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名字並不是隨便起的,原來起名有這麼多學問
03-19
據《周禮》「婚生三月而加名」,嬰兒出生三個月後由父親取名,我們現在所看見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當時的習慣,崇尚以天干為名。以「信」「義」「象」「假」「類」為五則,不以國,官,山川,隱疾,牲畜,器幣為名。隨著封建專制的加強,在命名方面除了對「五類」、「六不」同樣講究外,還對一些寓含王霸意義的字眼如龍、天、君、王、帝、上、聖、皇等字禁止使用。有些朝代不禁。
魏晉以後,一代代的學風、思潮、單從命名方面即能看出一些。那時的人自命清高,玄學盛行,起名講究高雅。如盛行以「之」命名,如王羲之子獻之,孫靜之、楨之。畫家顧愷之,將軍劉牢之,科學家祖沖之,史學家裴松之,文學家顏延之,楊銜之等。
南北朝佛教盛行,取佛僧名成了時髦。一時間,僧佑、僧護、僧智、梵童、摩訶之名比比皆是。據正史載,南北朝帶僧字的名有122人,曇者39人,佛者24人。唐宋時,道熾一時,僧也極紅。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成了時尚。周秦兩漢單名多於雙名。王莽時,「令中國不得有二名」,西漢15帝,二人複名;東漢13帝全單名。
西漢至東晉,54帝,4個複名,單名94%,東漢以後,尤其兩晉南北朝,佛道盛行,一時間佛名盛行:金剛、力士、文殊、目連、藥王、般若、三寶隨處可見,以帶佛氣。僧、佛、摩、梵、曇,直取佛名也很多。唐宋後,取複名多起來,皇帝除外,因單名易於避諱。另外,唐人追求雅,以文、德、儒、元、雅、士等字命名很流行。
因《尚書·太甲上》有「旁求俊彥」《偽孔傳》有「美士曰彥」。故而,據正史載,五代共有87人以「彥」字命名。元代人以取蒙文名為時尚。元末,張士誠原名九四,「士誠」之名乃一文人所取,是在取笑他,他還不知,典出《孟子》:「士,誠小人也」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