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穴治各種頭痛

一、手穴點穴療法的概念

手穴點穴療法就是在手部的有關穴位上實施有規律、有節奏的點壓,來達到治病的目的。在近十年的實踐中,我們取得了顯著的療效,並且該療法簡單方便,僅取手部的學位,一般人極易在短時間內掌握。為了進一步推廣這種療法,藉此機會把此療法介紹給大家,以便和更多的反射療法愛好者共享。

二、手穴療法的理論依據

手穴療法屬手針範疇,從經絡學的角度講,人體有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組成縱橫交錯的網路,遍步於人體的全身表裡上下,起著連貫機體、運行氣血的作用。若人體內髒的生理功能失常,或體表感受病邪時,都會影響經脈的正常循行,導致經氣鬱滯或不足。中醫學講:「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血行、氣滯血瘀」。而手穴點穴療法,就是對手上的某個穴位進行有規律有節奏的點壓,這種一壓一松就有著特定的意義。壓為陰,松為陽,壓時調營氣,松時調衛氣,壓時氣血聚集,松時加大脈衝。人動時,血運行於主經,人靜時血歸於肝臟。因此手穴點穴就可以平衡陰陽,打通經脈、調和氣血、調節營衛,從而起到鎮痛消炎、活血化瘀的療效。

三、手穴點穴療法的具體方法

(一)手穴的定位及主治:手穴療法一共20個穴位,如頂圖所示:

手背十五穴:1、全頭痛穴 2、前頭痛穴 3、頭頂痛穴 4、偏頭痛穴 5、後頭痛穴 6、眼痛穴 7、肩痛穴 8、頸項痛穴 9、咽喉痛穴 10、胸痛穴 11、脊柱痛穴12、腰腿痛穴 13、坐骨神經痛穴 14、踝痛穴 15、會陰痛穴

手掌五穴:

16、咳喘穴 17、胃腸痛穴 18、夜尿穴 19、足跟痛穴 20、感冒點穴

(二)手穴點穴的操作方法:

1、全頭痛穴位於拇指掌指關節尺側赤白肉際處主治全頭痛、頭暈、腹脹

2、前頭痛穴位於食指第一指關節橈側赤白肉際處主治前頭痛,胃腸痙攣、急性腸胃炎、闌尾炎、風濕扭傷所致的膝關節痛、趾關節痛

3、頭頂痛穴位於中指第一關節橈側赤白肉際處主治神經性頭痛、全頭痛

4、偏頭痛穴位於無名指第一關節尺側赤白肉際處主治偏頭痛、胸肋痛、膽區痛、膽絞痛、肋間神經痛

5、後頭痛穴位於小指第一關節尺側赤白肉際處主治後頭痛、急性扁桃體炎、臂神經痛、頰部紅腫、呃逆

6、眼痛穴 位於拇指指關節尺側赤白肉際處主治急性結膜炎、急性角膜炎、麥粒腫、青光眼等所引起的眼痛、眼發澀、發脹、不明原因的眼痛

7、肩痛穴位於食指掌指關節橈側赤白肉際處主治肩周炎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肩痛

8、頸項痛穴位於第二、三掌指關節間,靠近第二掌指關節處主治落枕和頸椎病引起的頸項疼痛

9、咽喉痛穴位於第三、四掌指關節間、靠近第三掌指關節處主治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三叉神經痛、牙痛

10、胸痛穴位於拇指關節橈側赤白肉際處主治挫傷、肋間神經痛、帶狀皰疹所致的胸痛、各種原因所引起的胸悶、胸痛、吐瀉、癲癇發作

11、脊柱痛穴位於小指掌指關節尺側赤白肉際處主治急性脊間韌帶損傷、尾骨痛、鼻塞、耳鳴及椎間盤突出手術後引起的腰痛

12、腰腿痛穴位於手背腕橫紋前1寸、第二伸指肌腱橈側與第四伸指肌腱尺側處主治對扭傷、風濕、勞損等所致的急慢性腰腿病均有效、急性腰扭傷效果最佳,慢性腰病也有一定療效;

13、坐骨神經痛穴位於第四、五掌指關節、靠近第四掌指關節處主治坐骨神經痛、髖關節痛、臀部痛

14、踝痛穴位於拇指掌指關節橈側赤白肉際處主治風濕、扭傷所致的踝關節腫痛

15、會陰痛穴位於小指第一關節橈側赤白肉際處主治癤腫、肛裂等所致的會陰部疼痛

16、咳喘穴位於手掌食指的掌指關節尺側處主治咳嗽、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神經性頭痛

17、胃腸痛穴位於勞宮與大陵穴聯線中點處主治急慢性胃腸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消化不良等所致的上、中、下腹痛、膽道蛔蟲、胃腸飽脹

18、夜尿穴 位於掌面小指第二關節橫紋中點處主治夜尿、尿頻、尤其對小兒尿床效果最佳

19、足跟痛穴位於手掌大陵穴與胃腸痛穴連線中點主治各種原因引起的足跟痛

20、感冒點穴位於手掌近橈側緣,第一掌骨基底內側後方1寸處主治感冒、扁桃體炎、牙痛

(三)施術方法

找准穴位用手或點穴棒逐漸用力捏或點按3——5分鐘,疼痛減輕時改為點穴,一松一壓為一次。有規律有節奏地點穴,24次或36次為一遍。稍停片刻(仍保持壓穴),再點一遍,共點穴5——8遍,待疼痛緩解後,再繼續壓穴3——5分鐘,以鞏固療效。每次治療必須在15分鐘以上。

四、典型案例:

偏頭痛:張某,女,40歲,左側前額部疼痛5個月,發作時,不能入睡,噁心、嘔吐。X光透視見上額部黏膜增厚,診斷為上額竇炎。2005年7月5日有輕度發作來診所治療,用手穴點穴法為其治療,,重點點按右手偏頭痛穴,約5分鐘後,疼痛緩解,又加強點穴10分鐘後,疼痛感消失。結合足部按摩,治療2個療程,隨訪至今未複發。

足跟痛:李某,男,65歲,雙側足跟痛兩年余,2005年11月20日早晨起床後突然加重,不能正常行走,前來就診,用手穴點穴法對其雙手的足跟痛穴行點穴治療,10分鐘後,疼痛緩解,能行走。結合足部按摩,治療3個療程,隨訪至今未複發。

手穴點穴的注意事項

1、病患者的疼痛部位有能分左右的和不能分左右的兩種,能分左右的,均取對應側手穴,即右邊痛取左手穴,左邊痛取右手穴。若兩側都痛則取雙手穴。如患者疼痛部位不能分左右的,只有一個痛點,則取左右手穴。

2、取穴一定要準確,點穴力度的大小與效果的快慢有一定關係,開始時要輕,逐漸加大力度,直至患者接受為度,切忌用力過猛。

3、手穴點穴治療頸、肩、腰、膝、踝等關節部位疾病時,在點穴1分鐘後,讓患者活動疼痛部位,緩解後,再繼續壓穴3——5分鐘,以鞏固療效。

4、手穴點穴療法對急性病療效最佳,但對慢性病的治療近期療效尚可,遠期療效較差。在治療慢性病時,應每天點穴1——2次,每次15分鐘左右,10天為1療程,休息2天再繼續下一療程,結合足療,效果更佳。

五、總結

1、穴位是微循環密集開放的集中點,經絡現象是人體微循環系統與包圍微血管的肌肉,支配微循環的神經系統相互作用的功能表現。並且,穴位具有高敏感、底阻抗,電容大,電位高,穴位相對特異性,雙向調節性,整體效應及開放性等特性。手上有三條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三條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密切聯繫著人體內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可以促進氣血運行,供應各組織器官的營養物質,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2、手穴療法無需針具,無需藥物,無需脫衣解扣,並且不受時間、場所限制,隨時隨地可以自療自助,或為別人解除痛苦,具有見效快,不出偏差、穴位少、易掌握、操作簡單的優點。根據我們近10年的臨床實踐及應用,證明總有效率可以達到96%以上,大部分患者可在10分鐘內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手只是人體的一部分,手穴也只是人體整體穴位的一部分,所以手穴點穴在治療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的療效與應用及穴位的數量還有待於我們在今後的實踐中進一步的去探索和開發。

此篇摘於晨瑞2011的博客,感謝作者


推薦閱讀:

TAG:針灸 | 頭痛 | 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