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原創:聽我講一講以色列的小

有人告訴我,播報完這整個國家每一個城市的天氣預報,只需要——猜猜看——14秒鐘的時間。

這是我聽到的關於以色列有多小的第一個笑話。

如果要用一個較清晰的概念還原以色列的小,以國國土面積大約是整個上海市的四倍,對城市大小有概念的人可以自行想像一下。

對於居住在這裡的人來說,特別是我,從一個有著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大地來到這個不論往哪個方向驅車2-4個小時就能抵達國土邊境的地方,最大的感覺其實是,方便。

對生長在這裡的以色列人來說,不管是小學的朋友高中的朋友還是大學的朋友,只要沒有出國的,基本上都住在半小時至一小時車程之內。如果一個人的老家和父母都被留在了「遙遠」的北方或者南方,周末沿著高速路開上一個兩個小時就能到家。不管大學是考到了最北邊的海法,還是南邊沙漠深處的Beer Sheva(字面意思七口井),周末搭便車火車開車不管什麼車想回家就回家。甚至高中畢業以後軍隊服役也是一樣,工作日還當著兵,周末卻回家好吃好住,背著自動步槍出門逛逛商場什麼的全都不在話下。

對比我曾經的生活:大一的寒假買到了春運的坐票卻硬是隔著一節車廂怎麼都擠不過去,迫不得已站了將近20個小時,從那以後再也不願意在國內坐火車;夏天為了能在家避暑每年開學都找借口晚一個半月才回學校;後來在上海工作時擠過早晚高峰的地鐵,經歷過一個人找租房和搬家的艱難。以致於現在面對這個小小的國家的通勤條件,我的感想基本上是還挺幸福的。

國土雖然點點大,卻令人想像不到的囊括了幾乎所有的地理特徵,有山有海有湖有溪,沙漠森林岩洞濕地樣樣不缺。而以國人格外強烈的對戶外活動的熱情,導致每一個犄角咔啦鳥不拉屎的地方都有人徒步露營的痕迹,不管你鑽到哪個山區林地裡面,不久都能找到有官方標記的徒步路線指示(這個留待將來慢慢展開講),帶孩子的父母們,基本上不愁周末活動缺地方。

以國的人口有七百多萬,我曾經傻乎乎的想,這麼小的地方這麼多的人口,資源怎麼夠用,事實證明我只是太過於適應中國的體量,以至於對中國這個巨大體量的反面,有些理解不能。

這裡除去繁榮的城市,散落的村子、小鎮、住宅城,工業區,山林、沙漠,還有大量的土地提供使用。不管是經濟還是農場品日用品,國境內都供給充足,剩下的還能大量出口。當我聽說歐洲每年要從以色列進口大量的水果蔬菜等農產品,簡直覺得不可思議,這與大家想像中的「大片沙漠寸草不生嚴重缺水」完全不符。

戈蘭高地

過日子的資源興許是夠了,但是關係到國家發展卻是另外一回事。

在我看來,國家和人口的限制,也是激發了當地的企業蓬勃發展的重要因素。

這裡絕大多數起步的企業,尤其是互聯網平台,最初始目標幾乎就是走出國門打入歐美,很少有把自己國家的用戶計入考量的。因為語言統一的原因會以美國為先,而歐洲雖然地理位置近,但是多了一層多國語言的障礙,一般會被當做第二市場來發展。

也因為國土面積和人口總數的限制,陷入同質競爭的危機感特彆強,畢竟發展不多時就會摸到用戶天花板, 唯一的出路是一開始就瞄準海外的市場。靠這樣的信念和打拚策略,以國連續不斷的誕生著科技公司且成功打入國際市場,甚至一些早已成為巨頭,比如Wework的創始人之一是以色列人,X-box搭載的體感系統Knect也是以色列初創公司,最近十年來高科技行業井噴,聲名在外的公司更是越來越多。

商業中心特拉維夫

對來旅遊的人,一個國家小其實是件好事,尤其當一個面積小的國家卻充滿了自然宗教文化現代城市和科技各種包羅萬象的景觀的時候,想像一下你在奔赴各個景點的路上節省下了多少時間甚至金錢。

世界各地的旅遊反饋中經常會聽到旅行社為了便宜的酒店而把遊客安排住在偏遠郊外或離景點很遠的地方這種投訴,每天都要浪費很多時間往返。而在這裡,哪怕你不小心住得遠了,也遠不到哪兒去。

地中海邊的雅法老城

如果到這個地方旅遊,你會發現自己早上還在特拉維夫的海邊閑庭信步,看著海灘上的遊客懶洋洋的翻身曬太陽,下午卻到了耶路撒冷(開車只要一個多小時)在老城感受厚重的歷史,晚上如果你想的話,能直接到達死海邊入駐最高級的spa酒店,畢竟從耶路撒冷城區開車下到死海只需要四十分鐘左右。

當然了,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到達任何想去的地方,不代表你應該這麼做。反而,如果來了以色列,最好的方式是慢下來,在特拉維夫市區的話就好好享受海邊的日光浴和接受空氣中飄蕩的慵懶氛圍,在耶路撒冷的話就耐下心來體驗老城光滑的石板路和特殊的歷史感,如果在死海除了體驗漂浮,安排住宿一夜透過黑黝黝的湖水看著對岸星星點點的約旦,靜靜感受這個地球奇蹟也是不錯的選擇。

慢下來去體會之後,你會發現以色列和你在新聞里看到的,在史書里讀到的,從邊角新聞里想像出來的都不一樣。

而只有親身體驗過了,你才會知道它到底有多不一樣。

(因為懶得翻自己的海量照片且沒怎麼好好拍過,文中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推薦閱讀:

TAG:以色列 | 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