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遵守規則怎麼辦?

「和孩子說了,樓梯上不能跑,可孩子就是不聽。」

「說了好多遍,區角活動時聲音小點,怎麼還是聲音這麼大。」……有些新手老師和家長時常會苦惱孩子不守規則,但又不知該如何去培養。

今天,就和大家談談,在培養規則意識時,常見的4種誤區和5個正確 的做法,希望能幫到你~

培養規則意識的4個誤區

1權威性教育方式

成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孩子必須要遵守。不和孩子說什麼是規則,而是用權威來壓制孩子,讓孩子去執行規則。

在小班的區角活動中,娃娃家人氣最旺,聚集了很多小朋友,而科探區卻空空的,沒有人。於是,明老師喊到:「小峰、小花、小平,你們三個去科探區玩」。三人不情不願地去了科探區。

孩子不明白原因,很難形成規則意識。如果失去了成人的掌控,孩子就不再去執行規則了。

2成人言行不一致

學前階段的孩子,年齡小,善於模仿,很多行為都是通過觀察、模仿成人而習得。

中班的晨談活動,曲老師圍繞午睡的好習慣,和孩子們達成共識:午睡不玩被子,不說話,安靜地睡覺。

午睡時,隔壁班張老師跑到曲老師卧室找她聊天,睡覺中的小朋友看到老師們在聊天,就偷偷在床上玩起來。

所以,當成人的言行,與孩子說的、做的並不一致的時候,孩子會認為規則只是說說而已

3隨意更改規則

當規則已制定後,不可隨意更改,因為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認知:規則是為了方便成人對孩子的管理,而沒有真正尊重孩子。

大班開始,方老師規定,每天早到10分鐘,小朋友練習跳繩。有天,方老師因前一天熬夜,於是,就和孩子們說:「今天我們就不跳繩了,大家在教室里安靜地看會書吧。」

制定好的規則,因為成人的原因,朝令夕改,是十分不利於孩子規則意識的培養。

4缺少規則的堅持性

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不是一兩天就能實現。當短期並沒看到孩子進步時,成人就主動放棄對規則的執行。

中班的小靜,每次看到不喜歡吃的東西,都會直接嘔出來,針對小靜挑食的問題,朱老師和李老師商量,運用正面激勵來鼓勵小靜。果然,接下來的3天,雖然吃的不快,但都能把飯吃完。哪知,第4天開始,小靜又開始嘔了,朱老師和李老師又用了其他方法,都不見效後,就直接和保育員說,「她不吃就算了,隨便她,她開心就好。」

如果想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老師都沒有耐心、不堅持,怎麼可能培養出守規則的孩子?

如何培養規則意識

1成人的榜樣示範

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成人一直說是沒用的,因為孩子對於規則常是通過模仿而習得的,所以,成人遵守、維護規則,才能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對規則的遵守。

比如:關於遵守出行的規則,老師和家長可能會這麼做:

老師的做法:

在上下樓梯時,兩位老師會排隊,一前一後地上下樓,不說話,用行動來告訴孩子。

家長的做法:

家長會先看交通指示燈,然後再過馬路,而不是橫衝直撞。

2體驗不遵守規則的後果

有時,孩子會因各種理由去遵守規則,這時,成人可以讓孩子自己承擔不遵守規則的後果,即自然後果法。

比如,和孩子說明按時睡覺的規則。

老師的做法:

午睡後小朋友們起床,但小敏就賴床。老師並沒有著急叫她起床,而是請另一位老師看著她,自己開展活動,等小敏起床後,她要承擔賴床的後果,不能參與遊戲。

家長的做法:

第二天要去遊樂場玩,和孩子說今晚早睡,但孩子就是不睡、要玩,結果第二天晚起了,家長就告訴孩子,「因為你晚起,所以不能去遊樂場了」。

孩子去承擔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孩子明白了這個後果會讓自己不開心,下一次,孩子肯定不會再違反規則。

3與孩子商量,共同制定規則

當制定某些規則時,與孩子商量,分析為什麼制定,應包括哪些具體的要求。

比如:玩遊戲的規則。

老師的做法:

設置區角規則時,老師和孩子一起商量,比如,進區人數、玩法,玩具整理。制定好區角規則後,老師和小夥伴都要遵守,共同維護。

家長的做法:

在家中,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玩遊戲的時間、收拾玩具等規則,傾聽孩子,只有這樣規則才能獲得孩子的支持。

這樣的規則,不再是空洞的要求,而是孩子能理解,搞得明白的。只有這樣的規則,孩子才會真正願意遵守,並主動去維護規則。

4抓住小事,及時表揚

培養規則意識,要從點滴的小事做起,並能及時地評價孩子的行為,加深孩子對規則的體驗,並能更加積極地堅持去做。

比如:培養孩子自己吃飯。

老師的做法:

笑笑是個很懶的小朋友,不愛自己吃飯,總想老師喂。但今天,笑笑自己拿湯匙吃飯,雖然吃的到處都是,但老師還是立刻表揚她,放學後還和家長談起,表揚孩子。

家長的做法:

在家中,孩子邊吃邊看電視,吃得慢,所以都是家長喂飯。為了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意識,家長關掉電視,鼓勵孩子自己吃飯,對於孩子的第一次,家長及時表揚,並給予物質獎勵。

所以,當開始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時,要相信孩子,並用發現的眼睛去看孩子的點滴進步

5持之以恆地貫徹規則

當和孩子共同制定好規則後,有時並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或者孩子做了兩天,鬧情緒不想做。

比如:收納玩具。

老師的做法:

區角活動,孩子很會玩,但常不願收納。所以,當和孩子制定「不收拾好玩具,下次就不能玩」的規則後,有的孩子會哭著拒絕,或發脾氣,以至時好時壞,老師都應堅持原則。

家長的做法:

在家裡,孩子玩好玩具總不愛收拾,因為爸媽肯定會收拾。但是,當和孩子定好,自己收拾玩具後,可能孩子剛開始收拾很差,或是做不好,不要著急,有耐心,可以先陪著孩子收拾,到自己收拾的過程。

這時,家長一定要保持清醒,堅持下去,並陪著孩子一起遵守規則。

最後的話

上文在談到培養規則的誤區時,選擇了在幼兒園中的一些案例。這個問題不僅在幼兒園裡,在家裡也是常常見到的。

其實,規則意識的培養本就是一個長期的工程。所以,在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時,不能單從幼兒園的角度去做,更要結合家庭的配合,雙方缺一不可。不妨將文章轉發給有需要的朋友。

如果你有什麼好的方法,歡迎您在文章下方留言,分享給更多的夥伴。

更多學前教育乾貨,歡迎專註我的公眾號:幼師口袋(ID:qujiaohuodong),記得在公眾號內回復「知乎」,我為你準備了一份神秘見面禮哦~


推薦閱讀:

TAG:孩子 | 幼兒園 | 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