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思想,出自老子《道德經》,後庄子發揚光大,成為道家核心思想。
千百年來,很多人說「無為」是無所作為的消極觀念,或說是教導君王不與民爭、任民自由發展的「勸君」思想,實為天大的誤解。
其實,無為,才是最高級的成功之道。
1.
「無為」並非無所作為,而是無「私我」之為。
這裡的「私我」,即自我之私慾、自我之喜好、自我之成見。
所謂「無私我」之為,即消除我個人的「私慾、喜好、成見」,我所思所想所行皆順道而為,我成就道,道成就我,如此便能得大亨通。
無私我,其實莊子在《應帝王》里也曾說到「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其意思就是說在一切事上順其自然而不摻雜「私我」干涉。
此外,杜光庭在《道德經註疏》稱:「無為之理……謂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術,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功,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其意思也是要求人不要用「私我」去破壞公道,更不能為滿足自己的嗜好而去行詭計,凡事順道而行,能做多大的事就做多大的事,不要妄求,這樣就不容易受到傷害,也不會因為名不副實被人質疑和攻擊。
因此,無為便是大為,無為便是無不為。
2.
舉個例子,假如你是一個老闆,需要招聘一個重要的員工,那麼你就要根據公司的實際需求來配備適合的人才,不能以個人私慾來「以貌取人」,即你不能因為自己喜歡美女,就招一個美女,這樣的話,便是損害了公司的發展,也即損道了,那麼結果就必然走向沒落。
所以,為什麼說企業的成功與老闆個人修為很重要,如果修為不夠,私慾太多,便會局限於私慾營造的網羅之中,從而無明、迷糊、智障、偏見,到最後徒勞一場。
同樣,一個國家的長盛不衰,也在於領導者的無為而治,具體就是不能強加自己的喜好、意識給人民,尤其是不能允許「以權謀私」的現象存在,例如走後門、拉關係、權色交易等,只有讓真正的人才得到匹配的崗位,各盡其才,自由發揮,國家才能日益強大。否則,就是與無為對立,其結果一定小則害人害己,大則禍國殃民。
3.
無為,更是一種修身之道。
縱觀各家文化,歸根到底,幾乎所有的文化都在強調消除「私我」的對於人生成長及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性。
《聖經》里神對人說:「你要休息,因為我是神。」意思就是,你不要自己去想方設法,一切交給天道,你只需順從道,跟從道就行了。
佛教說人有七情六慾,這些都是干擾人通往幸福之路的障礙,所以你要消除這些障礙,才能如臻化境。
儒家雖然看似與道家作對,處處強調人的「有為」,但其內核深處,一定也是無為的,只是儒家自己都不知道,所以總是在批判道家的無為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實就是無為的一個恰切的解釋。
4
所謂成功之道,其實就是為人之道,認識自己越清楚,越謙卑,越不敢為,從而越能大為。
老子提出的無為思想,揭示了天道的奧秘,實則是人生成功的高級法則。
當今許多卓越人士,都深知無為的的重大作用,從而剋制修身,而成其事。
日本著名的企業家稻盛和夫,在有生之年同時創造了兩家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其在經營企業中,總結出「積善行、思利他」的核心指導思想,其內涵就是無為,即「無私我」之為的踐行。
先無為,才能明道,而後才能大為。
簡單說,人只有先把私我放下,才能看清現實、以及事物的本質,從而順道而行,最終才能成就大我。
5
無「私我」以得正,無「私我」便入道。
大道不語,使萬物各得其所欲,春花秋果、四季更替,其背後無不是大道在運行,草木因其順道,按節令生長,不逆反,所以生生不息。
所以,花是自己開,但也不是自己開。
所以,人成事之根本,也在於明道、循道,才能不空忙碌而無所獲,才能有所作為。
原創作者:雲開
雲開書院簡介:集文化之大成,開教育之新風!從哲學、文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等多視角、多層面破解思想文化的魅力。
推薦閱讀:
TAG:國學 | 老子(人物)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