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說了,樓梯上不能跑,可孩子就是不聽。」
「說了好多遍,區角活動時聲音小點,怎麼還是聲音這麼大。」……有些新手老師和家長時常會苦惱孩子不守規則,但又不知該如何去培養。
今天,就和大家談談,在培養規則意識時,常見的4種誤區和5個正確 的做法,希望能幫到你~
培養規則意識的4個誤區
1權威性教育方式
成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孩子必須要遵守。不和孩子說什麼是規則,而是用權威來壓制孩子,讓孩子去執行規則。
在小班的區角活動中,娃娃家人氣最旺,聚集了很多小朋友,而科探區卻空空的,沒有人。於是,明老師喊到:「小峰、小花、小平,你們三個去科探區玩」。三人不情不願地去了科探區。
孩子不明白原因,很難形成規則意識。如果失去了成人的掌控,孩子就不再去執行規則了。
2成人言行不一致
學前階段的孩子,年齡小,善於模仿,很多行為都是通過觀察、模仿成人而習得。
中班的晨談活動,曲老師圍繞午睡的好習慣,和孩子們達成共識:午睡不玩被子,不說話,安靜地睡覺。
午睡時,隔壁班張老師跑到曲老師卧室找她聊天,睡覺中的小朋友看到老師們在聊天,就偷偷在床上玩起來。
所以,當成人的言行,與孩子說的、做的並不一致的時候,孩子會認為規則只是說說而已。
3隨意更改規則
當規則已制定後,不可隨意更改,因為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認知:規則是為了方便成人對孩子的管理,而沒有真正尊重孩子。
大班開始,方老師規定,每天早到10分鐘,小朋友練習跳繩。有天,方老師因前一天熬夜,於是,就和孩子們說:「今天我們就不跳繩了,大家在教室里安靜地看會書吧。」
制定好的規則,因為成人的原因,朝令夕改,是十分不利於孩子規則意識的培養。
TAG:孩子 | 幼兒園 | 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