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ig Bang Theory
「奇點」又是怎麼來的?先不論是否由高維生物製造的,因為我們不得而知,如果只能從物理規律方面來討論的話,可以從物質的漲落及熵的漲落來得到啟發。在我們的宇宙中,即便是真空中也會突然誕生一對正反粒子,然後再快速泯滅。而霍金所謂的「黑洞輻射」就是受到這個啟發,黑洞邊緣誕生的正反粒子中,反粒子被吸入黑洞,從而致使正離子逃離黑洞,由此產生了黑洞輻射。而熵也會漲落,我們有序的低熵世界可能就是這麼漲落而來的。那麼既然這樣,奇點也就可能是從「虛無」中漲落出來的。虛無中什麼也沒有,但是突然就這麼漲落出來了一個由正質量物體組成的正奇點,和一個由負質量物體組成的負奇點,於是乎這兩個奇點都各自爆炸,誕生了各自的宇宙。這意味著宇宙中可觀測部分(以任何方向測量 465 億光年之區域)在膨脹結束後,恆星與行星形成。這個「永恆宇宙膨脹」的說法消除了古典和量子物理之間的分離,即使現在還無法自洽,但在還沒有更好的理論前,普遍為世人所接受。
在弦理論還沒被提出時,物理界有兩大重要理論,分別是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及量子力學的建立。看似兩者都說的在理,但量子力學描述的是微觀世界的現象與規律,在量子力學中的萬有引力是小到完全可以忽略;反觀廣義相對論涉及到宏觀世界的物理運運,包括了空間扭曲所產生「引力」這種現象,但兩者卻是指同一件事。所以在科學家對於宇宙大爆炸爭論不休時,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矛盾就出現了,這時候弦理論就出場了。
弦理論假設 A 方式振動那麼會出現頂夸克,以 B 方式振動會出現底夸克,以 C 方式振動會出現光子等。弦的振動產生了微觀粒子,微觀粒子又構成了世界,並且弦的振動是一種能量到實體物質的轉化,我們無法捕捉到弦,就像我們無法實際捕捉到「能量」。在超弦理論中,萬物的本質只是振動的能量而已。好處是在弦理論還沒出來以前,人類對於維度的探索僅止於四維,弦論誕生後讓人類認知的維度變成了十維空間加上一維時間。所以在原有的三維空間里無法實現四個基本作用力的大統一,直到提高到了十一維空間,才有機會統一,從而解決了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之間的不自洽。
話說回來,什麼是四大基本作用力呢?前面提到宇宙大爆炸可能是四大基本作用力的根源,在宇宙剛剛誕生時,支配宇宙的作用力僅有一種,這種作用力和我們所說的「重力」類似。其後,這種作用力也隨著宇宙膨脹一同進化,逐漸地分化成四種作用力,電磁力、重力、強力及弱力。
重力或簡稱為萬有引力,此交互作用是四個基本交互作用中最弱的,但作用範圍則是無窮遠的距離,稱之為長程力。但當距離增大,重力交互作用的影響力就會遞減,假設兩物件的質量分別為 、 ,相距的距離為 r ,其作用力的大小則可以表示為 ,其中 ,稱之為萬有引力常數。又重力可以廣泛地作用於所有的物質,故稱為萬有引力。
電磁力存在於電荷之間,此作用力相當的強,而作用範圍亦是無窮遠的距離。若現有兩電荷,分別帶有電量 、 ,相距的距離為 ,則其作用力的大小可表示為 ,其中 ,稱之為庫倫靜電力常數。
強交互作用是作用於原子核之間的力,此交互作用是四個基本作用力中最強的,其作用距離則是四個基本作用力中第二短的,是一種短程力,作用範圍大約 。原子核間的核力就是強交互作用,它抵抗了質子與質子、中子與中子及質子與中子之間的強大的電磁力,用來維持了原子核的穩定。強交互作用比其他三種基本作用有更大的對稱性,也就是說,在強交互作用中有更多的守恆定律。強交互作用不像重力和電磁交互作用那樣是長程力而是短程力,雖然在原子核內的強交互作用力強度很大,但一旦作用範圍大於原子核外,其力的大小則會瞬間遞減。
弱交互作用,俗稱弱核力,亦是存在於原子核內部的一種作用力,屬於短程力的一種,作用的範圍約為 ,此交互作用力的大小僅次於重力交互作用。此交互作用力最早為原子核的 β 衰變,涉及到微中子的反應。而實際上有兩種弱交互作用,一種是有輕子(如電子 e ,微中子 ν ,μ 子以及它們的反粒子)參與的反應,如 β 衰變, 子的衰變以及 π 介子的衰變等;另一種是 K 介子和 Λ 超子的衰變。
四大基本作用力之比較 要怎麼分辨這幾種作用力呢?簡要地說,「電磁力」作用於帶有電荷的物體之間,擁有相同電荷的物體間會互相排斥,不同電荷則會互相吸引,而帶電粒子指的就是第一節談到的質子與電子;「重力」則無論兩個物體距離多遠,都會受到彼此重力的作用,但在原子或分子等級,與其它三種作用力比較就小多了;「強力」僅作用於原子核內,之所以電磁力的排斥力沒有使原子核分崩離析,就是因為強力大於電磁力;而電子被剝離掉電荷後便會剩下相當於電子核心的中子,而在這些中子之間的作用力就是「弱力」。
根據上表可以發現,若重力為 1 ,則弱力為 、電磁力為 、強力為 ,這樣的對比意味著,兩個電子之間的電磁斥力比同樣兩個電子之間的引力大。引力的微弱如此驚人,致使它在粒子對或幾個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中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但在四種力中我們最先加以科學研究的卻是引力,而且 Isaac Newton 建立了圓滿的數學理論來描述它。這是由於引力具有「可疊加性」——物體含有質量越大,物體的引力越強。而且引力的「作用程」又非常長,強度的減弱僅僅與到物質塊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就是我們一開始就提到~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矛盾就出現了!
這些問題都留到最後才來討論。這兩個章節我們了解了原子結構,也了解了四種基本作用力,接著,我們來討論物理思考的原點在哪裡?
Q3. 地球上最重的物質是什麼?……質量數……
A3. 質量數(Mass number )是將原子內所有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取近似整數值相加而得到的數值。鋨(Osmium,Os )是地球上最重的物質,相對原子質量為 190.2 ,是目前已知密度最大的金屬,同樣一茶匙的鋨重量大約是鉛的兩倍,通常用作電觸點和鋼筆筆尖的合金。之所以把這個問題放在這個章節,就是想以後來探討質量數與四大基本作用力有什麼關係?
註:
由於宇宙的膨脹,可觀宇宙的半徑並非是固定的 138 億光年,人類所觀測的古老天體當前的距離比起其原先的位置要遙遠得多。現在據推測可觀宇宙半徑約為 465 億光年,直徑約為 930 億光年。
程亦之:為什麼宇宙年齡138億年,宇宙直徑卻有930億光年? ?
zhuanlan.zhihu.com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