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時發佈於「醫研糖」網站和公眾號。
II期研究顯示,胰島素聯合維拉帕米,可保護新診斷1型糖尿病患者的β細胞功能,減少胰島素用量,且較少低血糖。該如何理解這個結果呢?機制是什麼?01 1型糖尿病治療:仍面臨嚴峻挑戰近百年前,胰島素的發現使1型糖尿病從「絕症」變成 「慢病」。但時至今日,除了胰島素別無選擇的
1型糖尿病治療遠未達到理想狀況,血糖達標率僅30%左右,仍面臨著低血糖發生率較高、體重增加、血糖波動顯著、合併胰島素抵抗等嚴峻的挑戰。1型糖尿病的特徵是胰腺β細胞功能逐漸被破壞並失去產生胰島素的能力,但實際上在確診後的相當一段時期內,許多患者仍殘留少量有功能的β細胞。最有影響力的1型糖尿病DCCT研究提示,即使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少量恢復,也能給患者帶來結局、血糖控制及預防併發症等方面的獲益。
但是仍沒有有效的方法來針對β細胞喪失這個根本的病理生理缺陷。胰腺、胰島、幹細胞移植或促進β細胞再生方面的研發都仍舉步維艱。因此,是否能有一種藥物能增加T1D患者自身的β細胞量,延緩其衰竭呢?
面對這些挑戰,近幾年來已有研究者將用於2型糖尿病治療的
非胰島素類降糖葯嘗試用於1型糖尿病,如普林蘭肽、腸促胰素類藥物、二甲雙胍、ɑ-糖苷酶抑製劑、SGLT抑製劑等,有些已取得初步成效。除降糖葯外,還有研究者將非降糖葯列入1型糖尿病的候選藥物名單。剛剛發表在權威期刊Nature Medicine上,來自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的一項II期臨床研究初步證明,
心血管老葯維拉帕米(異搏定,Verapamil)在新診斷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極可能具有重要的治療價值。
02 研究方法簡介本研究的目的是,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探討,在標準胰島素治療的基礎上加入維拉帕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這是一項為期12個月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探索性研究(Pilot Study),納入32名在3個月內診斷為1型糖尿病的18-44歲的患者,混合餐耐量試驗(MMTT)刺激的血清C-肽水平≥0.2nmol/L,至少有一種自身抗體陽性。合格的26名受試者在標準胰島素治療的基礎上,隨機接受口服維拉帕米或安慰劑干預。維拉帕米的起始劑量為120mg/天,如果可以耐受,增加到360mg/天。兩組基線特徵沒有任何顯著差異,且HbA1c水平相似,分別為6.6%和6.8%。
03 研究結果一:β細胞功能、血糖及胰島素需要量
β細胞功能 >>>
C肽水平代表了內源性胰島素生成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β細胞功能,是本研究的主要終點。結果顯示,
兩組MMTT 刺激的C肽曲線下面積(AUC)在基線時無顯著差異,而在3個月和12個月時維拉帕米組均顯著大於安慰劑組,P值分別為0.0270和0.0186(如下圖a)。ANCOVA模型調整所有基線差異後,結果仍一致。此外,在3個月和12個月時與基線相比,維拉帕米組的C肽AUC變化較安慰劑組顯著提高,分別為P=0.0491和P=0.0451(如下圖b)。
TAG:糖尿病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