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識作家慶山,還是在她十幾年前的小說《蓮花》。當時,慶山還未曾改筆名,叫做安妮寶貝。《蓮花》的出現,驚艷了整整一代人。悠遠靜謐的語句,空靈唯美的畫面,那時的我,深深被慶山的文字所吸引。
慶山,浙江寧波象山人,曾是銀行職員,後開始在網路連載小說,漸漸被世人所熟悉。從《告別薇安》,到《蓮花》,以及更名慶山後的第一本小說《春宴》,和如今的《夏摩山谷》,慶山的文字一直在成長。
早期的慶山,不諳主流,不諸於人事,她的文字深刻而暴戾,頹廢而衰敗。許多人被她故事中的情緒所吸引,當然,也有很多人並不理解。時至今日,網上依然有很多對慶山作品的抨擊,以及諷刺。
但你卻很少看到慶山回應此事,不管世間的變化如何,她內心的初衷始終如一。慶山給人的感覺就仿若山谷的凌霄花,吸取歲月天地精華,以求內在的充實來領悟這個世間的哲理和冥思。
很多人說慶山講的都是同樣的故事,那些為愛掙扎,恣意妄為的女子遊走社會的邊緣,獨自找尋生活的意義,這樣的故事再無深意。慶山在《夏摩山谷》的後記訪談中提到,為什麼我總是讓一些事或物重複的出現,因為這天地下沒有什麼新鮮事,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重複罷了。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的疊增,我們對同樣發生的事所感悟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夏摩山谷》的意義,好像就是慶山自我成長的里程碑。夏摩山谷本就是一個虛構的地方,也意喻著攀援理想主義的聖地。這或許是慶山心中的一種境界,又或者是一種嚮往。此時的慶山,早已不再是當初鋒芒畢露,內心渴望突破的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