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斷生活的癮(四)
人的見識不同,見解也不同,價值觀自然也不同。
人類不喜歡死亡,所以人的基礎價值觀永遠是那些有助於人存在的思想:人首先要存在,其次才有關於人的是是非非。所以,在人類能被書寫出來的歷史中,任何有助於人存在的思想,都被定性為政治正確的健康思想;相反的,任何能夠導向人滅亡的思想,都必須是反人類的危險錯誤的思想——因為就算是反人類的思想,也要以人的存在為依託。
在大多數時候,這種價值觀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歷史證明,以毀滅人類存在為目的的思想,最終都會帶來苦難,從而招致強烈的抵制;而以人類存在為目的的思想,總是會廣為流傳。對應的,毀滅思想的倡導者往往招人唾棄,而崇尚生命的思想家總能匯聚人氣。因此,人們總歡迎生機盎然充滿朝氣的正能量,喜歡天行健自強不息;而死亡相關的話題,人們不約而同的視為最大的禁忌,迴避談論。
然而這種價值觀是錯誤的,是因無知而盲目,因盲目而愚蠢的一個結果。
世事無常,人生無常。這個世界有太多事情是人難以預知的,然而死亡是唯一可以被精確預知的事情:人從出生的那一天就開始走上了通往死亡的道路,從出生的那一天就開始了死亡的倒計時,沒有任何人可以逃避死亡,死亡是人類永恆的歸屬。精確而不誇張的說,從生死的角度描述人的狀態,每個人都「正在死」,沒有例外。
死亡的原因是新生,是存在:有生必有死。因此人喜聞樂見的生生不息,其實也是死死不息。當人歡慶新生嬰兒的降臨的那一刻,註定了在未來要承受親人永別之絕望。雖然人常說,生死無非是自然現象而已,但事實上一旦把心與生死建立了關聯,那麼生死就不僅僅是自然現象層面的話題了:人把生死賦予了意義,在生死之間感受苦和樂、希望和絕望,有了對生的追求和對死的抗拒。最終,人開始貪生怕死,給自己背上了無盡的包袱,受盡了折磨。
所以,「生」從來就不應該被讚賞和期待,除非這「生」可以永恆下去;「死」也不應該被迴避,而是應當積極的直面。如果找不到一個永恆的「生」,那麼這種必然伴隨著「死」的「生」,還是趁早遠離為好。否則,因為「生」而有了「死」,因為「死」而牽扯出了一堆幺蛾子爛攤子事,然後拔出蘿蔔帶出泥一般的引發大半輩子的愁、悲、苦、憂、絕望,圖啥?
其實,人生在世,唯一應該乾的事情就是研究如何在活著的時候沒有痛苦,死了以後不再生。除此以外,都是扯王八犢子。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