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鑒別的誤區,你被騙了多久?

生活中經常接觸酒愛好收藏白酒的朋友們,相信大家也接觸過一些白酒鑒別的文章—「如何通過看酒花辨別酒質」、「識別酒小技巧:酒體微黃黏稠掛杯!」、「純糧食酒鑒別:酒中加水看是否變渾濁」等小妙招。

但這些技巧並不能100%鑒別出酒的真假,優劣。有些小妙招並不能完全適用。

01酒花,制假很容易!

網上說酒花密集且消失的緩慢的就是優質酒。過去釀酒師傅常用「看花摘酒」,通過這種方法選擇最好喝的酒。

現在不一樣了,技術發達了,造假都開始用酒花劑,看酒花這一招現在已經不太實用了。

02酒黃,掛杯,經驗並不可靠!

掛杯就是好酒?掛杯是因為酒體較為粘稠,這種現象在陳年老酒上特別明顯,因為經過多年的陳貯,水分子與酒精締合度較好,口感更醇和。

但這種「掛杯現象」也可以人為模仿,那就是使用增稠劑,甚至是塑化劑!

現在資深酒友都說:「過去是一個酒好看掛杯,現在是一個酒壞看掛杯。越掛得變態,越可疑。」

03酒色微黃的是好酒?

並非所有的白酒時間長了都會變成黃色。一般而言,濃香型、清香型、醬香型、兼香型白酒容易變成微黃色,最常見的茅台酒,顏色微黃是其標誌性特點。不黃反而讓人懷疑不是茅台酒。

醬香型白酒釀造出來略黃,時間儲存越長,酒色會變得越來越黃。其次為兼香、濃香、特香。不同香型的酒,隨年份貯存,受到儲存環境不同的影響,變黃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同一年份生產的同品牌陳年白酒,變黃的程度也不一樣。更有甚者,也會存在同一品牌、同一批次、同一原箱的酒,變黃程度都不同的現象。

當然,不是所有的香型都會變黃,比如米香型白酒時間長了不會變黃。有些清香型白酒,即使存放了數十年仍然是無色透明的。此外,食用酒精勾兌出來的酒並不會變黃。

白酒酒色變黃,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它與原料、釀造工藝、儲存環境及儲存時間、及酒的香型都有緊密聯繫,特別與時間和儲存有關。

04辨別純糧,只能做參考!

加水變渾濁的是純糧酒。原理在於糧食酒中含有高級脂肪酸,當酒體兌水後,溶解度降低會使它析出。酒精酒里則沒有這種成分。雖然有一定的道理,卻不準確。

純糧酒確實加水會變渾濁,但有一種固液法勾兌的白酒,是在糧食酒中加入食用酒精,如果摻水也會變渾濁,但不明顯。

05踩酒瓶,別鬧!

真的茅台酒瓶是不容易踩碎的,其實這是個誤區。假的也一樣不容易踩碎啊,都是圓柱體,受力均勻,沒有裂痕,要是沒有咯到什麼,一般是很難踩碎的,(這就好比生雞蛋捏不碎一樣,完全取決與雞蛋的受力大小跟受力點或者有沒有其他支點),而且你要知道現在的造假工藝都是真瓶裝假酒的。本人看到網上視頻有人在不使用酒滴的情況下,為了取出最後一杯發財酒踩茅台瓶口,是不可取的。但是為了抵制茅台回收瓶造假,摔碎茅台酒瓶的行為還是值得提倡的。

白酒還有個誤區,不是鑒別而是喝酒的時候,你會感覺跟原來的味道不一樣、變了,然後覺得這酒有問題!在這裡小酒要解析一下到底是為什麼?

首先可能是同一款酒的貯存時間不同。酒是一年酒爆香刺辣,兩年酒稍顯柔和,三年酒酒體融合到位並開始出現醬香獨有的陳年醇香。拿同一款就茅台來說,出場時間不同,有的可能時間長,有的時間短,這都可能會造成口感上的差異。這並不能說明酒是假酒。「酒是陳的香」很多喝過茅台酒的朋友們都知道喝新出廠的茅台和已經收藏了好幾年的茅台的口感是不一樣的,不管從香氣還是入口,茅台老酒都要比新酒醇和很多,喝上去感覺口感柔和,滿口生香。比如你平時喝的是剛出廠一兩年的新茅台,給你一瓶出廠後再存放了5-10年的茅台,你會感覺喝上去要舒服很多。

第二那就是喝酒的場景、心理,喝酒環境以及他人暗示或者酒的溫度都有可能影響自己口感。比如,到西湖邊上的獅鋒山龍井村去喝龍井茶,到台灣阿里山茶園去喝凍頂烏龍,您一定會覺得非常好喝。但是同樣的茶您帶回來再喝,感覺味道就差了。這其中除了水質、茶藝的因素以外,心理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樣的茅台酒,如果您到茅台酒廠去喝,或者與茅台公司工作者同桌飲酒,可能感覺會有所不同。

圖片來自網路

國酒鑒真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來源知乎『國酒鑒真』

關於更多茅台酒的詳情,歡迎您登錄VX小程序:國酒鑒真,進行查看和比對。


推薦閱讀:

TAG:茅台 | 白酒 | 白酒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