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我開始接受自己的平庸

少年,自命不凡。

中年,欲說還休。

老年,悠然南山。

未等不惑之年已「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今年剛好29,從喬老爺的水果公司總部到今天的國內某互聯網名企,一路從小白做到技術專家的位置。在親戚朋友眼中,我就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名牌大學、海歸、高薪。曾經的我自命不凡,自認為是地球上最特別的個體,走在學校里用餘光都能感受到同學仰慕(花痴)的眼光;而如今的我開始自嘲,後來逐漸發展到發現自己的平凡,直到現在我開始接受自己的平庸。

社會是個大熔爐,小學作文的必用金句(這話一聽就有點暴露年齡),不過那時的我哪裡懂得社會。讀了19年的書,學生時代就一路拿獎學金,評優秀;工作了也是勤奮努力,謹慎小心,掛心解決方案是不是最優的,專業能力是不是最強的。驕傲的人常有的通病——不愛跟人搞關係。

今年上半年,我才真正對人人都在說的「中年危機」有了全新的認識。十年前的我,認為「危機」都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危機」遇見我只能被化解。自信到認為「問題就是用來被解決的,沒什麼解決不了的難題,萬一解決不了,只能說明那個人能力不夠」。然而,現實還是教育了我,對大多數人來說,無論如何掙扎,最終只能被生活抻得展展的。

年初,某超一線城市的的房地產橫盤,好幾個不錯的樓盤陸續放出。作為「天之驕子」,工作體面,薪水也不錯,加上家裡的支持,我完全沒有察覺房子能是我不能承受的壓力。跑了幾家售樓中心才發現,加上貸款利息,一算,才發現原來我也是萬千買不起房族的一員。買不起房,買個車總可以吧,錢夠了,號限了。90初出生的人挺悲劇的,除了計劃生育,什麼也沒趕上,房子自己買,工作自己找。

生活上不盡人意,工作上總還算有起色,聊以慰藉。因專業能力強,我被提拔為部門負責人,從技術專家向管理層轉型。我努力適應新角色,然而帶團隊的實際困難遠超我的預期,除了面對團隊內各色各樣的團員,還要承擔來自上級和平級的其他部門的壓力。人不像項目中一件件具體的事件,更多變且不可控。人際「關係」可不像數學那樣有章法規律可尋。對於一個成長環境相對純粹的學術型新晉管理人來說,面對一堆「是即是非,非即是是」,衝擊絕不亞於別人告訴他「1是質數」的錯愕感。

我曾以為既然我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只要我把團隊帶好也行。於是我努力工作,帶頭埋頭苦幹。有困難,打碎牙往肚子里咽,嚴格控制成本,把關質量,一切以公司利益為先。我如此努力地工作,被老闆一句,「叫你吃飯你也不去,讓老闆怎麼想你?是跟公司一條心嗎?」,潑醒。原來工作不能安安靜靜研究技術,創造效益,必須巴結老闆,團結同事,不然就是不一條心,破壞團結。我這才領悟過來,為什麼莫名背了好多黑鍋,誰讓我不是自己人呢?

雖然我自己不喜歡,但為了團隊,我還是開始試著學習與領導相處,逼迫自己參加一些完全沒興趣,去了也不知道該說啥的飯局。因為我被教育「搞關係」是做管理的必修課。那段時間我甚至不敢拒絕任何邀約,極盡所能說服自己,「成年人做事的標準不是只有正確與否,有無意義」。飯局的談話無非是一些空洞的道理和宏大的目標,杯觥交錯之間說著一些自己都聽不懂的話,「降維打擊」「打法」「商業閉環」「產品發酵放大路徑」「顆粒度」「把資源盤活」「增長黑客」「把模式跑通」。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中國人,推崇「苦」文化,吃苦是一種美德,凡事要多忍耐。不吃苦,被認為活該是loser;不忍耐,被認為是幼稚無知。

Well, so what?老子就是要活得洒脫一點兒,對自己好一點。人生一共三萬多天,快樂一點兒,人間不值得(出自誕總)。

你們想知道讓我徹底佛系的契機嗎?

安排——雖然你工作很努力,但是工資今年就先不漲了。公司效益不好,明年我們打個翻身仗,這裡是明年公司的扛鼎之作,你挑頭。。。我:哈哈哈哈

平庸沒什麼可怕,有些事情努力了,還是做不好,不用硬堅持,做點你喜歡又擅長的吧。放過自己,別總是拿現實中的自己跟理想中的自己較勁。讓那些毒雞湯滾得再遠一點兒,什麼人要努力,要吃苦,要成功,要忍耐,那些都沒有誠實面對自己,順從自己的內心來得真實可靠。說什麼王權富貴,戒律清規,只願我天長地久地快樂。平庸需要勇氣,梁靜茹給不了,只有你自己能給(有點冷)。你還沒有勇氣?等待時機,總有一天你會和我一樣。別人都想讓我做一個勤勞的小蜜蜂,可我偏偏只想做一直白白胖胖的小豬豬。

再說一遍,快樂點。於是,我頂了29年的黑髮,被我染了。有種老夫聊發少年狂的快感。我喜歡這個平庸又快樂的自己。


推薦閱讀:

TAG:工作 | 30歲 | 平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