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工關節置換,術後一定會翻修嗎?

什麼原因會導致人工關節置換術後翻修?

假體到底能使用多長時間?

美國哈佛大學實驗室將模擬安裝在人體標本上的人工關節放在生物溶液中,在60公斤的重力負荷下模擬人體的運動。在相當於10年同等強度的運動後,聚乙烯襯墊的磨損僅僅0.2毫米。

這就是說,要達到磨損2毫米使襯墊損壞的程度需要100年。

雖然這只是實驗室結果,實際使用年限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但手術方法和技術的日趨進步、對術前準備及術後康復與護理的重視、術中術後抗生素的規範使用、患者術後的功能康復治療的標準化個體化,都使得術後併發症逐漸減小,使用年限逐漸增加。

美國梅奧醫學中心對8117例接受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進行了長期隨訪,在術後10年的隨訪中,可以保持90%以上的假體生存率,其中有84%的患者至少使用超過15年,而78%的病人可使用20年之久。髖關節置換假體往往使用時間更長,有研究資料表明90%的患者在術後10年內,都不需要進行翻修手術,術後25年的假體存活率達到80%。

什麼原因會導致術後翻修?

對種種導致翻修的原因進行分析,我們把影響假體使用壽命的因素歸納為以下幾點(5星影響最大、1星影響最小):

感染 ☆☆☆☆☆

關節感染是對關節假體使用威脅最大、最兇險的因素,一旦出現術後感染,造成關節疼痛、功能障礙,往往是災難性的;若關節感染控制不住,只能進行翻修手術甚至將假體取出,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手術因素 ☆☆☆☆

未能結合患者的個體情況進行術前評估並制定手術方案。術中操作技巧局限,關節周圍軟組織的平衡破壞,未能對生物力學功能進行重建。

患者因素 ☆☆☆

肥胖、骨質疏鬆、術前下肢內外翻畸形程度、關節活動功能、下肢骨性結構發育異常、骨缺損程度,是否合併影響下肢肌肉力量的疾病,都會影響手術後的假體存活率。

這些患者手術難度較大,術中遇到複雜情況的可能性更高,假體安放的位置選擇也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對下肢力線矯正的影響更大,加速假體的磨損。

術後使用因素 ☆☆

在手術之後,需要對患者提供專業的康復計劃,指導其功能鍛煉。術後康復不良,造成肌肉萎縮,導致關節不穩,更易損傷假體。

過度運動,不正確的關節姿態,比如經常深蹲、盤腿、壓腿等,也會造成假體局部的過度受力而磨損。不當的運動也會增加外傷的危險,造成假體周圍骨折。

假體因素 ☆

關節置換假體材料很多,更是有進口和國產之分,我們認為,不一定貴的就是好的、對的。每個醫生需要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選用最合適的假體型號和材料。

陝中大附院 關節骨科


推薦閱讀:

TAG: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