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小五進化營
來源:松鼠財智
沒有人不關心自己的位置,國家也一樣。
但很多時候,即使做出正確選擇,也不一定能達到目的。
在中國崛起過程中,確實存在重大的歷史機遇,起到了催化、推動的作用。
這個重大歷史機遇的催化,使中國逐漸演變為今天的樣子,深刻影響著世界秩序,並重新定義著中國。
1、重大歷史機遇
工業化、城市化遭遇西方產業外包大趨勢
科技創新,在西方經濟發展中,一直有著重要作用。
從最初紡織機械、蒸汽機、內燃機等掀起的工業革命,到現在計算機、智能化技術,每一輪創新,都為西方帶來突飛猛進。
創新帶來高額利潤,極大增加社會財富。
在舊時代,增加的社會財富,雖大部分被創新部門佔有,但也會拉動周邊行業發展,而且富人財產也附著社會義務,如救助窮人、修路等。
然而,西方20世紀末21世紀初這一輪創新發展,卻沒有顯著惠及普通百姓,它體現出截然不同的特徵——生產流程大規模外包。
諾基亞等傳統企業,擁有完整製造產業鏈,生產統一的消費品,滿足人們基本需求。
但隨生活水平提高,個性化需求井噴湧現。
擁有全產業鏈企業,在面對多樣的個性需求時,無力承擔高昂的調整成本,逐漸走向「越努力越失敗」的邏輯終點。
捨棄對全產業鏈的奢求,著力打造創意和品牌,才能成為制勝法寶,比如蘋果公司。
這就導致生產製造、裝配等環節,需要大量外包。
誰能承接這樣大規模外包?
需要兩個條件:生產必須高效率;生產必須高彈性。
高效容易理解,彈性來自於不斷變化的個性化需求,越能適應不同需求,越有可能承接大量外包業務。
兩個條件耦合,承接方只有一條路可選:有大量專業的、精細化的中小型企業。專業化能帶來高效率;中小企業彼此配合、適應帶來高彈性。
舉目全球,只有中國,能滿足製造業外包的需求。而且,簡直就像虛位以待。
因為在這個關鍵的時間節點,很多城市,建設了大量的工業開發區。
90年代,中國輕工業大規模發展,為全社會提供了越來越豐富的生活必需品。
在輕工業向重工業換擋過程中,即90年代中期,出現了一個重大的變化——分稅制改革,直接導致了土地財政。
分稅制改革簡單說,就是原來全國的財政收入,大約80%歸入了地方政府,中央收入很少。錢少很難辦事,很難大規模投資,很難支持西部不發達地區。
分稅制改革後,全國大部分財政收入,劃歸了中央。第一年就從前一年的兩成,增加到了六成。
但是,城市土地有償使用收入、土地增值稅、房產稅等與土地增值相關的稅種,全部歸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有很強的動力,鼓勵建築業大發展。
在此之後,地方政府建設了大量的空白開發區(廣義城市化)。
而這些開發區,如果沒有企業進駐,企業無法盈利,系統就無法長久運營下去,政府的融資無法償還,風險會大增。
巧合的是,恰逢西方大量外包機會,為中國的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促成了工業化的關鍵騰飛。
當然,後來加入WTO,也為中國製造業,提供了更多機會。
中國經濟在世紀之交的崛起,是中國的工業化、城市化與西方產業外包互相催化的產物,是世界大勢。
2、中國崛起的顯著成果
構建起超大規模的供應鏈網路
在經濟騰飛過程中,十多億人民,辛苦勞動,追求更好的生活,釋放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構建起超大規模「供應鏈網路」。
供應鏈規模越大,其內部節點越多,互相配套、嵌入越深,效率越高。
中國面向全球承接合同,也面向全球生產製造;國內電商平台發展,又催化出更細緻的分工。內外融通的格局,使供應鏈網路進一步擴大和深化。
超大規模的供應鏈網路,成為經濟發展的最大成就,也造就中國的「世界製造中心」地位。
事實上,製造中心已經超出中國範圍,擴展到東亞、東南亞地區。
中國從這些國家、地區進口大量零件、半成品,再加工、組裝成成品,銷往全球。
整個東亞被中國整合進「環中國海供應鏈網路」,成為全球的製造業聚集區。
這個製造業區域,無法被世界上其他區域替代。
中國崛起,帶來龐大的供應鏈網路,網路的不斷擴大和深化,將東亞、東南亞地區納入進來,形成了世界上唯一的、終局性的世界製造中心。
3、世界雙循環大格局的形成
以往的世界秩序,基本是「中心——外圍」結構,即以西方為中心,其他非西方國家依賴於西方的科技、資金、製造業等。
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尤其製造中心的形成,使得「中心——外圍」結構演變為「西方——中國——其他非西方」的雙循環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