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與刀》:矛盾與美

《菊與刀》是美國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的作品,寫於二戰時日美交戰期間,目的是研究和解釋日本民族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特徵。

我引用書中一段話解釋本書標題:「菊花,日本皇室家徽,代表著美;刀,武士道的象徵,代表著勇氣、征伐、忠義和名譽。二者象徵著日本人的矛盾性格:既好鬥又和善,既尚武又愛美,既蠻橫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適應性,既順從又桀驁不馴,既忠誠不二又會背信棄義,既勇敢又膽怯,既保守又富有適應性。」

日本武士

本書從多角度(上升到民族文化和價值觀的層次)對日本社會進行了描述,如:等級制度,恩情觀念,義理,人情,品德修養,兒童教育等。並通過這些「日本模式」,解釋了戰爭中和戰爭後日本人的行為。注意,這些「日本模式」體現的是一個集體的共同點,是整個日本民族的「平均」思維方式和習慣,屬於文化人類學範疇。注意與個體性格相區分。

鑒於日本和中國的特殊關係,許多國人對於日本抱有厭惡態度。但要研究這一個民族,必須要拋棄個人情緒,用客觀眼光看待。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對於日本文化,我個人是很感興趣的。但是光從其文學作品了解日本其是不夠的,我想要尋找的是,其表面的思想和行為背後的深層次的東西,一些植根於內心的東西。從而理解,這個極為矛盾,又極具美感的民族。

我選擇這本書,原因有以下,我用一系列問題來描述:①了解日本社會與文化。他們的社會和文化特點有哪些?如何形成的?他們為何能從封建社會進入資本主義制度以及建立日本式的民主制度?中國可否借鑒其文化優點?②探究日本國家崛起和衰落的原因。日本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封建國家,是如何迅速走向現代化的?戰爭時是什麼力量在背後起作用?他們又如何從戰敗國到迅速創造經濟奇蹟的?他們戰爭失敗,經濟停滯的背後原因是什麼?③研究日本人的特點。日本人的優點是什麼?他們的弱點又是什麼?他們的創造力和工匠精神起源何處?他們性格和行為為何如此矛盾?我們應該如何與他們打交道? ④向其學習。日本人有許多優點是值得學習的,無論對於個人還是對於中國社會,都有很重要的借鑒意義。

以上問題,作者回答了部分問題,剩下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本書,在70年後的今天,給出合理的解釋。

閱讀本書要有耐心,本書從一個理性角度敘述理論是有些枯燥的,且有些觀點難免會不理解(畢竟是用一種完全不同思維方式看世界)。其中有些詞語與中國慣用的含義不同,我會用雙引號標出。我認為如果有一些對日本文化了解的基礎,讀本書會比較有利。比如:了解其歷史,或是讀過許多本日本文學作品。

本書書評,我不按書本章節的順序,而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先從幾個維度概括日本人的固有觀念與行為模式(等級觀念、恩情、義理與名譽、人情修養、品德)。第二部分,通過其早年的教育解釋其模式的來源,並用這些模式解釋有代表性的「日本事件」(明治維新,戰爭行為,投降後)。最後附上日本著名評論家川島武宜對本書的評價,以及我個人的評價。由於我本人沒深入接觸過日本人,也沒有去過日本觀察了解,難免存在著認知的偏差,若有錯誤懇請指正。

有一點要注意,本書寫於1946年,描述的社會與如今可能不同,那時的日本並未現代化。由於時間和作者的原因,本書不可避免有局限性和片面性,有很多有爭議的地方。雖然如今其社會樣貌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其國民性是不會在如此短時間內改變的。

以下是讀書筆記:

第一部分,日本的固有觀念和行為模式:

一、等級觀念:

日本人對人際關係和國家信念都建立在對等級制度的信賴之上,與西方信奉的自由平等恰好相反。因此他們也會用等級觀念看待國際關係和其他地區的問題(同樣西方也喜歡用平等自由的觀念看問題)。

等級觀念在其文化中有很多體現。 ①禮儀。日本人會根據對象與自己的親疏程度,等級關係,使用不同詞句(如「敬語」),以及不同程度的鞠躬、下跪,以適應各種場合。他們從小就會被訓練如何履行繁瑣的禮儀規矩。 ②氏族與家庭觀念。封建中國的孝道觀念是宗族觀念,一個人理應效忠其同姓的宗族。日本人不同,其效忠對象是封建領主,敬祖時,其對象只包括最近的逝世的人,三代以前的祖先是很快被忘掉的。孝行限於家族內部,其成員會有一個適合於其身份的等級地位,家庭全體成員無條件服從家庭意志。如兒子無條件聽從父親,長兄分享父親的特權。另外,女人的地位低於男人,婦女走路只能跟在其丈夫後面。注意,雖然等級分明,但只是表面形式不容侵犯罷了,行使實權時並非如此。日本的特點是,一個因其等級地位獲得尊敬的人不一定有實權,背後都有謀士和隱蔽勢力在策動。如一個有權有勢的晚輩仍然需要在表面上尊敬長輩,但行事時有自己的自由。因此他們只需要表面的順從,實際可能並非如此。 ③社會階級與卡斯特製度(caste)。日本曾模仿中國引進官職與制度,但是與中國大有不同。日本天皇是最高的存在,是精神領袖。不像中國的王朝更替,天皇權力可能會被架空,但其人身從未被侵犯,他是神聖的存在。天皇往下是將軍,是世俗領袖,將軍麾下的是各封建領主(大名),每個大名是其封地(稱為藩,如長州藩)的統治者。大名往下武士及平民,德川氏統治後加強了等級制度,每個人身份固定,分為四個等級,從高到低分別是武士、農民、工匠、商人,再往下還有賤民,但不計入。其日常生活只能限定在其世襲身份所規定的範圍內。

等級觀念在日本人看來就是各守本分。即:日本人認為一個對行為的細節和個人地位有著明確規定的世界,才是安全和保險的。他們認為,只有遵守每個人所規定的準則時,才是安全的,且這是勇氣和正直的表現。每個階級都有自己相應的權利和義務。「準則」要求相互履行義務,並允許對不合「準則」的侵犯行為表示抗議,因此即使是地位最低的人,也有抗議最高地位的人的權利,且會被認為是正當的。不像中國,上層階級可以為所欲為,日本的每一個階級的人都把守本分作為準則,因此每個階級都有很多限制,其社會的秩序和安全也有了保證。如:一個人違法將要被處死,但其動機是高尚的。那麼許多仰慕他的民眾會去送他上刑場,但不會阻止行刑,因為正確的動機與違反「準則」毫無關係。事後他們可能會將其作為殉道者加以敬仰。這就是守本分帶來的法律和秩序。

日本用了種種方法鞏固等級制度。以封建時代的日本是鞏固統治以及固化階級的做法為例:①防止大名(封建領主)聯合或實施侵略計劃。將軍致力於鞏固各個藩里的等級結構,使每個階級都依存於大名,大名處於各個藩的頂點位置,將軍主要任務是統治大名。為此,將軍會採取很多做法,如:派密探調查開支,禁止聯姻,每年要有一般時間在首都等等。②規定身份細則。每個人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居住房屋的種類,日常行動細則都必須按照其身份的規定。③抑制商人。商人等級最低,因商業發達時有害於封建統治。於是德川氏頒布鎖國政策,並限制國內貿易。④武士與其他階級分離。農民無權擁有武器,武士才能佩刀,但是武士不能兼做農民工匠或商人,他依靠一份俸祿為生。武士在和平年代,慢慢成為主君產業的管事。

等級雖森嚴,但其限制具有靈活性。①日本允許不同階級的人通婚,導致出現階級間的流動。最典型的是富裕的商人與下層武士階級通婚(商人地位最低,武士地位最高)。②商人富裕之後,利用土地成為地主,收取佃租。③領養養子。商人會把自己兒子送作武士家的養子。因此,商人依靠著財富,總有辦法進入上流階級。階級也並沒有那麼固定。

二、恩情觀念與報恩

日本人生活在一張由恩情編造的網裡,他們認為自己欠著各種各樣的恩情債,其日常行為難以脫離受恩與報恩。西方人相反,他們輕視欠這個社會的恩情債,不認為自己欠任何人的恩情。由恩情觀念,可以解釋很多日本人的行為:如極端的自我犧牲。

下面談談受恩與報恩的幾種常見形式。①皇恩。來自天皇,是等級最高的恩情,意味著無限忠誠。注意,在不同時代,這種最高等級的恩的對象不同,有大名也有將軍,但在近代,日本才把這種感情集中於天皇。②父母之恩,為孝道基礎。孩子欠父母的恩情債應努力償還,包括善待父母和關懷孩子。③師恩,從老師或師傅受的恩。④主恩,從主君那兒受的恩。

恩情在日本人的觀念里視為債務。特點有:①債意味著責任感,是一種沉重的負擔。無緣無故背上人情債是很不愉快的,人們會避免隨便受人恩惠或施人恩惠。②人們往往會用兩種互相矛盾的感情接受恩情,即感激和不快。日本人把承受恩惠感到不快視作美德。接受巨大恩情債的人會不安和羞愧,並盡全力來報答。③恩情債會隨著時間推移增加,猶如利息。④承受恩惠也有被視為正當的時候。比如「恩人」實際上是自己,或是對自己而言重要的人,或是恩人做了我認為應當做的,或是恩人是欽佩自己的人,等等。當這些條件不滿足時,蒙恩就難以忍受了。⑤利用施恩來使對方報答的行為,會激起日本人的憤怒。正如被利用而欠了債的人是易於動怒的。

理解這種恩情觀念的要點是把其看作金錢交易。大部分文化里,愛、仁慈和慷慨是不帶附加條件的,但在日本文化里視為債務,是有條件的。

下面談談日本人報恩的規則。報恩有兩種範疇,一種報答在量和時間上都是無限的,稱為「義務」;另一種為等量償還,有時間期限,稱為「義理」。 ①「義務」有三種類型,且每個人都有:對父母的報答,子女的責任稱為「孝」,對天皇的報答,對法律和國家的責任稱為「忠」,對自己工作的責任稱為「任務」。 ②「義理」包括對社會的義理(主君,姻親,幫助過自己的人,遠親等),對名譽的義理(洗刷污名,復仇,否認失敗),以及履行日本禮法的責任。

報恩具有強制力,如同還債一樣,與個人感情無關。當一個人積極獻身於報恩時,他才是有德行的人,其自尊心建立在之上。

「恩」分為兩種,「義務」和「義理」。下面解釋「義務」的報答。①「孝」的義務:子女必須無條件聽從父母婚事安排,無論是否正確;子女即使對父母懷著刻骨仇恨,也履行了對父母的義務,這樣他便受到讚揚,被視為意志堅強的有德之人。另外,與中國的盡孝不同的是,日本盡「孝」對象僅限活著的人,且家庭成員經常存在著不和。②「忠」的義務:明治維新後,天皇作為神聖領袖,與世隔絕,不參與政治,作為全民的神。「忠」作為最高的原則,約束著每一個日本人。如天皇在宣布停戰後,全日本立刻接受,向敵人表達友好。③注意,中國的「忠孝」義務與日本不同之處在於:中國是有條件的,前提是對象是「仁」的。若主君或父母不仁,則無需盡義務。日本把中國的「仁」排斥在道德體系之外。日本的報恩是無條件的,即使盡義務會陷入萬劫不復。

三、義理與名譽

「義理」(giri)的範圍包括對社會的義理,和對名譽的義理。對社會的義理包括對姻親和遠親的責任,注意父母和子女不屬於義理,屬於「義務」範圍。對名譽的義理包括對侮辱的報復,以維護自己的名譽。

「義理」與「義務」不同,其報答多為不情願,不愉快的,迫於壓力的,背後的強制力是公眾輿論,被指責不懂「義理」對日本人而言,是一種恥辱。報答義理是不可規避的,為了報答義理,甚至可以踐踏正義感。「義理」需要在外界的強制下不情願履行,由於封建道德是建立在無視人的自然感情的基礎上的,因此義理與人情的衝突在所難免。

下面介紹報答社會義理的規則:①精確的等量償還。日本人忌諱用大禮回贈小禮。如何精確呢?比如,有的日本人會用書面記錄複雜的勞力或物品的交換關係,「義理」的交換被仔細記錄以便將來償還。②超過期限後,人情債的償還會隨著時間而增長,類似利息。

對名譽的義理,即保持人的名譽不受玷污。嚴格說來,保持自身名譽的行為,不屬於恩的範疇。對名譽的義理的要求有:①在受到侮辱或誹謗時,必須要洗刷污名,要麼報復,要麼自殺。不管是報恩還是復仇,都被視為道德高尚的表現,報仇會被視為正當的。這種報仇是為了名譽,超越物質利益的。但中國卻相反,報復在中國被視為不正當的,原諒才是道德高尚的表現。②自我約束,禁欲主義。這些行動也是為了維護他們的自尊。如一個視名譽如生命的武士,毫無畏懼的忍受痛苦和飢餓,並用表面行為掩蓋之。③過合乎身份的生活。如果不遵守的話他就不配得到尊重。他們認為階級差別並非有失體面,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都要遵守等級制來確保自己的自尊心。④避免受辱。日本人為了避免受到指責和批評,常常掩蓋自己的錯誤。如教師不能承認自己一無所知,領導者不能讓下屬知道他的做法已經失敗等等。日本企業也喜歡掩飾失敗和醜聞。

日本人極端重視自己的名譽,會有很多特徵性的表現。這裡舉一些常見的可能表現:①極端敏感,因此易受創傷,特別是對誹謗,侮辱,嘲笑、排斥等。②避免談論自己或別人的失敗,這被視為一般的禮儀。③自我防禦的態度。如不承認自己的失敗。④失敗後的創傷。失敗後他們會失去自信,感到恥辱,變得憂鬱和憤怒。⑤避免直接競爭,因為競爭可能會導致失敗和受辱。⑥避免直接受辱,也因此催生出了中間人制度,以應對可能會因失敗而感到恥辱的場合。⑦計劃在成功之前保持低調。⑧受辱後的動力。他們擅長把侮辱造成的怨恨轉化為追求成功的動力,用這種刺激使自己實現「不可能」的事。這種強大的動力驅使著日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⑨對被排斥感到恐懼,並因此導致的從眾心理。

下面分析由名譽的受損而產生的,一些具有攻擊性的行為。①復仇。「恩」要求家臣忠於主君,但是若主君侮辱了家臣的名譽,那麼對名譽的「義理」便會佔據上風,該家臣必須通過報仇才能維護自己的名譽。這就是為什麼日本人既會忠誠不二又會背信棄義的原因。②自殺。復仇是把攻擊矛頭指向外部,自殺則是把攻擊矛頭指向內部。這是對自己最極端的行為,在他們眼裡,當名譽難以恢復時,體面的自殺能使自己恢復清白,是勇氣和決斷的表現。自殺本質上是極端的攻擊自身,攻擊自身也會有其他的表現,如抑鬱和厭倦,這些負面情緒在其文學作品中十分常見。③攻擊自身和外部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當向外部的攻擊被抑制(如受法律約束)或受到挫敗,他們便會把攻擊自身,產生厭倦和抑鬱情緒;當他們把自身的攻擊慾望釋放到其他事物上時(如夢想到自己的偉大使命時),他們又會用狂熱和強烈的獻身精神代替之前的消極情緒。因此,他們可以在頑強努力和懶散之間大幅度搖擺。

受人尊敬是日本人永恆不變的目標。他們為了這個目標,可以使用任何手段,這也導致日本人善於改弦易轍。這與其他國家的文化有很大區別,我們都傾向於認為遵守某個原則才是有道德的,如保持善良,而日本不存在這種原則。在戰爭時,他們認為頑強的戰鬥能獲得尊敬;戰敗後,他們認為向戰勝國表達友好能獲得尊敬。這就造成歷史上日本人許多矛盾的態度:戰爭時的狂暴和絕不屈服,戰敗後的親善和虛心向對手學習。所有行為的共同點都在於讓別人敬佩之。

四、人情、自我修養

「人情」指一些肉體和精神的享受,「自我修養」指放棄「人情」而磨練的一種意志與精神力量。其特點有:①日本人認為肉體享受,滿足慾望是正當的,並非罪惡的存在,但是必須限制在適當的界限之內,不得影響人生重大事務。許多宗教的教義往往認為靈魂與肉體勢不兩立,日本沒有這個說法。他們刻意培養肉體享受的興趣,然後又制定道德戒律,要求在享受完之後履行自己艱辛的責任。②正因為「人情」是一種享受,因此為了執行自己的工作而毫不留情的犧牲之,是一種堅強和意志力的表現。很多時候,報恩意味著犧牲個人慾望和享受。③犧牲享受被視為可以增強精神力量,一些在我們看來是極端自虐的行為,在他們眼裡並不會損害健康,反而有益於自身,可以鍛煉意志力,而意志力是日本人備受推崇的品質。④自我修養也分境界。最高境界是「無我」,即意志和行動合為一體,「觀察的自我」和「干擾的自我」都被自我修養所排除(即拋棄了自我監視和自我監督)。日本人也形容「無我」狀態為「像已死者一樣生活」,他們拋棄了一切恐怖和警戒心,從自我意識和衝突中徹底解脫。在這種狀態下,他們能最大限度運用自身能力,從而完成困難任務和需要獻身的無私行為。⑤日本的宗教思想中沒有「輪迴」, 「涅槃」的說法,他們也不認為死後會有因果報應,每個人死後都成神。

下面列舉常見的享受(人情)與對應的苦行(自我修養):①熱水浴、溫泉與冷水鍛煉(如黎明坐在寒冷刺骨的瀑布下)②睡覺與犧牲睡眠(如缺乏睡眠的行軍)③吃東西與斷食④浪漫的戀愛和性享受(這方面日本與中國相反),注意日本把這個領域和對妻子的義務是區分開來的,家庭義務與「人情」是分離的。男子可公開去別處尋求性的樂趣,而妻子的義務是忠於丈夫 。⑤同性戀。舊時的日本,同性戀在武士和僧侶階級是一種得到認可的樂趣。⑥自淫⑦喝酒

五、道德

日本的道德觀是「割裂」的。他們把人生劃分為不同的「圈子」,如:「忠」,「孝」,「義理」,「仁」,「人情」等,每個「圈子」都有其自身的詳細規則。且,絕對的規則是不存在的,當其中條件變更時,他們也會採取不同的行動。這也就導致,他們評價一個人不是從整體的人格來判斷的(如自私,善良等),而是指責其在某個領域內沒有遵守規則(如「不懂忠」,「不懂義理」)。這種割裂的「圈子」式的道德觀極易讓他們陷入各種各樣的衝突之中,因為滿足所有的要求是極為困難的。在大部分國家的文化里,是沒有這種觀念的,我們的觀念是一個人有其個人的原則和秉性,不管外界環境如何變化,人總是始終如一地按照其秉性行事。因此,日本人的思維方式在我們看來是矛盾的,是人格不統一,沒有原則性的表現。

日本的道德里有著獨特的「善」和「惡」的概念。日本人不把人生看作善惡鬥爭的舞台,其人生觀要求他們在各個「圈子」之間保持平衡。每個「圈子」,以及「圈子」里的行為方式,都是善的,人只要根據其行動,人就是善的。日本也沒有絕對的善惡觀,惡只是相對的,洗刷污名之後他又會變成善人。他們把人比作利劍,本來就有著道德的光輝,但如果不去磨礪,就會生「銹」,但無論怎麼生鏽,只要擦拭,就又會閃閃發光。其世界其他地區的那種統一的道德觀,在日本看來沒有必要(注意近代改革後有變化)。因此,他們有許多行為在我們看來是沒有道德的,比如侵略戰爭,參拜靖國神社,出爾反爾的外交手段等。

日本這種獨特道德觀也體現在其文學作品中。很常見的題材是主人公陷於各種「圈子」的衝突之中,如「義理與人情」,「忠與孝」,「義理與義務」之間的衝突,外在的表現就是,比如:主人公沉溺人情而忽視了義理的責任,主人公無法同時償還「忠」和「孝」的債,又比如主人公為了「義理」而放棄正義或犧牲家庭,等等。對於一個日本式的英雄人物,常見的情節是,他忍耐著痛苦,抱著堅定決心,履行某個義不容辭的責任A,同時忍痛割捨另外一個重要的責任B,完成任務後,他以自殺的形式償還因B欠的債務。舉個例子:武士受大名之託,去暗殺將軍,但武士違抗命令救了將軍,而後武士因為沒有遵守大名的命令,自殺謝罪。

日本人眼裡的強者,是那些敢於為了拋棄個人感情和幸福,堅強履行「義務」或「義理」的人。若個人慾望與義務規約相衝突時,一個人若重視前者,他便是個弱者。性格的堅強體現在服從,而不是反叛之中。

在近代,日本簡化和統一了道德體系,大大加強了民族的凝聚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把「忠」提到了至高無上的位置,而貶低了「義理」等私情。他們使人們相信,履行了「忠」,便是履行了其他一切責任,以減少道德的衝突。這樣,全日本便被統一到「天皇崇拜」之下。②把「誠實」作為最高道德,「誠」的基本含義是:全心全意,竭盡全力地履行責任。堅定遵守日本的道德戒律和精神,坦率按照自己信念行動。但是誠實並不指流露感情,相反在他們看來流露感情是一種自我暴露。「誠」被用來讚揚那些不追求個人私利,不受個人感情支配的人,不冒犯別人的人。③「自重」的含義。一個人的人生觀,可以通過他如何保持或失去自尊心來看出。日本也不例外。「自重」指「精明估計可能的因素,不做引起批評和減少成功機會的事」,「自重」的要求使人不能在未加考慮的情況下行事,不下輕率結論,密切注意其他人在行動中的暗示,並從中意識到他人對自己行為的評價。自重者行事不會「出人意料」,他們會做其他人認同的事。

日本屬於「恥感文化」,道德的核心是「知恥」。日本人認為「知恥之人」便是「有德之人」,他們重視恥辱感遠勝於罪惡感。恥辱感文化中,人們的約束來自外界(外部的評價會讓我羞恥),而不是來自於內部(良知)。因此他們認為,做的壞事不被世人所知,就不必煩惱,自供反而自找麻煩。恥辱感是一種強大的約束力,但前提是有旁觀者,至少是想像出來的旁觀者。外部世界的評價是極其重要的,這意味著人們注意著公眾對其行為的評判,他們通過推測其他人會下什麼判斷,以此確定自己的行動方針。因此,日本人遵守著各種規則,認為別人會注意到細緻的禮節,並依靠此作為安全感。日本人在西方生活時,會因為外國人無視這些禮節而不知所措,在西方人看來日本人極端神經過敏和不自然。

第二部分,解釋日本:

一、早年教育及影響:

要分析一個人的性格,了解其早年的經歷很重要,早年的經驗決定了其性格走向。對於民族也是如此,民族性可以通過該民族教育兒童的方法分析。

日本人認為要有兒子傳宗接代,並需要兒子來維持家族榮譽和財產,有著世代相傳的根深蒂固的意識。日本式的教養,兒童時期到成年時期,其個人約束會越來越多,成年到老年後,個人約束又慢慢減弱,變得無拘無束。這與我們剛好相反。

對於年齡較小的兒童(通常是男孩),養育者(通常是母親)常常用一些做法培養其對嘲笑和嫌棄的恐怖心。比如,演戲般威脅孩子不聽話就拋棄他,或是因為他某個方面而不喜歡他等等。這些做法讓兒童為了避免被排斥,極度關注外部的要求。父親較少參與訓育,對於父親,孩子只能表示恭順的態度,父親通常用簡單而不容置疑的態度向幼兒表達意志。

關於教育方面,我列舉一些日本教育的特點:①注意整齊和潔凈。②大孩子要禮讓年齡小的。③懲罰頑童。④教授必要的身體技能,並讓其學會控制身體。養育者會嚴格指導孩子做出各種動作,如正坐,下跪,鞠躬,睡姿等。⑤強調陷入窘境的危險。在其做出錯事後對其指責和排斥,使其產生羞恥心。⑥讓男孩意識到對侮辱表示憤恨是一種德行,同時讓他們知道攻擊對手和洗刷污名需要遵守的規則。⑦讓女孩學習禮儀,訓練其技藝,並服從於她們的兄長。⑧防止青少年時期男女接近。

下面分析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及其觀念的兩重性,是如何從其早年矛盾的教養方式中形成的。日本式的教養方式是在其年幼時給予極大的自由,而在青少年時期加以很重的束縛。由於幼年的經驗是難以磨滅的(幼年經驗奠定了人格的基礎),即使長大後如何訓練,那種特權感和自在感仍然保留了下來(早年的全能控制感)。這使他們在極端束縛下仍然保留著自大感,他們也因此相信自己能做到很多不可能的事。但是這種植根於心的全能控制感,受到了來自外部的恥感的束縛和來自內部的自製的束縛,使其外在表現出完全不同的狀態。其他的矛盾也可以通過這種非一貫性的教育中得到解釋,如: 「人情」和「修養」上的矛盾,貪圖享樂和履行極端義務,外在的膽怯和行動時的魯莽,極端順從與桀驁不馴,等等。

這種對自我的極端壓抑會造成焦慮,為解決這種焦慮,他們會有各種表現:①作繭自縛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因懼怕各種不確定性因素,使之井井有條。②孤獨乖僻,墨守自己定的規則,而感到自己可以發號施令。③用溫和的表面行為掩蓋內心衝突。④用瑣事逃避真實感情,機械履行呆板的事。⑤逃避競爭。等等。

下面分析日本人的攻擊性。經典的攻擊心理理論認為,攻擊性源於挫折,而後指向外部的客體,若攻擊該客體是危險的,則會尋求替代物。當指向外部的攻擊性無法施展時,便會攻擊自我。由於日本人對於名譽很敏感,自尊脆弱,人們警惕戒備,唯恐失敗,唯恐在以巨大克製為代價的行動中被人輕視。他們受到侮辱和誹謗的傷害後,產生攻擊性。如果可能的話就攻擊侮辱者(如報復),否則便攻擊自身(產生負面情緒,刺激自己前進,極端的情況是自殺)。 注意,「欺負和侮辱」的行為在日本青少年中十分常見,如軍隊里二年兵欺負新兵,學校里高年級欺負低年級學生等。受過日本式教養的青少年自尊心極強,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常常懷有強烈的憤恨和攻擊衝動,變得獸性十足。為了滿足自己報復心和心理平衡,他們自己也會變成虐待狂,並用同樣方式羞辱弱者。

日本的模式無疑是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的,他們會對無拘無束、隨心所欲地行事感到嚮往。許多移居西方的日本人,在體會過個人的自由後,再難以回歸以前的生活狀態。但我認為,日本本土變化是不會很大的,如果他們資源短缺,競爭壓力極大的狀態不改變,這種要求自製的觀念就會一直存在。這個最後來分析。

二、戰爭時與投降後

戰爭時,日本許多模式都從其行為中有所體現。①由於日本人對等級制度的信仰,他們認為其發動戰爭的原因是正當的。他們認為應在世界上建立一種等級制度(「大東亞」理想),以取代各國有主權的狀態。②精神至上的觀念,可以看出日本人的「自我修養」觀念(這種精神至上的觀念在其動漫中很常見)。日本人在戰爭時宣傳精神力量戰勝一切物質,精神力量是無限的。由於對精神力量的信奉,其軍隊在物質條件極其懸殊的狀況下仍然保持著鬥志,平民在極端困苦的環境中仍然堅持工作。③對於不確定性的恐懼。由於日本人相信 「規則」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感,那麼任何不確定和意料之外的因素都會引起他們的驚恐。戰爭時,他們把戰敗宣傳為在「計劃之內的事」,因為這樣才能讓國民安心。④激起鬥志的手段。日本軍隊戰鬥時常有的訓誡是「我們在全世界的注視之下」,因此他們必須顯示出日本精神。他們十分在意在世界上其他人眼裡的形象。這也說明了他們的自尊建立在外部。⑤重視恩情與報恩,為天皇獻身的觀念。他們把自己的犧牲看作是報答「皇恩」,對天皇忠誠是無條件的。⑥極端獻身行為與不投降主義。如神風特攻隊和人體魚雷,戰鬥時他們不惜用生命作為代價。日本人認為這樣做是勇氣和決斷的體現,戰鬥至死才能夠保全名譽,投降是恥辱。他們眼裡名譽是一切,失去了名譽的人是「死去的人」。日本士兵以與敵人同歸於盡而自豪,因此戰俘極少,太平洋戰爭中有過許多次「玉碎戰」。⑦戰俘的態度轉變。有的戰俘反過來幫助美國軍隊,與以前截然不同。因為他們的目標在於獲取尊敬,當一個行動方針失敗後,他們會自然地轉向另一條獲取尊敬的道路。

投降後,我們看看日本的變化以及美國的對日政策。①日本投降態度立刻轉變了,並沒有採取敵視態度對待美國,反而採取順從和友好的態度。日本把軍國主義的道路拋棄了,並採取了另外的方法來確立自己在和平時代中世界的地位,他們用愛好和平的態度和國際合作的精神走上一條和平國家的道路。他們可以在不批判其制度的情況下進行徹底改革。②美國對日政策的要點是:讓日本自己去重建自己的國家,但是要遵從美國的指示。其做法有:保留等級制,保留天皇,國家由日本政府自主管理,美國只和其政府交涉。美國這麼做是有原因的。如果對其他國家採取這種不干預政策,恐怕是放虎歸山,其民族情緒會使其仍然採取敵視態度。但日本不同,美國戰後避免了那些可能會被日本人視作侮辱的行為(如《海軍裁減條約》和《排日移民法》被日本視作國恥),因此日本也沒有對美國採取敵對態度,反而極其坦然接受了戰爭失敗帶來的一切後果。美國還巧妙以日本的國際聲譽作為要挾,使其屈服(如讓天皇發表人間宣言)。

作者在日本投降後,做出了一系列的評價與判斷。①為了消除復仇產生的暴力,維持社會的安定。政府應強調履行「義務」而抑制對名譽的「義理」。②不把軍事化列入預算,全力發展經濟。把自己的經濟建立在和平之上,並提高國民的生活水平,日本將會重新進入世界強國之流。③美國不能強行用自己的制度和生活方式去改造日本。④日本若強調享受自由,相信自己的良心,可以減弱擔心受到「世人」的指責和排斥。⑤日本因社會壓力,個人要隱瞞感情,放棄慾望,生活在世人的眼光之下,代價是極為沉重的。他們也因此蔑視具有寬容倫理的民族。⑥日本將會根據形勢做出變化。若世界向和平發展,他們便會在和平國家中尋求自己的地位。倘若沒有,他們將會重新燃起好戰的熱情,以表明日本能夠大顯身手。

三、明治維新及與晚清的對比

明治維新是日本走向近代化的標誌。其過程簡要概括為:明治天皇順應倒幕運動,推翻德川幕府,並平息了反叛勢力,建立了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進行了資本主義革命。其改革內容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政治制度,教育,工業,軍事,法律。其改革受到西方影響很大,引進了西方的先進位度和技術。

明治維新把日本的意識形態統一了,並保持了等級制度,利用國家神道教把國民的忠誠集中在天皇身上,大大增強了凝聚力。另外,日本是個非常善於學習的民族,他們把西方的社會文化,習慣,制度,工業技術,軍事訓練等加以借鑒,並派各行各業的人和學生去西方學習。

明治維新能成功,有很多因素,這裡寫兩個關鍵的點:①日本政治家改革的目標是使日本強大,在世界上有一個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不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維護自己的利益。動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決定成敗的。這是與晚清改革的根本區別。②改革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需要背後的強大的支撐以及多數人的意願。明治維新的政治家有著強烈的改革意願,改革派的實力也很強大,且其核心是天皇。另外,日本特有的商人和武士聯盟,推動了改革的前進。清朝的舊勢力還過於強大,改革派難以與之抗衡。

四、日本評論家對本書的評價

關於本書的正面評價都是資料紮實,理論分析深刻之類。本書描繪了日本許多重要方面,有些方面連許多日本學者都未做過系統研究,這本書促使他們重新審視自己覺得理所當然的東西。出版後,成為了日本最暢銷的書之一,不得不說日本人還是有很強烈的自我剖析衝動的。

在這裡我主要寫關於本書的不足之處:①一些事實性的錯誤,如日本軍隊結構的性質,家族的等級制度並不適用與所有日本人,等等。②日本人的道德義務並非都與「恩」相關。如對「名譽」的義理,完成「任務」的責任都不屬於「恩」的範疇。③本書分析的日本人,是日本人「平均」的行為和思考方式。實際上不同階級,地域,職業,年齡的人,會有不同的行為和思考方式。同時,日本社會裡存在著諸多對抗性的「力」,作者忽略了這些,而直接給日本社會套上一個「模式」,無疑是不夠具體的。④沒有考慮歷史性,即通過日本的歷史來解釋其模式。作者只是敘述事實及其內在聯繫,但是沒有從日本歷史的角度加以解釋,這就導致對許多觀念的理解存在欠缺。

第三部分:個人評論與總結

我認為,心理學與文化人類學有相通之處。個體的性格特點,與其基因、早點經歷、成長環境密切相關。民族也是如此,其民族性很大程度是受到其地理環境和發生過重大事件影響的。因此這裡我試著用「環境」和 「心理」的眼光看待一些日本的「模式」,這裡我也忽略了不同階級、工作、地域、年齡等的差別,僅僅從「平均」的眼光出發。

日本的特點是土地面積狹小且山地多,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頻發,礦產資源匱乏。下面分析:

①憂患意識與不安全感。日本人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可能是因為環境惡劣,災害頻發的緣故,人們不得不面對各種突髮狀況,自然會產生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的擔憂和不安全感。這應該也是「日本民族特有的憂鬱」的部分原因,他們喜歡用憂鬱的眼光看待事物,在其文學作品中表現得極為明顯。成長在優越的自然環境里的人是難以產生這種觀念的。

②對細緻規則的執著。如上面所說,日本人內心深處有著不安全感,外在表現就是他們極其需要各種確定而細緻的規則來保證安全感,如把生活、工作等安排得井井有條(與潔癖也有關?),又如他們把很多簡單的事制定了極其詳細的規則。

③「縮小」的觀念與對細節的執著。因為其土地狹小,尤其在人口密度大的地方,人們不得不學會如何把各種東西「縮小」。外在表現即日本各種「迷你」情結,他們縮小各種產品,執著於製造各種各樣的小型而精緻的物品。日本人對於細節的執著很有可能和這個有關。

④建立在外部的自尊與集體意識。由於環境惡劣,資源匱乏,人們無法獨自生存,必須要依靠他人和集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其特有的恥感文化。表現就是:人們極端在意外部評價與受人尊敬、通過外部的認可來保持自尊心、通過外部評價確立自我價值、缺乏統一的價值觀、根據外部的評價來行動、犧牲和壓抑自我來滿足集體的利益。另外,這種集體意識也可以解釋日本的恩情觀念和名譽觀念(東方社會的恩情觀念是否都如此?)。

⑤對完美和極致的追求。我認為追求完美很大程度上為了維持自尊(不排除有極端熱愛某件事而做到極致的情況)。正由於日本人的大部分自尊建立在外部的,其內心實際上是自卑的,他們極其需要別人正面的評價來維持自尊,而「追求完美」可以很好解決這個問題,於是慢慢變成一種共識和習慣性的力量。表現有「工匠精神」,日本製造業以精密和細緻聞名。

⑥攻擊性、侵略性與自虐行為。我認為攻擊性有幾個來源,一個來源是由於日本人因缺乏資源和土地,因此渴望之。另外,其自身經濟發展後,本國的資源已經難以滿足其發展需求了,他們也急需更多的資源和市場。另一個來源在於其自尊,這種靠外部確立的自尊,是極其脆弱且不穩定的,也很容易受挫(他們對名譽極其敏感)。受挫後,產生攻擊性便可以解釋了。攻擊性向外便是鬥志和侵略性,攻擊性向內便產生抑鬱情緒,同時刺激其用各種自虐性的行為或其他尋求力量的行為來維持自我力量感。這是很強烈的心理驅動力,使其民族整體表現出旺盛精力與侵略性。

⑦壓抑與富於幻想。集體意識會造成個人的壓抑,因集體利益是建立在無視個人感情的基礎上的。另外,各種繁瑣的規則,外界的眼光,等級觀念等等原因,也會造成個體的壓抑,其社會的壓抑是很嚴重的。當人的意願受到壓抑,而無法在外部取得滿足時,便會轉向內部的幻想尋求滿足。這種現象在世界上各種受壓抑的人身上都能看到,但貌似在日本這樣的人多一些?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以後想到再寫吧。

總結

日本許多模式是很有借鑒意義的,無論是對社會還是個人。

本書雖然有缺點,但不失為一本嚴謹準確的書。但是若要全面了解日本,對其歷史,語言等的了解,以及實地去觀察和交往是不可少的。日本和中國一樣,目前正處於一個社會和文化都在劇烈變化的時期。隨著全球化和信息流動的更加頻繁,許多舊的模式在新的觀念的沖刷下慢慢淡化。我們還是要以發展和變化的眼光看待事物,沒有東西是一成不變的,也沒有絕對的真理。

「菊與刀」表現的美如此矛盾,恰如日本人崇拜的櫻花。櫻花與武士精神有著某種相似之處:櫻花生命短暫,開放時熱烈燦爛,凋落時毅然決然,花瓣如雪般飄落,一夜落盡。凄美而壯烈。古代的日本武士常自比櫻花,因為武士崇尚捨生取義的英雄品格,他們追求的精神境界就如同櫻花:燦爛開放,寂寥洒脫;壯烈凋零,悄然無聲。

推薦閱讀:

TAG:日本文化 | 菊與刀(書籍) | 文化人類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