系列關於韓國社會風情的紀錄片,在同一時期還播出了兩部韓國電視劇。兩部劇中其中一部叫《越戰危情》,講的是越戰戰場上韓國僕從軍與南越老百姓「軍民魚水情」的故事,該劇偶像劇風格不多;另一部叫《青出於藍》,可以看做是韓國的真人版《灌籃高手》,同時也是一部標準的韓國青春偶像劇,有青春、有勵志、有灰姑娘灰小子,也有豪門恩怨。在日風尚未退去的時候,韓流卻已經悄然襲入對流行風潮頗為敏感的港台地區。在當時的哈日族眼裡,這股初來乍到的韓流讓人眼前一亮的同時也讓人視之為異端,因為初期的韓流不同於後來,仍然帶有對日風明顯的模仿痕迹,這種不韓不日的風格不是異端是什麼!笑一個。

後來的情況大家都看到了,韓流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東亞大陸,其勢頭較之當初的日風有過之而無不及,當年對哈日恨之入骨的批評家們發現遇到了一個更厲害的對手,哈韓。相比其他亞洲國家,中國的兩岸三地成了哈韓的重災區。

哈韓的成因不似哈日那麼複雜,這裡所說的哈日包括了廣義和狹義。哈韓沒有廣狹之分,因為哈韓的歷史不如哈日久遠,它的形成基礎也不如哈日深厚,所以人們「哈」的這個「韓」也就不像廣義的哈日那樣帶有深刻的文化含義和政治意味,從這一點也說明了引發哈韓現象的韓國流行文化缺乏像日本流行文化那樣的綜合力量的支撐。

但是,在中國,這「韓」還是「哈」起來了。

首先,不可否認,韓流比日風更時尚。過去通常認為,日本流行文化學習自美國,港台又學自日本,大陸緊接著師承港台,於是就有人誤以為日本流行文化對美國亦步亦趨,實際上自明治開國以降百餘年,日本早已形成了擁有自身特色的流行風尚,而這也是日風能夠獨步東亞東南亞的原因之一。可是肥肉吃多了總會膩,特別是後來我國流行時尚界不再追隨港台日本而是直接大面積地接觸美國元素之後,日風就顯得「土」了,多嘴一下,港台無疑變得更「土」。同樣,結合了頹勢未減的日風和猶如常青樹的美國元素的韓國時尚界也以更新潮更活躍的勢頭衝擊了日本時尚流行領域,這對於中國的青少年來說當然是一股值得追隨的風潮。從另一角度來說,韓流進日風退也體現了處於上升期充滿自信抑或稱為傲嬌的韓國,與處於衰退期略帶頹廢的日本,所形成的鮮明對比。

另外一點,也是極為特殊的一點,就是中國人終於找到了一個不必帶著感情負擔去追捧的流行文化。我在《對待日本的態度》中就說過,即使是哈日族,在中國人心中日本對中國的家仇國恨始終佔據著道德上感情上的制高點,所以就算日風在中國影響很大,絕大多數中國人對日風還是心存芥蒂的。現在好了,韓國,這個對中國無害的國家(現在看來純屬扯淡),這個曾是中國屬國的國家(如今中國拉仇恨值的原因),這個曾經與中國一同被日本侵害過的國家也誕生了不遜於日風的流行文化,中國人終於可以在政治正確、道德正統、行為正當的前提下找到可以替代日風統治地位的東西。另外,由於早期韓流對日風的模仿痕迹,使那些本來就帶有感情負擔的哈日族得以順理成章地過渡到哈日,儘管初期把韓流看成了異端。所以,雖然從國力推動文化傳播這一出發點來說,韓國在這方面表現得不像英美日那樣明顯,但因為中國對日態度的特殊性,使韓國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還有,網路的發達使韓流以遠超日風的速度在中國傳播。日風正盛的時代,國際互聯網在中國還是稀罕物,人們對流行文化的接觸無非是通過雜誌、磁帶、CD、報紙、電視這些傳統媒體,相對於網路,這些媒體對信息的傳播速度要慢很多,這也當然影響了日風的傳播速度和廣度。到了韓流興起的時候,情況已經大不相同,網路的作用使人們能夠隨時隨地接收任何內容的韓國流行信息。這就是在技術上韓流能夠比日風以更迅猛的勢頭席捲中國的原因。

最後,國內令人無奈的輿論導向成了哈韓的助推劑。和當初對日本文化的無腦拔高一樣,媒體輿論對韓國不負責任的讚美和諂媚到了令人作嘔的程度。本來哈韓只不過是青少年單純的逐潮行為,正是在這些媒體的作用下也開始像當年哈日那樣出現了影響三觀的趨向。

來勢洶洶的韓流讓很多人目瞪口呆,都覺得日本殖民台灣50年,經濟滲透大陸20年所颳起的日風和短短几年興起的韓流在中國的影響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這當然與中國人在潛意識裡把韓流視作日風替代品有莫大關係,這種潛意識不僅存在於中國民間,也存在於政府的政策里。曾幾何時,中日歌會是中央電視台專場直播、反覆重播的節目,可是自1996年之後出現的中日政冷經熱(日本商人嘲笑日本政客)以及緊接著的政冷經也冷(日本商人和政客同時傻眼)之後,中央電視台對中日歌會的熱情降低不少。尤其是1999年舉辦第一次中韓歌會之後,過去播放中日歌會的時段被讓給了中韓歌會,這其中的意思可想而知。

所以說,哈韓在中國的形成並不說明韓流本身具有多大吸引力,更多情況下可以看做中國上至政府下至百姓自行為之的結果。從陰謀論的角度揣測,甚至會認為是政府故意利用哈韓來對抗哈日的結果。

五、它不是神話

韓流在東南亞的影響就不如在中國的影響。在越老柬泰緬這幾個國家,經常可以聽到用當地語言翻唱的中國和日本的流行歌曲,而且中國的翻唱歌曲還更多些;除了泰國影像市場上韓國電影電視劇所佔份額偏多之外,其他幾個國家則是中國的影視作品占絕對優勢,當然,在動畫片市場上日本作品是毫無疑問的絕對霸主。順便提一下,在緬甸的碟片店裡印度電影也不在少數。這就說明一個問題,在地緣政治被中國影響了千年,又被日本勢力滲透了幾十年的東南亞地區,根基淺薄的現代韓國文化是難以打開局面的。這也說明了所謂「寒流刺骨」的韓國流行文化不見得就比已經衰退的日本流行文化有多大優勢,甚至也不比被自己人冷嘲熱諷的中國流行文化強多少,很多時候只不過是我們中國人認為它強,它就強。

前面我說過日本流行文化已經顯得「土」了,但畢竟有其自身特色,而在很多人看來光彩奪目的韓國流行文化其實就是一個漂亮得毫無特點的人造美女。

就拿歌舞領域來說,早在1998年韓流漸起的時候,我的一位搞文藝的朋友就一針見血地說,韓國的流行歌舞簡直就是美國夜總會的翻版。早期的韓國藝人如HOT、NRG和從小在日本發展的寶兒,他們的風格是日本風格,而後來韓國歌舞「成熟」之後,則變成了美日混搭風,而且還不像美國日本那樣多元化:絕大多數韓國女星走的是艷舞艷歌路線,絕大多數韓國男星走的是日本娘化路線。

還有哈韓族心中的聖物卻早被頭腦正常的國人批得狗血淋頭的韓劇。其中灰姑娘灰小子豪門恩怨的情節早就被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港台劇用濫了。曾被某無良省級大報娛樂生活版盛讚為「充滿生活氣息和親情溫暖以及人文關懷」的《人魚小姐》在題材和表現手法上也沒比國內的生活情感劇強到哪兒去,我看同一時代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比它更充滿生活氣息,《中國式離婚》比它更有人文關懷,古董級的《渴望》比它更有親情溫暖。韓劇這些狗血電視劇無非就是多了幾個漂亮演員才被哈韓族吹上了天。金喜善的早期電視劇《可愛先生》的劇情設置倒是巧妙,但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來這是部模仿《東京愛情故事》「相識——誤會——相戀——又誤會——淚分」模式的作品,只不過沒有《東愛》那麼傷感,也沒給人更多感動和啟迪罷了。

不過我倒是認為韓國電影很不錯,它是韓國文藝領域的閃光點,雖然不像中國電影那樣在國際電影節上拿那麼多大獎,但從兩國電影總體水品上來對比,韓國電影能輕鬆爆掉中國電影。

六、結尾

正因為如此,在很多人看來哈韓比哈日顯得更加非理性,更加不可理喻,但也因為哈韓不像哈日那樣具有複雜的歷史和政治原因,所以也就不似哈日那樣容易造成深遠影響,至少從兩者的形成時間來看,不會比哈日造成的影響大。不過哈韓比哈日形成時間過晚而且沒有相應的國力做支撐這也是事實,如果待到他日韓國真的成為亞洲一霸,哈韓發展成哈日那樣的性質倒也不是不可能,不過這個可能性很小就是了,因為到了韓國成為一霸的時候也許中國就是超霸了,中國人會更不屑於哈韓。不,這根本就不可能,因為一旦中國成為超霸還會給予韓國成為小霸的機會嗎?

我前面說過,共同反日和對華無害的印象是韓流橫掃中國的關鍵因素,但是這一關鍵因素早在以「端午祭」為開端的一系列中韓文化爭端及韓日之間在美國太平洋框架內對中朝的惡劣勾當的影響下蕩然無存,這等於給不少哈韓族和對韓國有好感卻還沒到哈的程度的人潑了一頭冷水。這種感覺就像2008年3.14之後和奧運會前夕英法德澳波韓這些國家的弱智行為給了很多嚮往這些彬彬有禮的民主國家的人當頭一棒一樣。我當時就感慨,為什麼我們對他們有好感,他們卻硬要攻擊我們?中國對外國已無偏見,為什麼外國對中國依舊如此歧視?

最後,我要說的是,無論是哈韓還是哈日很多都是中二的幼稚行為,真正的知日者不會哈日,真正的知韓者不會哈韓。哈日向哈韓的轉變也是中二的一種隨波逐流的表現,早先的哈日族其實就是後來的哈韓族,也許要等到他們度去了中二這個思想階段才會成為真正獨立思考的人。

回復編輯
推薦閱讀: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