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總是疲乏無力怎麼辦?
如果非要對疲乏下了一個定義,那就是:一種無法抵擋的、持續的筋疲力盡的感覺,身體與精神方面的能力下降。
癌症病人經常會由於心理、生理和各種客觀原因感到疲乏無力,心情抑鬱,無法紓解。
那麼癌症患者疲乏無力主要出現在什麼樣的癌症患者身上?
全身性副作用、併發症引起的疲乏無力:比如白細胞低、貧血、嚴重癌痛、營養不良、肌肉缺乏運動、癌症複發等會導致疲乏無力。
白細胞低
白細胞降低不嚴重的,可以飲食調理,多食蘑菇,山藥,大棗等有助升白的食物,同時適當的進行補硒,以刺激免疫球蛋白的形成,刺激白細胞上升。
如果嚴重的白細胞降低,就需要進行專門的升白治療了,吃升白葯或者打升白針。
貧血
貧血患者出現疲勞時候,也往往會有頭暈腦漲,心悸氣短,胸悶不安等癥狀。
癌症貧血程度輕的,可以使用促紅素,同時加以飲食調理,多吃補血養氣的食物,如泥鰍,黃鱔,甲魚等,如果貧血程度嚴重就需要進行輸血治療了。
嚴重的癌痛
癌痛分等級進行鎮痛治療,同時,需要進行補硒調理,目的是維持鎮痛葯的效果,同時硒輔助提升患者免疫力,增強患者對癌痛的抵抗力,有助改善生活質量。補硒以補充麥芽硒為好。
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程度輕的,可以吃點多酶片,並且加以飲食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等,增強飲食調理,或者我們抗癌圈有個性化定製的營養套餐。如果營養不良比較嚴重的,可能就需要進行針對性的營養輸液了。
缺乏運動而導致肌力下降
疲乏無力的癌症病人怎麼合理運動?
NCCN指南關於癌症積極治療期間疲乏的運動干預是這麼推薦的:身體運動(1類推薦)、瑜伽(1類推薦),需要保持最佳活動水平。
決定運功強度時應注意:是否有骨轉移、血小板減少、貧血、發熱或活動性感染、繼發於轉移或其他合併症的限制,注意安全,留意是否有骨折風險。
考慮啟動和堅持一個合適的鍛煉計劃,包括耐力(步行,慢跑,或游泳)和力量(輕負荷)訓練。
如果肌力下降嚴重,考慮推薦進行康復治療:身體治療,職業治療和物理醫學治療。
癌症複發、轉移
疲憊可以是癌症及癌症複發轉移時的第一個線索。
例如淋巴瘤的病人是很明顯的,包括發燒、發汗、體重減輕10%以上。
呼吸困難缺乏耐受力可能是惡性心包膜積水、腫瘤淋巴轉移或瀰漫性肺轉移的警訊。
骨轉移或腫瘤會發生高血鈣這種典型腫瘤急症,特徵是疲勞、反胃、口渴、頻尿與感覺中樞混濁。
轉移引起肝功能缺損表現出來的可能是全身疲勞。感染與腫瘤負荷伴隨著惡病質與細胞激素增加,會導致全身疲憊。
另一個方面是治療引起的疲乏無力:放療、化療、手術等。
化療
大部分化療都會引起疲憊。如果化療可減輕癌症相關癥狀如呼吸困難、疼痛或發燒,則病人會得到鼓舞。
化療藥物通常會造成反胃,及1到2天的疲憊。
疲憊還會出現在骨髓功能最低時,也就是化療後14天。
放療
放射線治療因為傷害細胞而引起疲憊。放射線敏感度與劑量、時間-劑量分別、及細胞增殖能力有關。
全身性放射線治療會造成更深的疲憊。腦部放射線治療造成毒性,引起昏睡;肝臟放射線治療會導致疲憊。
幾乎所有肺部放射線治療一開始間歇的感到疲憊,然後持續到第三周;疲倦及呼吸困難可能是放射線治療性肺炎的急性表現。
局部放療約四周後疲乏達到高峰。有全身性癥狀及功能較差的病人疲憊較嚴重,反胃、呼吸困難、沮喪或焦慮會使放射線治療引起的癥狀更重。
手術治療
手術本身會伴隨著手術後疲憊。傷害及修復的反應、一般麻醉的後續影響、卧床引起的健康狀況失調、疼痛的緩解以及貧血可能都有影響。
還有一些心理原因:擔心、沮喪、失眠或渴睡、抑鬱、焦慮等。
擔心、苦惱與悲傷會壓迫靈性。讓自己接受罹患威脅生命的疾病需要一番努力。剛開始爆發的焦慮、驚愕及麻木對治療與復原有複雜的影響。
主要沮喪異常是造成癌症患者疲憊最重要的診斷的標準。沒有動機和興趣就不會活動。
失眠症或睡太多也是診斷的標準。睡太多的患者會有不典型的沮喪、覺得腿像鉛塊以及像走過糖蜜的感覺。
威脅生命的癌症使每天變得更重要,因此,如果有比較明顯的抑鬱癥狀,治療疲倦首先必須積極地使用抗抑鬱劑。
在重病、悲傷或沮喪的情況下,都可能產生焦慮。抗抑鬱劑可以在治療前或可能誘發焦慮的情況時先使用。
最後
有一個病友還分享了一個叫「貞芪扶正顆粒」的葯來增強體力。
癌症的疲乏是一件對我們身體和心理影響比較大的事,在體力能耐受得情況下,可千萬不要卧床不運動,癌症病人也要「勞逸結合」。
了解更多抗癌知識關注微信公眾號「康愛圈」。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