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跟朋友聊天時,越發感覺女人生娃真是一個有點魔幻的事情。
我們朋友圈裡都有不少已有孩子的女性,她們中的大多數,都換了自己孩子(5歲以下)的照片當頭像,並起了個類似「欣欣媽媽」、「陽陽媽媽」的微信名。
「很多女人啊,一旦有了孩子,她的身份就徹底變成了『媽』,再也找不到她自己了。」朋友如是說。
在婦女節這天,我們就來聊聊「當媽」這件事。
也許,不是所有女性都適合做母親,也不是所有女性都應當做母親。
當媽這件事,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
先澄清一下:我們並不是想給母親這個身份加上一些條條框框的條件。只是說,成為一名准媽媽,你可能需要做好一些準備。
很多人都是在沒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做了母親,這也往往是很多教育、家庭問題的來源。
先看一組美國的數據:
在美國,有一半的懷孕都是非計劃內。撫養兩個孩子到18歲,幾乎每天要花上8個小時。將一個孩子撫養到18歲需要花費約22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50萬)。
在美國,有一半的懷孕都是非計劃內。
當然,這些數據未必符合中國國情,但我們都知道,在中國撫養孩子的經濟壓力又何嘗不大呢?
更別提孩子充沛的情感需要了。總有人說「生下寶寶後你就會自然而然的愛ta,保護ta」,但這種無私、理想化的愛,真的那麼容易實現么?
不是所有成年女性、在所有時間點都適合當媽。
當你滿足以下這些條件,也許才意味著你在客觀條件上「準備好」成為一名媽媽了:
一項於2017年10月8日發表的研究發現:壓力會影響家長們的的育兒方式。
尤其是當壓力水平很高、極大佔據著頭腦,甚至影響正常生活的時候。
如果在工作、生活長期高壓的情況生下孩子,父母可能會表現出更少的溫暖,與孩子更低的回應、互動水平,更少的喜愛,也更有可能使用嚴厲的紀律來要求孩子。還可能使用「控制策略」讓孩子服從。
相比之下,壓力較小的父母會使用更積極的育兒行為,如溫暖(Warmth)、敏銳(Sensitivity)、傾聽(Listening)、理解(Understanding)和支持(Scaffolding)。
社會心理學上有一個假設:人是活在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構建出來的世界裡。
換句話說,我們每個人的世界都是以自己和圓心發散,再產生相應的關係網路:家人、朋友等等。
當我們個人的生活遇到問題,比如工作危機、人際問題,很容易優先陷入個人的焦慮。這時便很難將關注點從自己的困境中轉移,去處理家庭和孩子的問題——
孩子抱怨同桌欺負自己、或提出一些天真的問題,都會被當成「微不足道」的小問題。
想像一下,當你正在面對裁員問題時,孩子做錯了事,你是懲罰他還是慢慢溝通?
孩子拼裝模型失敗,你是選擇親手直接把模型快速組裝起來,還是花更多時間,坐下來和他一起討論策略、尋找解決方案?
因此,對於一對「做好準備」的父母來說,時間和精力成本是必須考慮的。
搭建「腳手架(Scaffolding)」,說人話就是「幫助孩子切合實際的提高」。
再看個例子就明白了。
有一個研究,把孩子和父母放在一個遊戲區,讓他們分別參與三個任務:
一個兒童主導的遊戲任務,孩子可以選擇和家長一起做什麼活動。家長主導的遊戲任務,由家長決定和孩子做什麼任務。清潔打掃。
一個兒童主導的遊戲任務,孩子可以選擇和家長一起做什麼活動。
最後一項任務是關注的焦點。
研究人員觀察並分析了父母與孩子一起參與清潔的方式:是父母全程自己打掃嗎?還是命令孩子做完所有事情?
更好的情況是,父母與孩子一起參與清理任務,並把這次機會當做與孩子互動、對話、增進感情的平台。
上面這個實驗中,如果父母能夠用一些交流和開放性的語言,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犯錯環境,指導孩子完成他們原先無法獨立完成的任務,就是成功搭建了「腳手架」。
搭建「腳手架」的能力,常常被心理學家看作是一項優秀父母的指標。
有大量關於單親家庭的研究表明,離異家庭孩子受到的大部分傷害其實並不來自於「離婚」這件事本身,而是離婚前父母無休止的憤怒和爭吵。
換句話說,如果父母雙方和平分手,併合理參與孩子今後的生活,讓ta感覺到被需要和被愛,這種處理方式,遠比名義上的「為了孩子好,為了孩子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而強行維持一段不親密的、時常發生爭吵的婚姻關係更好。
因此,夫妻雙方感情的親密度,對於決定「是否生孩子」來說,同樣非常重要。
再重申一下,上述條件並非說一個女性不滿足xxx條件就不適合做母親。畢竟,很多人即使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沒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仍然把子女撫養的很好。
說這一切的本意,只是希望一對夫妻在準備生娃之前,真的去認真思考一下:我們準備好了嗎?妻子準備好了嗎?
也並非所有女性都必須做
和父母的聊天中,我多次和他們爭論:婚姻和孩子並不是必需品。
如果伴侶和我,不能同時意識到養育孩子需要具備哪些條件,無法和我一起承擔養育孩子的責任(不僅僅指經濟層面),那我是絕對不會孕育一個孩子的,這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
父母每次都一笑置之:你還小,還不懂事,等你xxx樣就不會這麼想了。
唔......每次聊到這裡,我就開始腦殼疼。
有些觀念,和父母輩溝通確實沒那麼容易。
但至少,我們自己需要真正有足夠清晰的認識,並有所堅持。
在思考女性與母親的關係之前,讓我們再來重新看兩個老概念:
即:我為什麼要成為一名母親。
人總要想清楚自己到底為什麼要生孩子,是出於自己的期望?還是家庭壓力?還是「女性就需要生孩子」的刻板印象?
必須承認,如果一名女性做出拒絕生娃的選擇,尤其在中國,會受到很大的阻礙。但這並不成為女性必須生育一個孩子的理由。
女性物化,顧名思義就是:將女性當做物品對待,忽視女性的主觀體驗。
由於目前仍然只有女性具有生育能力,所以自然有一個觀念:你可以生孩子,所以你應該生孩子。
再加上出於種種自身需求的考慮(例如傳宗接代、養兒防老、子孫環膝),無論這些需求是否合理,「催婚」、「催生」等現象就產生了。
那麼,這個過程中,女性自己的想法在哪裡?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當下這樣一種生活語境里,對女性物化的認知是很容易內化的。很多女性都意識不到,在某種程度上自己其實正在「滿足他人擁有一個孩子的願望」,而並非出於自己的真實意願,發自內心的想要一個孩子,並且愛這個孩子。
自由支配自己的身體,是每個人本就擁有的權力。
在孩子這件事上,女性本就值得擁有更高度的自由。
參考文獻:Adrian Furnham. (2015). Choosing to bechild-free. Psychology Today.Ellen Walker.(2011).To Be or Not To Be a Mom?Will I Be A Mom?.Psychology TodaySanner, C. M., & Neece, C. L. (2017). Parental Distress and Child Behavior Problems: Parenting Behaviors as Mediators.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1-11.
參考文獻:
我們是簡單心理諮詢預約平台,擁有700+位海內外心理諮詢師,只有約10%的申請諮詢師能夠通過面試考核;目前為止簡單心理已為30萬+人次提供了高質量心理諮詢服務。
想尋找屬於自己的心理諮詢師,歡迎來簡單心理諮詢預約平台體驗哦,戳這裡「http://jdxinli.cn/2ukmmb」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