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霆鋒為什麼最終選擇王菲,而不是張柏芝?
2:王菲的祖父是北大畢業的國民黨高官,和李傲家是世交,父母都是高知。
3:張柏芝出身貧寒,父母離異。父親是社會上闖蕩的類型,母親是外國人。
4:王菲進入娛樂圈是源於興趣和熱愛;柏芝是迫於生計。
5:柏芝婚後的不自信,迷信,缺少安全感。
殊途同歸吧。
同樣的人早晚會走到一條道上,不管他們開始的時候距離多麼遙遠。
不同人的人早晚分道揚鑣,不管他們開始的時候是不是一起出發。
王菲天賦過人,有無數的經典曲目,也有曲高和寡的小眾作品,甚至大熒幕玩票的拍兩個電影,成績也很不錯。謝霆鋒怎麼可能不欣賞她?王菲個性活潑而自由,始終是年輕人的心態,做事都是隨心,這樣的人多麼可愛,而她的年齡和經歷也讓她洞悉世事,她的內心豐富而強大,獨立又不孤僻,她的朋友都對她讚譽有加,能得到異性的欣賞作為一個美女不是難事,能得到同性的欣賞才說明她的優秀。她離婚後和前夫的家人也都保持著不錯的關係,可見她的為人。這樣成熟而不事故,強大又可愛的女人,可不是人中極品嗎?謝霆鋒懂她,懂得欣賞她,也能在與她的關係中獲得安全感和快樂,所以在經歷過人生的變故後,依然選擇她。
而謝霆鋒,因為從小父母離異,過早開始工作,他很辛苦的長大了,缺愛,對家庭很看重,所以張柏芝艷照門出來了也選擇原諒,直到飛機合影事件出來才忍無可忍的離婚,但是他一直很努力的工作,對自己要求也挺嚴,身材管理的挺好,拍電影很拼,又學會了烹飪,我認為他和王菲在一起,成熟穩重的人反而是他,王菲雖然比他大,但是內心是很活潑自由的,反而不會在性格上老氣橫秋。謝霆鋒很謹慎,別人八卦他和王菲的事, 他絕口不提,他不想炒緋聞,不消費王菲,我想這才是王菲跟他在一起的理由:年輕的軀殼,配上王菲年輕的心態,成熟靠得住的性格,配上王菲對感情的真誠,他們互相懂對方,不炒作對方,很配!!
說謝霆鋒渣男,謝霆鋒合作那麼多女藝人,婚後他跟誰傳過緋聞?而鋪天蓋地的艷照上,我們清楚的看見張柏芝身上有和霆鋒的情侶紋身,更別說飛機合照事件了。
不管王菲和謝霆鋒能走多遠,我都覺得他們在一起的時候,一定感受到了真正的幸福。
小s問謝霆鋒,找女友是否看年齡,謝霆鋒說不看年齡。
小s又問謝霆鋒,主要看重什麼,謝霆鋒說「感覺吧,很難用語言表達」。
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看客們對王菲進行蕩婦羞辱,罵謝霆鋒渣男,對柏芝百般同情和祝福。
我不寫王菲和謝霆鋒在一起的原因,我能肯定的是,兩個人都是離婚後在一起的,不違法也不違背道德。
看了很多評論,心情挺複雜的,按照我個人的經歷,這個問題並沒上知乎熱搜,能點進來的知友至少是主動關注這個話題的人。
結果,一部分評論者屬於純的不能再純的路人,一部分評論者壓根沒在乎問題問的是什麼,一部分評論者拿題目中本就存在的bug來杠我。
我在想,可能我跟許多人對知乎的理解不同。
於我而言,知乎是個自由發聲的地方,無論你是名人還是普通人,只要你想,就能談論。它有它的局限性,比如評論者門檻降低,導致文章質量參差不齊。
但最大的好處,我認為是觀點的多元化,每一個真實觀點,都能帶來一種感知世界的方式。
哦,原來你是這麼想的。
你怎麼會這麼想?哦,原來你是這樣得出結論的。
交流範圍的擴大,拓寬你我思維的邊界。
「你又不是當事人,你怎麼知道......」說這些話的人,我沒有去調查他們,不知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是否也能做到「由於自己不是當事人,所以從不輕易評價他人」。
而我想說的是,我評論過許多明星,大多數明星,一兩個回答就夠了,但這幾人不同,他們身上遭受的事情,實際上牽扯到了許多社會問題。
就像我在評論里一帶而過的那一點,他們的成與敗,反映了當下社會環境的許多弊端。
比如明星中心制,觀眾對明星的關注度大於作品。
有些人會因為她長的好看或不好看而雙標,願意吃「人設」這一套,而也恰恰是明星中心制,才讓買熱搜、買新聞事件層出不窮。
當我們呼籲大家關注作品而非明星的時候,自己能否做到——將作品跟明星區分開?
坦白說,我沒做到,我今年專門去影院看的兩個電影是黃渤和周迅的作品,我如果區分開了,絕不會這麼做。因此,我逃不過對明星的關注,既然如此,我選擇接納這些,以明星為基礎,做我最愛做的分析。
至於真相如何,我比你更想知道。不過我能力有限,接觸不到當事人,即使接觸到,我也不認為一兩次的採訪足夠窺探全貌。
而在我看過的採訪中,真正能有價值的採訪,大多源於共同的認知基礎。
即採訪雙方對事情的看法幾乎一致,才能減少無謂的摩擦,深入話題。
另外少數則是因為,採訪者對相關問題的思考高於且深於對方,因此才能問到點上。
所以,如果你們真的在乎真相,我認為有些東西是必要的,比如大量訪談資料的搜尋分析,比如對相關問題更深入的思考。
提一個簡單的問題:
既然有些人認為——我不是當事人,沒和當事人深入接觸過,因此不能談論。
那如果你現在得到了一個機會,允許你和當事人深入接觸,你知道從哪個點去切入嗎?每個明星逃避問題的方式都不同,單說這幾人,你知道如何問他們才能問出結果嗎?
誠然,我跟很多知友的交流存在差異,首要一點原因是信息的不對稱,即我看的資料可能比他更多。
我看到了事件A加事件B,從而覺得當事人巴拉巴拉。他沒看到A加B,或者A和B都沒看到,於是覺得我在胡扯。
什麼叫平等交流?至少你我掌握的信息差不多,才能為理智交流打好基礎。
更高一點的要求是,交流雙方的觀念也不能差太多,同樣渴求理性交流,嚮往愛與自由,也願意承認生活有苟且。
當你我觀點不同時,是否能各自退一步,先找找問題?究竟是從信息資料的源頭上就出了問題?還是你我的觀念不同?又或者你反對我從A加B推出結論的過程,認為我需要C、D、E等等更多的事實才足夠全面?
你我都願意深入思考某些問題,才有可能擁有共同的認知基礎。
別的先不說,單就張柏芝的教育這一點,我之所以敢碰,是因為我的原生家庭並不算太好。
我為了調整自己,從小學開始,就看了許多相關的書籍和資料,打算充當自己的教育者,又在此之上,看過許多父母的訪談,名人普通人都有,分析他們的教育問題和可能的解決措施。
不敢說我有什麼好的理論,但我敢說,這麼多的資料至少培養出來一種感覺,即我遇到一種教育模式的時候,多數都能通過下意識去判斷它是好是壞,之後才是具體分析這種模式好在哪裡,比如父母心態好,比如父母願意學習等等。
其實問題不在於教育的具體方法,而是父母的狀態。
願意去思考的父母,總會比不願思考甚至拒絕思考的父母更容易教育成功。
當父母不願思考的時候,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幾乎是最大的,父母本人的心理健康和三觀就會直接影響到孩子。
如果父母自己有安全感,就能少一些焦慮,從而讓孩子感受到相對安全的環境,往往會更願意打開心去接納世界。
如果父母容易焦慮、衝動、情緒化,孩子生長的環境就會充滿了不安全性,長大後既可能敏感退縮,也可能充滿攻擊性等等。
當你知道這些的時候,做什麼選擇依舊是你的自由。
對願意自我安慰,不是很在乎「養好孩子」的人來說,可能更看重的是「我不讓她生」;但至少,對某些在乎這些問題,但以前從沒注意過的人來說,她可能會多想一想,也許能讓她和她的孩子過的「更好」一些。那就是我的功德了。
正好,我把另一個新回答里有關的一張圖片放上來。
今年年初,張柏芝在ins上發了挺多奇怪的東西,後來全部刪除。因為她從前就很喜歡刪除社交平台上的東西,所以我保留了幾張。僅當參考,如果知友有什麼解讀,也可以討論。其實我也沒什麼結論,就是覺得奇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