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便利店》:合群就好,何必快樂?
文/貓言
一
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個搞笑視頻:一頭高地牛被同類排斥和虐待,主人於是將它圈養在家裡。不合群的小牛從此立志成為一隻狗,並且很快地適應了自己的「狗生」。
視頻中的小牛像狗一樣撒歡奔跑著,看起來無憂無慮。從牛群面前經過的時候,小牛蹦躂地特別歡,一點都不合群,可是很快樂。
二
《人間便利店》就是這麼一本討論合群的書。
作者村田沙耶香憑藉這部小說,於2016年獲得了第155屆芥川龍之介文學獎,確立了其在當代日本文壇的地位。
本書主要講述三十六歲還保持單身的古倉惠子,在便利店打工十八年,並被當代社會看不見的規則排斥的故事。
「我一直在模仿著他們,只為努力扮演大眾心目中的人。」
從小,惠子的表現就和周圍的孩子格格不入。她沒有憤怒的情緒,處理問題的方式往往簡單直接,不符合常理。家人和醫生認為她沒有同理心,還具有暴力傾向。
幸運的是,惠子在十八歲的時候,選擇在一家便利店打工,竟意外地很適應便利店的工作,從此找到了融入社會的一個切入口。
可十八年過去了,單身未婚的惠子依然在便利店做著兼職的工作。直到有一天,新同事宅男白羽的加入,打破了惠子之前努力維持的與社會之間的平衡。
惠子開始思考,難道自己的人生,是畸形的嗎?
三
惠子作為這個社會的「異類」,一直在被不同程度地排斥著。
小說背景中的日本社會有其封閉性和排他性,人們更願意抱團式地融入社會,而不是特立獨行地生活著。
為了合群,惠子參加同學聚會,卻被幾個同學和她們的丈夫質問沒有正式工作,一把年紀還不結婚。
眾人都略帶疏離地窺探著惠子,準備好的長篇大論已到嘴邊,時刻準備幫助修復這個異類。
另一方面,惠子的家人對惠子的關愛溢於言表,但他們並不支持惠子的生活方式。他們更希望能「治好」惠子,使她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找一份工作,儘早結婚。
妹妹哭著請求惠子小姐去看醫生:「你要怎麼才能變正常?我要忍到什麼時候才好?」
而無家可歸,沒有工作的大齡宅男白羽先生也是「異類」,但他更像一個憤世嫉俗者,將自己的不成功歸咎於社會和其他人。
他連一份店員的工作也做不好,卻在考慮從規章制度上改善整個公司。
他的存在,也讓惠子開始意識到,自己需要轉變。於是惠子主動提出和白羽先生無性同居,以便堵住眾人的悠悠之口。
所有人都在教導惠子怎麼樣融入社會:找個工作,找個好男人踏入婚姻,卻沒有人問過她喜不喜歡便利店的工作,是不是滿意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態。
四
惠子的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從小就是個「異類」,那麼對於你的家人朋友而言,你的快樂並沒有那麼重要。家人的目標是治好你,讓你同這個社會接軌。
年關將至,春節回老家的時候,各路親戚朋友的聲音會在我們耳邊縈繞:
「你三十歲了還是單身,一定是要求太高了!」
「在北京工作三年,工資還這麼低啊,還不如誰誰誰在老家。」
「一把年紀還不要小孩啊?我都替你著急上火。」
那些嘴上「掛著為你好」對你指手畫腳的親戚,沒有考慮過你本身適合於怎麼樣的生活方式。
眾人面對奇怪的事物,第一反應是無所顧忌地一腳踏入,都覺得自己有查清其中緣由的權利。就像白羽先生多次提到繩文時代,不融入部落的人就會被干涉、被強迫,最終從村子裡流放出去。
五
這麼一套社會規則是怎麼樣產生的呢?
曾經有個很出名的實驗,叫猴子吃香蕉。實驗中把三隻猴子關在一個中央掛著香蕉的籠子里,並設立了規則:任何一隻猴子試圖去拿香蕉的話,另外兩隻猴子會被電擊。很快,猴子們知道只要試圖摘香蕉就會被電擊。而後,實驗人員用一隻新猴子替換掉其中一隻老猴子。新來的猴子嘗試拿籠子里的香蕉,兩隻老猴子會毆打它。於是,即使沒有電擊的懲罰,新猴子也學會了「不可以拿香蕉」。
人們每個人都在扮演心目中「普通人」的角色。年輕的時候,誰都有過標新立異的一面。經過摸爬滾打後,人們總結出一套社會規則,明白「哦,人一定要有一個高薪體面的工作」,「三十歲之前要儘早結婚」等等。
可是,隨波逐流就一定會幸福嗎?
人們就像籠子里的老猴子,甚至會出於泄憤,毆打新來的不知道規矩的新猴子。
我們終歸會用自己的方式融入這個社會。所幸的是,社會比關猴子的籠子大很多,惠子們會找到自己可以接受,社會也能容納的生活方式。
書中的惠子最終選擇回到便利店工作,以自己覺得有意義的方式走完一生的路。
嵇康曾寫下一篇著名的絕交文《與山巨源絕交書》,來痛斥山濤和他背後的司馬氏集團。其中有一句這樣說道:「故四民有業,各以得志為樂。」
願我們都能像惠子一樣泰然處之,在社會和他人喧囂的聲音中保持自我,並在這股逆流中不斷前行,各得其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