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孫燕姿微博深夜發文,說自己是一個「糟糕的媽媽」。
當時懷著二胎的孫燕姿,突然遭遇大兒子患上重感冒。
孫燕姿儘力照顧孩子,每天為他的身體擔憂。
孩子不想吃飯,但是特別想吃巧克力,但吃多了會影響藥效,孫燕姿不準,母子倆為此爭論起來。
面對情緒有些失控的媽媽,兒子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是默默在紙上寫道「我恨媽媽」。
看到這句話,孫燕姿情緒徹底崩潰。自己明明是為了孩子好,為什麼他一點都不領情?
憤怒的她同樣在紙上回道:「是嘛?如果你死掉我也不會在意的。」
可是,這種傷人的話,同樣也傷到了自己。發泄完之後,她比孩子更難受。
她責怪自己是一個「糟糕的媽媽」,說出了不該說的狠話,並且向兒子道歉。
像孫燕姿這種情況,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很常見。
吵鬧的孩子,哄不好的脾氣,會讓媽媽心力交瘁,甚至口不擇言說出一些傷人的話。
有些媽媽覺得孩子還小,說完就忘了。但這樣的壞情緒多了,會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孩子個性的形成,其實就在家長的耳濡目染之間。
如果媽媽是個樂觀的人,孩子遇事也會積極應對,如果媽媽悲觀,孩子在遇事的第一反應,就是逃避或消極面對。
微博上有個話題,叫做「家長的負能量」。
有網友說,媽媽一直給自己傳遞負能量。
父母感情不順,導致媽媽特別消極。
她經常對女兒說「等我死了,你爸爸再找個年輕的吧,他現在什麼都無所謂」,這種喪氣到極點的話,讓女兒無從安慰。
她無法在自己的父母之間,做出一個權衡。
這隻會讓孩子變得不相信婚姻。因為他們親眼目睹了,原本最應該相愛的兩個人,是如何互相厭棄的過程。
媽媽永遠不知道,自己一味將孩子當成情緒宣洩的垃圾桶,孩子如何能夠消化這樣強烈的負能量?
一名網友的經歷,看得人很揪心。
從小到大,不管她做什麼,媽媽看不順眼,都會開罵。
一次媽媽開車上高速,一不留神錯過了服務站。
片刻思考之後,她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高速上掉頭!
沒開多久,眼看著一輛大卡車飛馳而來,躲閃不及,迎面撞上。
撿回一條命後,整個拖車的過程,媽媽接連幾個小時,不帶一句重複地罵女兒。將所有的過錯推到女兒頭上。
大致意思是:為了你這個小畜生能吃一口好的,老娘差點連命都丟了。
還有一些更難聽的話,她都選擇性地遺忘了。只是永遠都記得,那個哭成淚人的小女孩,剛幸運地撿回一條命,還來不及慶幸,就被自己的親媽用最難聽的話攻擊。
那一刻,她是那麼無助。
到後來,母女爭執時,她學會了對抗,用更難聽的話去諷刺媽媽。
她變成了和媽媽一樣的人,無法管理自己的情緒。明明知道這樣不好,但在大腦給出反應之前,嘴巴先說出了那些話。
管理不好自己情緒的媽媽,在孩子眼中是可怕的,而更可怕的是,你的壞情緒傳染給自己的孩子,讓她也變成渾身充滿負能量的人。
王爾德曾經說過一句戲言:所有女人都會變成自己的母親,這是她們的悲劇。
那些沒有教會女兒去愛的媽媽,到最後,女兒都成了她的翻版。
看過一個小故事。
女人下班之後,匆匆往家趕。在電梯里,她下意識地照了照鏡子。
鏡子里的自己容顏灰暗、睏倦,眉頭緊鎖,眼角向下耷拉,顯得嚴肅又無神。
她有些恐懼:
我怎麼變成這樣了?老公和孩子每天看到我這張愁苦、焦慮的臉,他們是什麼感覺?
她想起自己每次都會把工作上的怨氣帶回家,孩子稍有頑皮,就大聲責罵。難怪,他再也不願意分享學校的趣事,在餐桌上也越來越沉默……
認真反思自己後,她改變了。工作的煩惱,在進家門的那刻就卸下了,她學會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開始傾聽孩子的心聲,學會欣賞他。
家裡重新有了歡聲笑語。孩子放學回家就想圍著她轉,小嘴巴拉巴拉講著學校的趣事,睡覺也只想媽媽能夠再多陪陪自己。
一個情緒穩定的媽媽,對孩子來說,是莫大的財富。
胡適在《我的母親》一文中寫道:
「我母親的氣量大,性子好,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情感的話。」
胡適的大哥敗家,欠了一身的賭債,每到除夕,家裡總有一群討債的。
母親總是忙前忙後,料理年夜飯、壓歲錢等,不氣不惱,就當沒看見這群人。
等到所有的事都忙完,才去邀請本家長輩,每個債主發點壓歲錢把他們請走。
即使是這樣,母親也從不罵大哥一句,連怒色也不曾有。因為新年,大家都想歡歡喜喜度過。
母親和善,但不代表無條件縱容。
小時候,不管胡適做錯了什麼事,說錯了什麼話,母親都會記在心裡,等到只剩兩個人的時候,關起門來,細數他做錯的事,讓胡適認錯道歉。
但她從不會當著眾人的面責罰孩子,因為她從不是教訓孩子出氣讓別人看的。
母親一直都是溫和的,胡適耳濡目染之間,成為一個真正的儒士。
胡適說: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每個人都是從孩子長成的大人,在我們年幼的時候,是不是也經常做一些淘氣的事情,只為了引起媽媽的關注,好讓她再多抱我一下,親我一口?
孩子的世界是單純的,不要求媽媽多美,多有錢,他們需要的,是媽媽看重自己,尊重自己。
就算想法天馬行空,媽媽也願意陪著我,變回一個小小孩童。
那些動輒對孩子責罵的媽媽,其實不僅是在扼殺孩子的天性,也是對曾經那些渴求媽媽關注的自己,進行否定。
一個好的媽媽,不會讓孩子屈從於自己的暴力,而是在言傳身教中,讓孩子明白道理。
心理學博士洪蘭女士說過:
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我觀察過很多媽媽,孩子稍微有些不順從,她們就會不耐煩。尤其是人多,而孩子十分不配合的時候,往往是媽媽們情緒最容易失控的時候。
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要麼就畏手畏腳,很怯弱;要麼就是很叛逆,凡事都要和家長對著干。
其實很多問題孩子,都能在家長的身上找到烙印。那些焦慮、暴躁、喜怒無常的個性,都是對家長的一種映射。
你一開始吼叫,孩子的世界就變得電閃雷鳴。你的冷暴力,也會讓孩子瞬間如墜冰窟。
壓力和焦慮必然存在,但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是成年人的必修課,而不是將孩子當成情緒宣洩的垃圾桶。
真正好的親子關係,是孩子和媽媽,互相成就。
情緒穩定的媽媽,她教會孩子如何去愛,如何面對挫折,如何消化自己的情緒,這些東西,對孩子的一生都受用無窮。
這樣的媽媽,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作者: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塊腹肌的兼職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職員。三觀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觀 ,個人微信公眾號: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有書經授權發布本文,轉載請聯繫作者。
TAG:家庭教育 | 父母教育 | 婚姻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