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南宋滅亡後,流亡政權英勇抵抗3年,力圖保住國祚,可惜無力回天

在我心中,南宋的滅亡時間是公元1276年2月4日這一天,因為這一天,南宋皇帝宋恭宗趙?宣布退位,並向蒙古(此時已稱「元」)投降,宋朝就此走到盡頭。

輸了,就是輸了,不能找借口,而是要找原因。不是某個人或某個事能導致南宋的滅亡,而是某種文化、某種精神的缺失。其實我很喜歡南宋史,因為它給了我們一次從未有過的深痛教訓。

南宋滅亡後,南宋人的精神和信仰並沒有完全消失,他們組織起了英勇的抵抗,戰鬥到最後一滴血,張世傑、文天祥、陸秀夫,他們的名字深深地融入進了中華這片土地上,最重要的是:他們引領了後來這片大地上無數次轟轟烈烈的自由之戰。

從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南宋為什麼滅亡:宋恭宗都投降了,為什麼陳宜中、張世傑他們不一塊兒投降呢?還要跑到外邊再立一個皇帝,和元繼續做抗爭?說明一個問題,南宋已經失去了統一的信仰,我說的這個信仰不是某一個人的信仰,而是整個國家的信仰,國家,必須保持高度的一致!

可笑的是:當南宋滅亡的時候,四川的釣魚城和凌霄城還在和元軍做殊死搏鬥,釣魚城從公元1259年一直抗戰到1279年,整整20年,才在忽必烈答應不殺城中一人的情況下投降,此時距離陸秀夫背負宋少帝趙昺跳海僅僅只有一個月。當南宋投降的時候,江南和揚州還掌握在他們手中,但沒有了統一的信仰,這些似乎都變成了別人氈板上的肉。

「宋末三傑」:張世傑、文天祥和陸秀夫組織起了南宋的流亡政權,他們力圖保住宋室國祚。但忽必烈會答應嗎?

蒙古此時已經進行了3次西征,建立了西方「四大汗國」(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伊爾汗國,但基本上獨立了),同時征服了大理,征服了高麗,一征日本失敗,正在準備二征日本,包括南宋朝廷也被他們征服了,他們怎麼會容許這個「小朝廷」存在呢?

張世傑和文天祥在閩粵一帶和元軍進行了數次較量,但都因軍心不穩,上下離心,逃的逃、散的散,降的降,兵敗如山倒,已然不可能出現大反轉。讓人感動的是:當地的民眾為了國家的抵抗事業,出錢出糧出人出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只為了心中的一個信仰,拋頭顱、灑熱血,和國家共存亡。

南宋要早知道如此,當初為什麼不對這些人好一些呢?南宋要真對這些人好,他們還會紛紛向蒙古投降嗎?所以,任何東西都是有前因後果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南宋的流亡政權終於在崖山海戰後徹底崩潰,陸秀夫跳海,張世傑突圍後悲憤自殺,文天祥在之前就被俘虜,忽必烈很想用他,官位不在宰相之下,文天祥選擇了出家為道,但還是被同僚進讒害死。

南宋的滅亡並不意味著和平的到來,接下來蒙古南征安南和占城(今越南)、蒲甘(今緬甸)、爪哇(今屬印度尼西亞),以及日本,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這些從哪裡來?還不是從老百姓身上來。老百姓苦不堪言,最終引發了江南人民激烈的反抗。民,乃國之根本也!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號「賨人客」,一個有「靈魂」的歷史作者,專註原創,拒絕抄襲。


推薦閱讀:

TAG:文天祥 | 南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