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飲茶方式的演變(一)

事物的事態總是有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人類從猿人演變成現在的新星人類,從吃生食到發現了火開始吃熟食,茶也不意外,從一開始的吃新鮮葉子到現在的泡飲干茶,茶的歷史也見證了中國歷史發展。中華文明五千多年,雖然茶文化只有三千多年,但茶的歷史也可追溯到中華文明五千年前。

除卻猿人時代,中國文明最早開始於母系社會時代,那時的文明還很落後,後來演變成父系社會,到了炎黃帝時代,也就是這個時代奠基了我國的華夏文明。茶聖陸羽在《茶經》中寫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我們知道,茶最早發現是作為食用和藥用,那時候還沒有把茶晒乾保存起來的意思,都是直接採用的新鮮葉子,或是直接咀嚼或是煮成菜肴食用。《神農食經》里寫道「茶茗之服,令人有力悅致。」,也就是說這個時候有可能出現了飲用茶的方式,但這是不是真的發生在神農時期?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它就是發生在神農時期。《神農本草經》中並沒有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這句話,這句話只是作為了一個故事流傳了下來,而《神農食經》也不是在神農時期的作品,而是秦漢後儒家門生收集資料所編作,所以說茶之為飲始於神農時期是有可能的。那麼「聞於魯周公」又是從何而來?

魯周公,姓姬名旦,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其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而其封地在魯故稱魯周公。他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稱「元聖」和儒學先驅。相傳《爾雅》的著作者就是魯周公,其中《爾雅?釋木》中寫道:「檟,苦茶」。後西晉郭璞《爾雅注》:「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但是《爾雅》作者為誰爭論較多, 《爾雅》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但未載作者姓名。有人認為是孔子門人所作;有的認為是周公所著,後來孔子及弟子做過增補。所以,茶之為飲是否聞於魯周公也有爭議。

《華陽國志?巴志》:「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於巴,爵之以子。古者,遠國雖大,爵不過子。故吳楚及巴皆曰子。其地,東至魚復,西至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土植五榖,牲具六畜。桑、蠶、麻、苧,魚、鹽、銅、鐵、丹、漆、荼、蜜,靈龜、巨犀、山雞、白雉,黃潤、鮮粉,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武王率南方8個小國伐紂時(公元前1066年),巴國就已經以茶和其他珍貴物品納貢給周武王了。由此可知,西周初,茶以作為飲品應是可能的。至於魯周公是飲茶第一人就不一定了。

推薦閱讀: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