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個『自殺式單身』少女,沒事就『排遣式進食』,看上去『門庭若市』好像頗有財富,其實就是個『隱形貧困人口』。挺想努力工作,奈何『工作CD』頗長,還是個『萬能好運絕緣體』。男朋友就像『快消品』一樣,好不容易有一個還給你搞『盲式出軌』,所以對待感情也『老鹿蹣跚』了。」
剛看到這段話時你或許會一臉懵圈:「自殺式單身」?「排遣式進食」?這些都是哪兒跟哪兒啊?
請原諒小藍這樣的「老阿姨」,我這是已經與社會脫軌了嗎?
看來是時候召喚一下「度娘」來幫忙了:
很多單身汪一看:「卧槽,這不就是本人嗎」、「是誰在窺探我的生活」……
這是微博上流傳出來的2018年的新名詞,這個名詞一被發明出來就佔據了微博熱搜話題討論第二。證明了這個名詞說中了很多年輕人,90後,甚至是85後的心事,戳中了他們的單身的痛點,引發了熱議。
單身一直是社會痛點,「憑實力單身」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自嘲。
「積極逃避社交,消極等待愛情。」這是大部分單身男女最矛盾的一點。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單身?來看看這幾個「自殺式單身」的流行癥狀,你是不是也躺槍了?
佛系社交:點贊是我維持友情最大的努力
之前華為拍了一個短片,真實反映現代人的社交狀況:「除去點贊之交,你還有多少真朋友?」
片頭說,「每個人一生會認識大約27000人。」於是他們想做一個實驗測試:那些躺在你的通訊錄的微信好友,真的是你的朋友嗎?
最開始,每個人都以為自己的通訊錄里只有幾百人,但實際數量都超過一千。
有很多名字自己根本不認識,也不知道當時是怎麼加的好友。
接著,在刪掉了「不會主動聯繫」、「只為工作應酬」的人之後,「除了家人,你能說真心話的人還剩幾個?」
於是數字出來了:1049人剩下3人,1135人剩下3人……
而剩下那寥寥無幾的朋友中,有一些上次聯繫已經是兩年前了。
看似一派繁榮的朋友圈,真實的好友只有少數。
「合租不講話」、「點贊不聊天」、「同事記不住」成了新型佛系社交的典型特徵。
曾經有新聞報道,某城市舉辦了相親會,200多名年輕人來參加。
而在這2個小時的相親中,主持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親們不要低頭玩手機了!」
大家聽到之後也只是露出尷尬的微笑,「就算沒有手機,我們也沒什麼好聊的。」
現在的90後,已經活到一個既不想聯繫老朋友又不想交新朋友的年紀了。
享受單身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過一段對單身的描述。
「單身是會上癮的,一個人時間長了,久而久之就會變成習慣。
會懶得談戀愛,對愛情越來越挑剔,對朋友越來越重視,比以前更珍惜親情,更愛父母,會越來越喜歡聽歌,對所有的節日沒多大期待,覺得日子過得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因為沒有人能並肩同行,就選擇一個人默默前進。
《奇葩說》里,柏邦妮有一句話:在追愛的路上,我追到最好的人就是我自己,而愛情是老天爺給的獎品,如果有就很好,如果沒有也沒關係,畢竟自己才是自己的女主角。
我們是自己人生的重要角色,人生這塊底盤上,哪塊地方需要濃墨重彩,哪塊地方需要清淡典雅,都是我們自己決定。
我們沒有辦法決定我們以後的生活里會遇到怎樣的人,但是我們能決定自己能成為哪類人,我們能選擇和靠近的群體是哪些人。
有時候單身期也是增值期,在相對安靜的狀態里,我們有了更多跟自己對話的機會,自己學會解決所有麻煩和苦惱,自己慢慢在一個人的世界裡成熟。
當我們心性成熟起來了,看待事物就會有著自己清醒理智的判斷,不會情緒化地憑藉自己的主觀臆測就做決定。
大部分選擇單身的人都認為,寧可要高質量的單身,也不要低質量的戀愛。「單身不是自私,而是比和錯的人在一起更明智的選擇。」
貧窮限制愛情
很多人都說,脫貧比脫單更重要。
對於單身成癮的人來說,現實生活中的戀愛需要投入太多成本了。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沒錢幾乎寸步難行,除非你家裡是特別有錢或者還在靠父母,否則,如果你只靠自己,錢幾乎是必需品,沒錢,住天橋吃風嗎?
在現代,很多單身成年人的世界裡,似乎愛情是奢侈品,工作和賺錢是必需品。因為你必須要有足夠的金錢,才能夠不為那幾百塊錢加班費而放女朋友鴿子,你必須更努力才能把那些天生有背景優勢的官二代拼下去,你的成長速度和你工資的增長速度必須比房價和物價的增長速度快。
約會成本、時間成本、分手成本、金錢成本……這些成本最終會不會得到回報也是一個未知數。所以越來越多人覺得單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投入就不會承擔分手的成本。
愛情,在很多現實原因中,變成了很多忙碌人群遙不可及的奢侈品,被供在了神壇上,神聖而不可侵犯。
恐懼婚姻
民政部發布《2017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結婚登記率減7%,已連續四年下降。2013年至2017年之間,我國的結婚率由9.9%降至7.7%。而離婚率由2002年的0.9%逐漸攀升至2017年的3.2%。
·一方面年輕人遲遲不進入婚姻,另一方面夫妻大量分手,單身率越來越高。據《中國統計年鑒2017》抽樣分析顯示,我國單身人口總數已達2.4億,相當於俄羅斯和英國全部人口的總和。其中20-49歲的男性比女性多1338.35萬人。
·我國單身人口占成年人口的14.6%,比照日韓兩國(單身率32.4%、23.9%,美國45%),未來中國單身人口可能高達4-5億。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人不想結婚?
有心人士總結了三點:怕生娃、怕不自由、怕離婚
電影《塔利》為我們勾勒出現代婚後生活圖鑑:結婚生娃後,女性便包攬起大小事務,照顧孩子還要兼顧家務,處理婆媳關係還要維持和老公的情感。
對於結過婚的人來說,這是一部很現實的紀錄片。
對於沒結過婚的人來說,這是一部「日常恐婚」教育片。
「出軌的出軌、套路的套路,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不知道結婚的意義何在?」
很多人不是一開始就恐婚恐育,而是聽了太多的負能量,內心失去了對婚姻的信心,怕結婚、怕生娃、怕不自由……於是在本該戀愛和結婚的年齡選擇逃避,對愛情敬而遠之。
有人說:「很多人沒結婚,不是因為覺得婚姻不重要,而是婚姻很重要。」
現實中的種種壓力卻又讓我們不知該如何出手去迎接「愛情」。
但是,適合你的人不會從天而降,很多人一生期盼的「靈魂伴侶」其實從概率上來看是幾乎不可能的,經濟學者薛兆豐做過一個比喻:
「把全世界70億人口比作綠豆,其中有兩顆紅豆是對方的唯一,他們遇見的幾率往往很低。我們身邊大多數人選擇的,不過是,覺得時間到了,差不多的伴侶而已。」
世界上不存在一個幻想中完美的人,身披金甲聖衣,駕著七彩祥雲來找到你。
那些生死不離的愛情,往往不是一見鍾情的火花,而是在平靜的現實生活中一起經歷、一起磨合、一起建立起不可替代的關係。
不是因為他是你的唯一,才能與你共度餘生。而是因為生命不能重來,與你共度這段時光的人,成為了你的唯一。
現在網路「單身焦慮」在蔓延,受到影響的人也越來越多。
小藍想說,單身不是一種罪,不明白自己想要活成什麼樣子才是。「自殺式單身」還是「自保式單身」?脫單是幸福的開始還是自由的結束?
把酒當歌,人生幾何。
用短暫一生,看最美風光。無論是否單身,感到快樂,感到值得,就是正確的生活方式。
活出自己最重要,取悅自己,不必為了脫單而脫單,你值得被等待,也值得去等待屬於你的另一半。
所以,好好修鍊自身,自然會有適合你的人來遇見你。
TAG: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