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HomePod

繪圖 | 郭栩鵬

音箱在每個年代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父母那年代很喜歡在大廳擺一大套音箱,12寸大喇叭,帶功放,媲美K房,畢竟那回娛樂方式不多。

到了90年代,電腦慢慢佔據生活,我也曾稱其為愛妻,音箱則是「愛妻」華麗的腔調,其實我對這「腔調」追求不高,但願看東瀛動作片時能夠精還原人聲。

年長一點片子沒怎麼看,大部分人除了工作已很少接觸電腦,寧可用手機看電影也不願意坐在電腦面前,因為手機具備高私密性,也懂得配合,因此智能手機已成所有人認可的詞,但「智能」和音箱搭上,它究竟是個打著智能的喇叭,還是真的懂你的喇叭?

說起智能音箱現在只要有數據的公司都涉足——小米、百度、華為、谷歌、亞馬孫,乃至本次的蘋果,但在此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怎樣的音箱才配得上「智能音箱」?

是能夠與手機連接?

還是能夠連接互聯網?

網上眾說紛紜,我個人粗暴總結——

「能讓人樂意交流的音箱。」

看似很簡單的一句話,這裡關乎一個字「懂」,如果問非所答便不存在交流,然而每個人對「懂」有著不同的定義,女生常沖男生喊:「你根本不懂我?」

這裡的「不懂」意思為你不安慰我、你不理解我。

男生說:「你也不懂我。」

這裡的「不懂」是指:「我都脫了衣服,你給我看這個」。

人的情感是複雜的,「懂」這詞容易受情感而產生新的隱晦及理解,當然對於機械我們定義的「懂」,潛意識會降低不少門檻,但這道門檻便是評判一款智能音箱好不好用的標準,這篇文章就是以我內心那道門檻主觀去聊(請注意是主觀,別閱讀全文後說我不夠客觀)。

首先從外觀上,蘋果的HomePod有黑白兩款,別以為選擇有點少,再看看其他廠家壓根沒多餘顏色,但在黑白之間我猶豫了很久,總所眾知我是名「黑」粉,結果選了白色,不是一白遮三丑,畢竟這貨的氣質挺像我初戀,而是前段時間看了一本關於無印良品的書,忽然喜歡無印良品的「素」文化,就是一眼望去不見其影,這理由充分彌補我內心為什麼會選白色的裝逼心理,但到手後,好像黑色也不錯。

剛開始我以為外殼是鐵網,因為事先沒過多關注,更何況售價2799元(2799夠我從廣州去趟拉薩,信不信),其他友商最貴不過一千,但我上手後第一觸感有點軟,再按一按——「網布」。心情頓然吳秀波。為了治癒這份失落感,我開始抱著「這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中心思想」尋覓合理的理由,因為這世界本質就是靠虛擬故事推動,結果還真有……

市面大部分的智能音箱,譬如小米的小愛同學,亞馬遜的Echo都採用麻布,麻布容易處理,成本低,若用網布則存在兩大難點。

1:材質較軟,編織難度高,若包裹不好,容易露出音箱核心零件。

2:視覺上容易產生摩爾紋。

因此HomePod的網布包裹需要非常講究,每個網格由256根線編織而成。一組兩條具有鏡像關係的線在頂部相交,一條順時針,另一條逆時針,在頂部形成的角度約50°,這樣既避免摩爾紋也找到平衡感,而且網布材質讓產品具有「軟」的屬性,智能音箱常常會放在家中一些具備「硬」屬性的物件上,桌面、電視櫃,蘋果的「軟」能很好地適應家居的「硬」,好比大理石的地面放一張毛毯,能給人恰當好處的舒適感。

當然HomePod簡約的造型本身也具有舒適感,音箱的頂部是塊光滑的「地中海」觸控區域,當音箱啟動後才顯示相關標識,而且蘋果對簡約的把控做得足夠徹底,明明觸控區能顯示更多的標識,但蘋果更希望用戶使用更多累贅的手勢,看似不注重用戶體驗,恰恰很聰明,畢竟它是智能音箱,主要偏向唇語。

在聊「智能」之前,先簡聊聊這貨的音質,以下是本人耳朵曾「懷孕」的經歷,不同的音箱曾在不同時期給過我驚喜。

然而HomePod的結構較前輩都不太一樣,HomePod的音色是環繞式的。環繞式能營造出空間感,同時消除過往普通音箱的平面反射聲,而且HomePod還配備空間感知技術,自動調音。

看起來很厲害,實際聽感——「其實還行」,但這「還行」是我還沒做對比的情況得出,如果你們家裡有更好的音箱(本人自用KEF X300A),差距還是挺明顯,尤其快歌,HomePod 的音質聽起來有點糊,音箱的單元太多,不適合較長時間聽音樂,容易吵耳。但對比同類智能音箱而言,這尺寸應該最好,沒有之一,但別奢望它能在音質上追平同價位的普通音箱,它雖然是款音箱,可產品驅動屬性更傾向交流。

在交流方面,HomePod確實給我帶來驚喜,蘋果從iPhone 4S開始加入Siri,可至今仍很難解決手機播歌的情況下呼喚Siri,喊破喉嚨也未必能呼出Siri。但HomePod 不一樣,它具備六個環形麥克風,歌曲聲音再大,距離再遠,也能做到正常一叫甚至輕輕低吟:「喂,Siri」,對方瞬間像僕人般給你回應。

我實測了兩個場景,因為我住的是出租屋,HomePod放在大廳,聽歌時我在房間的床上或洗手間(洗手間關門)均能用正常聲音呼喚Siri。

第二個驚喜則是手機連接後只針對音樂,我沒了解過其他產品,我曾以為HomePod 等同把手機的音頻輸出交給音箱,屬於手機的一種延展,事實並非如此,鏈接後HomePod只負責播放音樂,我還能在手機上刷抖音或看「最高級アイドルの超誘惑」,後者音頻依然由手機輸出。但家裡的Macbook pro,卻沒這待遇,電腦播放什麼,全部都輸出,至於安卓、微軟的用戶還是別想用這貨。

說到交流市面似乎真的除蘋果外沒能夠用粵語交流的智能音箱,我是原裝廣州本地人,我的普通話屬於「港真」水平,在這插句題外話,我如今是很抗拒小米智能音箱為什麼要用「小愛同學」這種校園青春風,小米常稱自己是新國貨,難道不應該用「小愛同志」這種革命烈士風么。

說回正題,關於粵語的識別,Siri的表現確實比前些年要好——

「今日洗洗帶遮出街?」(今天用不用帶雨傘出門?)

「轉首歌啦。」(換一首歌。)

「大聲D啦」(增大聲音。)

「邊度有得洗腳」(附近哪裡有沐足中心)

識別率還挺高並屬於能夠「懂」的範疇,當然如果你問——

如今Siri的最大缺點是只能識別一人,這也成為HomePod最大的缺點,既然稱為HomePod,「家」的載體肯定不止一人,但它只服務一人,很矛盾的邏輯。

最後,我不想說「值不值得買」或「該不該買」,我做這篇文章只是分享使用感受及表達觀點,關於HomePod——來得不算遲,但市場不一樣。

蘋果這次把智能音箱用「Pod」作為後綴,但蘋果曾賦予其前綴為「i」,iPod是音樂文化的載體,因為以往我們聽歌,即便聽過萬首歌別人都不會被貼上音樂達人等標籤,但如果手持一款iPod,即便裡面只有一首《亂世巨星》也給人音樂達人形象,因為當時娛樂方式不多,音樂是最好的娛樂,iPod是最好的載體。但是如今市場變化太大,音樂文化逐漸萎縮,以往的市場能夠出現大量歌紅人不紅,現在普遍是人紅歌不紅,看文章的你能說出某晗、某亦凡唱過什麼嗎?

很自然HomePod成不了音樂的符號,這事蘋果很清楚,蘋果對HomePod暫時沒賦予過多的希望,我甚至覺得蘋果有點跟風的嫌疑。在大環境里,音箱想要來點新鮮感想彎道超車,確實只能沾上智能,畢竟音箱的音質至今沒什麼大突破,其次音質本是玄學,一萬元的音箱和一千元的音箱並非所有人能聽出價錢上那種差距,廠商一旦推出能夠播放好音質的音箱,往後十多年都是維持不變,我二十歲時用惠威M50W,八年過去,售價依舊。智能音箱及智能手錶的出現都嘗試往功能性擴展,不像傳統音箱、傳統手錶還往品牌上堆疊,然而智能音箱如今還被賦予承載智能家居的責任,前途是有的,但需要過渡,這「過渡」對大部分人來說註定這產品不是剛需品,對於一件不剛需的產品而言,HomePod用起來不算鬧心,起碼我不抗拒,甚至我還樂意交流,但我很希望往後這交流的主動權不全在人類手上,為什麼智能手機被認可「智能」這詞,因為你把它橫著放的時候,它會自動全屏,它懂你,甚至還能認出你。

如果我聽了一天情歌,我很希望它能主動問:「郭栩鵬,今天是不是不開心?」

「有點吧。」

「要不給你換其他音樂。」

「什麼音樂?」

「《財神到》。」

「好吧。」


推薦閱讀:

TAG:HomePod | 蘋果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