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研的態度治療慢性胃炎(三)

上一篇我重點介紹了一下胃部防禦環境與攻擊因子。本篇我會做一個胃部攻防綜述,結合相關論文做一些推斷和建議。

上篇文章分別闡述了胃部的防禦機制和攻擊因子,其實胃部環境是十分惡劣的,經常因為飲食和身體原因導致粘膜損傷,但恢復機制也是強大的。不斷分泌的胃粘液和不斷修復的胃粘膜與各種攻擊因子之間形成平衡。這個平衡是能分很多層次的,舉個評分機制的例子,正常的胃防禦機製為10分攻擊因子為0分,5分為病變的臨界值。有很多人有HP或膽汁反流,但是沒有癥狀,胃鏡觀察胃粘膜一切正常,這就是沒有達到病變臨界值,舉例來說這種人可能維持在防禦8,攻擊2的平衡點上,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些人終身都維持在這個平衡點上不發病。當出現削弱防禦(比如自身免疫降低)或攻擊因子增強(HP增多、膽反增多、酒精刺激)時,胃部試圖會在新的點上達到平衡,比如7-3或6-4這樣,一旦達到5-5就會出現胃炎相關癥狀。當攻擊因子持續加強,而防禦沒有得到幫助時平衡點就會繼續下移,4-6、3-7這樣子。當然這個過程會很漫長,在每個點位上胃部都會試圖進行抵抗,就好比當年國民黨敗退時都要節節抵抗的。但是一旦過5-5分界,敗退的大趨勢確立之後,在沒有外力的幫助下,粘液層被侵蝕,分泌粘液的腺體萎縮,抵抗力量只會越來越弱,此消彼長,胃炎只會越來越嚴重。所以看到好多網友說注意飲食養胃、迷信中藥治病,企圖反轉平衡點,這裡我只能呵呵了,不客氣的說不科學的加強抵抗力量,你就相當於賓士在胃炎-萎縮性胃炎-胃癌的高速公路上。

如果假定攻防10-0是胃癌,那麼9-1、8-2就是萎縮性胃炎,7-3、6-4就是各類淺表、膽返胃炎,5-5隻能算是胃炎初期。不能否認飲食和中藥養胃有一定作用,但只是針對初期胃炎,攻防還在拉鋸的關鍵點時有作用。一旦胃炎深入發展,這些防禦手段都無效了。所以治療胃炎的第一要務是消除攻擊因子,第二是保護胃粘膜為其自我恢復爭取時間,爭取達到正常的平衡點。上面說到過HP好消滅,而膽汁卻沒什麼好辦法,但根據平衡點理論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對胃粘膜有充分的額外保護、對膽汁適時的吸收,此消彼長的情況下恢復到無癥狀的平衡點時大有希望的。有些網友吃藥一兩周或一個月覺得效果不大就認為沒用,就放棄了,這是不可取的。要知道你胃炎也不是一天兩天得的,是長期積累才導致的,你想吃幾天或幾周就好嗎?一吃就見效的那是仙丹。胃是經年累月被削弱的,或者是急性炎症後沒有治療徹底,長期反覆導致慢性炎症,你想吃個一兩周葯就好嗎?很多論文中對胃部各種炎症的治療觀察都是4周、8周、12周、16周、24周這樣分別測試的,好多藥物要在8周後才開始顯效、24周才有胃鏡可觀測的明顯好轉。所以個人任務反轉平衡點的基礎是服藥時間要足夠長。


推薦閱讀:

TAG:慢性胃炎 | 胃病 | 胃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