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資沒有國家「兜底」, 你還交得起「智商稅」嗎?

互聯網金融近幾年發展如火如荼,但因網路監管實施不易,所以掛羊頭賣頭肉的集資詐騙的案例不枚勝舉。上周四,國務院法制辦發布了《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徵求意見稿)》,其中有一條明確表示:非法集資參與人應當自行承擔因參與非法集資受到的損失。

這一條例簡單來說:就是個人投資者購買的理財一旦被認定為非法集資,風險自擔、後果自負。政府雖然會追查並清退資金,但不會百分之百兜底。

政府出台這個「不兜底」的條款,歸根結底,還是一種警示教育,讓民眾認識到參與非法集資的巨大風險,不要抱有任何僥倖心理。遇到集資被騙上當,一哭二鬧三上吊都沒有用。以後,如果有人想交「智商稅」,責任只能自己承擔。

什麼是非法集資

非法集資,是指未經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不特定對象或者超過規定人數的特定對象籌集資金,並承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的行為。

在整個過程中,集資人和參與者都有責任,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沒有其他參與人的加入,此類非法集資是難以成型的。現實中許多人,明知道參與非法集資的風險和後果,但是抱有僥倖心理,覺得倒霉的人未必是自己,萬一倒了霉,受到損失,不是還有政府和法律背書。萬一真能得到高回報,不就大賺了嗎?

為什麼政府不再「兜底」

因為騙子固然可恨,受害者固然可憐,但是有些已經被洗出境的資金,的確已經很難追回。而政府的錢,其實是納稅人的錢。用納稅人的錢,來幫非法集資參與人交「智商稅」,這也確實不公平。

不過,已經被非法集資案詐騙的受害者不要慌張,政府出台這個「不兜底」的條款,歸根結底,是一種警示教育:普通投資者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遠離非法集資!該幫受害者們清退的,政府是一定會盡全力清退的。

非法集資的詐騙方式有哪些?

近幾年非法集資詐騙的案例層出不窮,新聞經常看到某某平台跑路的消息。比如前幾年大火的e租寶,還有MMM金融互助平台,號稱月收益30%。這些平台都以高回報率作為誘餌,來騙取心懷暴富夢的投資者們。下面是常見的6中非法集資方式:

1、互聯網平台非法集資

這種犯罪手法表現在利用P2P網路借貸平台、股權眾籌、金融互助計劃等新型互聯網金融形式實施,非法集資和網路傳銷複合犯罪;採取虛構借款人及投資項目、發布虛假招標信息、虛構股權上市增值前景發售原始股等手段吸收公眾資金。

2、地方交易場所非法集資

一些大宗商品現貨電子交易場所通過授權服務機構及網路平台,將某些業務包裝成理財產品向社會公眾出售,承諾較高的固定年化收益率,涉嫌非法集資。

3、房地產企業變相融資

將整幢商業、服務業建築劃分為若干個小商鋪進行銷售,通過承諾售後包租、高額返還租金或到一定年限後回購,誘導公眾購買,或是在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前,以內部認購、發放VIP卡等形式,變相進行銷售融資。

4、虛擬理財非法集資

無實體項目支撐、無明確投資標的、無實體機構,以「互助」「慈善」「複利」為噱頭,以高收益、低門檻、快回報為誘餌,依託網路進行宣傳推廣、資金運轉,靠不斷發展新的投資者實現虛高利潤,具有非法集資、傳銷相互交織的特徵。

5、打著「養老」旗號引誘老年人投資

打著「養老」旗號引誘老年人投資:以投資養老公寓、異地聯合安養為名,以高額回報、提供養老服務為誘餌,引誘老年群眾「加盟投資」;或是以銷售保健、醫療產品名義,通過舉辦所謂的養生講座、免費體檢、免費旅遊、發放小禮品、親情關愛等方式騙取信任,吸引投資。

6、以高價回購收藏品為名非法集資

以高價回購收藏品為名非法集資:以毫無價值或價格低廉的工藝品、字畫等所謂的收藏品為工具,聲稱有巨大升值空間,承諾在約定時間後高價回購,引誘群眾購買。

如何防止掉入非法集資?

作為個體,想投資賺一點兒可以,但一定要分清合法還是非法。那麼投資者到底如何避免掉入非法集資的陷阱呢?,

第一、看回報率是否過高。多數情況下明顯偏高的投資回報率很可能就是非法集資陷阱。

大家一定要相信,高收益和高風險是並存的,犯罪分子的目的是騙取錢財,「快速致富、高回報、零風險」極有可能是投資陷阱。

第二,投資者要了解相關企業是否獲得發行公司股票、債券、基金等產品的資質,如果不具備相應主體資格,就涉嫌非法集資。

非法集資往往具有隱蔽性,主要方法是通過親戚朋友互相介紹所謂的「好項目」,再發展下線,形成一個吸收存款的網路,讓一些投資者的財富在不知不覺中遭受損失。

因此,投資者選擇理財產品時一定要堅持陽光操作,購買那些在市場上公開發售的理財產品,千萬不可參與「黑市交易」。

第三、搜索查詢相關企業媒體曝光情況,也可以識別非法集資。因為一些影響較大的非法集資犯罪,相關媒體多會進行報道。

第四、了解投資的資金去向。正規的投資項目都清楚地說明吸收資金的用途,非法集資吸收的資金,投資者一般很難知道其投資資金的具體去向。

所以作為普通人,我們該做的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遠離非法集資。


推薦閱讀:

TAG:理財 | 非法集資 | 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