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就隨他哭?其實可以多點人文關懷

前幾天去超市購物,在玩具區碰到一位看樣子像南美國家的媽媽帶著兩個男娃,大的六七歲,小的兩三歲,弟弟正抱著媽媽的腿扯著嗓子哭嚎,本來這個年齡話就說不利索,再加上這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更聽不出他在說什麼,不過他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要貨架上那個一按就又亮燈又唱歌的玩具。

媽媽顯然是久經沙場了,一開始還回應幾句,到後來就乾脆什麼也不說,站在一旁等孩子哭完,期間還拿出手機悠閑地刷了起來。

坐在購物車裡的哥哥也相當淡定,心無旁騖地玩著iPad,想來他老弟這招也不是第一次用了,連大哥都免疫了吧。

我推著購物車,趕緊從他們旁邊走過,一邊走一邊默默感嘆:小朋友在商店撒潑耍賴這事兒還真是不分種族不分膚色、跨越大洋跨越國界啊!

而世界各地的家長在這種事情的處理上做法也都差不多,基本分成兩類:一類是迫於壓力滿足孩子的要求,先堵住娃的嘴,畢竟,跟著娃的眼淚一起噼里啪啦掉了一地的,那可是老娘的臉啊!還有一類是不論娃怎麼一哭二鬧三上吊,都堅定信念不為所動,直到娃哭累了乖乖回家,跟老子拼耐性,你小子還嫩了點兒!

鑒於這個問題的普遍性,許多專家也都給出了自己的建議。當下比較流行的一個是:

不能慣著孩子,該拒絕的時候一定堅定拒絕,孩子要哭就讓他哭,父母不打不罵不說教,就在旁邊看著他哭,等他哭夠了再給點愛抱一下,順便教育教育,抓住一個典型事件教育一次,孩子以後再也不會撒潑耍賴了。

相比於以前那種當眾教訓孩子,訓斥甚至動手的做法,這種「晾曬式」管理顯得相當溫和、人性化了。但不知為何,每次看到這樣的建議,我都感到脊背發涼,總覺得這樣縝密的心思和精明的手段實在不像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像在對付敵人。

父母和孩子之間失去了本應有的愛的連接,站到了對立面,孩子不再是父母曾經發誓珍愛一生的寶貝,卻成了需要父母絞盡腦汁、用盡手段去修理和改造的對象。

當我們就站在那裡看著孩子哭時,我們臉上的表情是冷靜,還是冷漠?當孩子哭到精疲力盡時我們給的懷抱,是真的憐愛,還是高高在上的勝利者對失敗者的施捨?

美國心理學家和家庭教育專家勞倫斯·科恩博士在他的Playful Parenting(《遊戲力》)一書中這樣說:「關於孩子的哭泣,如果我只能給家長一條建議,那這條建議就是:不要把孩子自己一個人扔在那兒哭。」這條建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在我們看來,讓孩子一個人哭一會兒已經算是我們對他寬大處理了:他哭哭啼啼的,我都沒打他沒罵他,讓他一個人哭完了冷靜了再來跟我說話,這還不行?

其實,我們在處理孩子哭泣時的態度,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我們對哭的深深的誤解,這種誤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哭是不好的,是軟弱、無能的表現;

哭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哭是小孩兒威脅父母以達成自己目的的手段;

家長見到孩子哭應該儘快讓他停止哭泣。

正因為這些誤解,家長內心總是放不下對哭泣的孩子進行懲罰的想法,即使不是打罵這種可見的懲罰,也是任由孩子哭這樣的冷暴力。

事實上,最新的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研究已經證明,哭不僅是好的、有益的,對於表達能力不強的小朋友來說,哭更是最本能、最直接、最有效的疏解情緒、自我療愈的方法。

孩子生活經歷少,許多成人看來理所當然的事對孩子都是全新的體驗,會帶來恐懼、傷心、憤怒等負性情緒,形成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等化學物質,而這些化學物質如果長期積累得不到釋放,會對孩子的大腦環境造成傷害。孩子的大腦發育尚不完善,自主處理情緒的能力仍然很有限,也很難通過語言溝通等方式疏解心情。在這種情況下,哭泣和眼淚就成為孩子排泄負性化學物質的最佳方式,也是他們天生就會,不需要學習的能力。

但遺憾的是,並非所有哭泣都有這樣好的效果。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心理學家勞倫·比爾斯姆通過研究發現:如果我們在哭泣時身旁有人能給我們精神上的撫慰,那我們通常哭完會感覺好很多,但如果身旁明明有人在,而這個人卻沒有給我們半點精神上的支持,完全無視我們,甚至否定、批判我們的感受,那我們哭完之後會感覺更加糟糕。

也就是說,如果家長只是站在一邊看著孩子哭,等著他哭完,這時候的哭泣,並不能幫助孩子緩解情緒、療愈心靈,他最後不哭了,很可能只是精疲力盡,或者絕望了,並不是真正平靜下來。其實我們可能都經歷過類似的場景:當我們自己因為某件事哭泣時,如果我們的伴侶只是站在旁邊看著,不給我們任何形式的支持,我們是不是可能更生氣?我們是不是渴望一個溫暖的懷抱、一個可以依靠的肩膀,讓我們痛痛快快大哭一場?

我們之所以有這樣的需求,背後是有神經科學的道理的。「遊戲力」工作室創始人李岩老師介紹說:研究發現,大腦中產生情緒的區域對觸覺信息非常敏感,也就是說,當我們有強烈的負性情緒時,如果有人能給我們溫柔的擁抱、撫摸,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這些負性情緒。同時,這個區域還負責接收和處理他人的表情和語氣信號,因此,如果有人能帶著溫柔的目光和語氣來撫慰我們,同樣會有很好的效果。

孩子在大哭大鬧發脾氣時,內心是有許多強烈的情緒的:憤怒、委屈、恐懼、羞愧等等,這時把他扔在一旁獨自哭泣,只會讓他的壞情緒不斷發酵,形成對大腦有害的化學物質;如果我們能將他攬入懷中,溫柔地撫摸他的後背,同時輕聲的告訴他:「唔,媽媽知道,寶寶好生氣,寶寶好想要這個東西,媽媽知道,媽媽在這裡」,他則更有可能平靜下來。

這裡要說的是,安撫孩子時說的話一定要簡潔,只需要接納他的情緒,並且讓他知道爸爸媽媽在,他是安全的。其他任何形式的解釋、分析、建議、說教、批評、道歉都會打斷孩子的情緒修復過程。不要試圖跟他講道理,更不要要求他「好好說話」,因為這個時候,他負責處理情緒的大腦邊緣系統已經被多種強烈的感受淹沒,大腦各個部分之間的溝通已經失效,負責邏輯推理的前額皮質也已經無法正常工作,根本無法處理家長的道理和建議,也根本不可能「好好說話」。只有當他真正平靜下來之後,才有可能聽進去家長的話。

還有一種情況,孩子情緒實在太強烈,可能倒地打滾,連踢帶踹,根本不讓爸爸媽媽抱,還可能對爸爸媽媽大喊:「你走開!別過來!」這時候,我們真的要走開嗎?

如果是在超市等公共場合,我們肯定不會把孩子丟在那裡自己走開;即使是在家裡安全的環境中,我們最好也不離開孩子太遠,不走出他的視線範圍。這是因為,我們不僅要保證孩子身體上不受傷害,還要給他情緒上的安全感,而離開現場只會給孩子帶來被遺棄的恐慌感,只有陪伴才會讓孩子覺得安全。

針對這種情況,Peaceful Parent, Happy Kids(《父母平和,孩子快樂》,書名為本文作者譯)一書作者蘿拉·馬克姆博士建議我們這樣對孩子說:「唔,寶貝想讓媽媽走開,那這樣,媽媽後退幾步,離你稍微遠一些,但媽媽不會把你一個人丟在這裡的,你需要媽媽的話,媽媽一直在這裡。」這樣說,能讓孩子知道我們願意尊重他的想法,但同時絕不會拋棄他,既給了孩子空間,又給了他安全感。

這樣在孩子哭鬧時給他有愛的陪伴,對孩子和家長都有極大的益處。孩子會慢慢了解到:原來世界不是總能如我所願,會有我想要而不能得的,想做而無法做的,我會因此而憤怒、委屈,但是沒有關係,這些情緒都是正常的,它們會來也會走,它們走後我仍然可以平靜快樂,而且無論如何,我的爸爸媽媽都是愛我的,在我需要的時候,他們都在。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就擁有了強大的內心、頑強的韌性和超高的情商。

而父母會發現,當我們給出這份無條件的愛和支持後,孩子會回饋給我們最真誠的信任和親密。他的哭鬧減少了,不見了,並且更加願意接受父母的意見和指導。親子關係走入溫暖的良性循環,開始帶來真正的幸福感,整個家庭的氛圍也會更加愉快。就像美國育兒專家珍妮特·蘭斯布里所說:「育兒中有個違背了許多家長基本認知的真相,就是:我們越能接納孩子的壞情緒,就越有機會擁有好心情。」

其實,這不僅是育兒中的真相,也適用於所有的親密關係。你願意接納我最糟糕的樣子,才有機會看到我最美好的樣子。孩子如此,成人亦是如此。在我們最狼狽不堪的時候,都需要多一點的人文關懷。

推薦閱讀:

TAG:孩子 | 哭鬧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