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日報Vol.174]邾國故城遺址首次發現「邾」字陶文

邾國故城遺址位於山東鄒城市南10公里嶧山南麓,是東周時期邾國的都城和秦漢時期鄒縣縣治所在,1963年社科院考古所山東隊對該遺址做了初步調查,並結合文獻記載論定為邾國故城遺址。自晚清民國以來,該遺址就以出土大量陶文而受到學界普遍關注,僅鄒城市博物館就收藏有該遺址歷年採集的陶文標本三千餘件,但一直沒有發現帶「邾」字的陶文,給相關研究尤其是該遺址的定性帶來一定困惑。

  2015年3月至6月,山東大學考古系聯合鄒城市文物局對邾國故城遺址進行了為期三個多月的考古發掘,發掘地點位於「皇台」下西南300多米的倉儲區,出土了大批東周到漢代的遺存。本次發掘結束後即開展了資料整理,發掘簡報已刊於《考古》2018年第3期。2018年初,在後續的資料整理中,於4件戰國陶器上發現了疑似「邾」字陶文,並經有關專家予以確認。這是邾國故城遺址首次發現「邾」字陶文,鑒於這一發現的重要性,現做補充報道如下。

  「邾」字陶文發現於H623出土的1件陶量和3件陶罍之上。陶量H623④:9為泥質褐陶,陶色較深,夾微量細砂,質地堅硬,直口,方唇,下腹微斂,平底,素麵,外壁和口部經打磨修整,非常光滑。其口部戳印有「邾」字陶文,印面為長方形,邊緣模糊,長約1.5厘米,寬約2厘米。陶罍H623②:12、H623②:13、H623③:8均為泥制褐陶,直口,窄沿,方唇,短束頸,折肩,小平底,素麵。其肩部均戳印有「邾」字陶文,印面為圓形,每個陶罍的陶文數量、尺寸和排列方式並不相同。H623②:12有5個「邾」字陶文,呈五角形排列,印面直徑為1.6厘米。H623②:13有4個「邾」字陶文,呈方形排列,印面直徑為2.2厘米,戳印較淺,印面比較模糊。H623③:8有1個「邾」字陶文,直徑2厘米,下部模糊不清。

  經初步分析,這4件「邾」文陶器的年代均為戰國早期。3件陶罍與長清仙人台M5:012陶罍、曲阜魯故城M1:6陶罍的形制十分相似。仙人台者為平折沿、頸較短、折肩位置較高,魯故城者為坡折沿、頸相對較長、折肩位置相對較低,邾國陶罍折沿近平、頸部長度和折肩位置介於前兩者之間。從器形的演變規律來看,3件邾國陶罍的形制介於這兩者之間。據已有研究,仙人台陶罍的年代為春秋晚期,魯故城陶罍的年代為戰國早期。邾國陶罍的年代應該與兩者相近且更接近戰國早期,同出陶量H623④:9的年代應與之相同。而且陶量H623④:9的容積約合姜齊量制的1.5區,姜齊量制適用於春秋至戰國早期的齊國、邾國等地,從而進一步證明了陶量H623④:9是戰國早期的器物。

  根據《左傳》等文獻記載,公元前614年邾文公遷都於嶧山之陽,時稱「繹」或「嶧」,此即邾國故城遺址。這次該遺址帶「邾」字陶文的發現,說明至晚到戰國早期「邾」已經是此地的行政名稱,東周邾國的都城應位於此地。聯繫《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出現的鄒穆公以及該遺址還曾出土過秦代「騶」字陶量,可知戰國中期以來此地又改稱為「騶」(鄒)。這與邾國後改稱為鄒國應有直接關係,屬於國名與地名互稱之例。總之,這是「邾」字陶文在邾國故城的首次發現,以出土的自證性文字材料印證了相關文獻記載,具有重要學術研究價值。

  此外,這次陶量和陶罍上的「邾」字陶文證明它們是官方發行的量器及配套使用的盛儲器,也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經過實際測量,陶量H623④:9的容積為4735毫升(小米,下同),陶罍H623③:8、H623②:12、H623②:13的容積分別為4800、9613、9730毫升。可以看出,陶量與陶罍的容積基本呈倍比關係,陶罍H623③:8與陶量H623④:9的容積基本相同,陶罍H623②:12、H623②:13的容積大約是陶量H623④:9的2倍。相同的出土單位、相同的質地和顏色、呈倍比關係的容積,說明陶量和陶罍很有可能是同一時期配套使用的量器和盛儲器。這啟發我們,今後有必要對陶罍這種在魯南地區很常見的東周陶器的功用進行重新審視,其對於研究東周時期邾國量制也將會有重要價值。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

文章出處:中國文物信息網作者:劉艷菲 王青 路國權

推薦閱讀:

TAG:考古 | 人文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