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找夥伴」鄉村文化振興——臨清魏家灣鈔關

找夥伴app的目標是 以鄉村文化的載體,以村為基本單元,藉助「互聯網+」手段,把每一個鄉村的歷史由來、人物典故、特色風俗、特產美食、鄉村經濟等都發布到找夥伴互聯網APP信息平台上,使每個村在平台上建立一張屬於自己的「鄉村名片」。

聊城市各鄉村可藉助找夥伴互聯網APP信息平台,將每個鄉村在平台上統一入駐,集中展示聊城的鄉村文化,發展鄉村農業,達到鄉村振興目標,使聊城鄉村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臨清運河鈔關——魏家灣關

宣德四年(1429)明政府沿運河設鈔關11處, 「惟臨清、北新則兼收貨稅」。宣德十年(1435)臨清運河鈔關升為戶部榷稅分司,由戶部直控督理關稅。萬曆年間徵收稅銀八萬三千餘兩,居全國八大鈔關之首,佔全國稅收的四分之一。民國十九年(1930年)成為最後一個被關閉的鈔關。 魏家灣關位於運河拐彎處,設立於宣德四年(1429),為臨清鈔關的分稅口,由臨清榷關戶部主事管理。雍正七年(1729)為體恤商人與百姓,命「免直省關豆米額稅,復設通州分司之黃村,臨清關之德州、魏家灣、尖塚、樊口等口岸,免徵臨清關船料,以揚州關歸兩江總督遴員徵收」 。

其後,魏家灣鈔關曾短暫關閉,乾隆七年(1742)題准魏家灣等處口岸,准其照舊設立,以便巡查設關徵稅。直到民國二十年(1931)才最終取消,共存在500餘年。除鈔關外,明清中央政府在魏家灣還設有驛站、巡檢司、兌糧糟倉等。漕倉與鈔關的設立,使魏家灣的糧食業、鹽業、藥材業、雜貨業得到了很大發展,成為山東運河沿岸重要的商品轉輸地與銷售地,被譽為「清平首鎮」。 明清時期的魏家灣屬於臨清州下轄的清平縣管理,因其位於京杭運河與馬頰河沿岸,具有優越的交通地理位置,使魏家灣成為「南近曹州,北通岱嶽」的「一方之勝地」 ,號稱「漯陽之名鎮」。

魏家灣鈔關開始以御史郡佐領之元專職,後來正統成化年間罷免了,到了景泰弘治年間又復興,鈔關主事的是一個人,督管船料商稅,收稅設定額,收的稅銀,分季上交京城。當時,每日過往魏灣鈔關的貨船數百艘,到鈔關時,它們都是先拋錨、停靠,待檢查交稅後,繼而前進。站在鈔關街南望、西望,舳艫相連、帆檣如林,宛如一幅美麗的圖畫,故被列入清平老八景。靠著國家漕運的刺激,魏家灣不但有中央政府設明代初年,國庫空虛,遂襲元制,發行紙幣。臨清鈔關最初也有強制發行紙幣的任務,具體辦法是:過往船隻在以銀納稅後,還要再以同樣多的銀子換取同樣面額的大明寶鈔。

不久紙幣發行失敗,仍行金屬貨幣。戶部榷稅分司是中央政府直屬機構,其署形制頗大。 臨清鈔關下轄七處分關, 前關、南水關、北橋關、德州關、尖庄關、樊村廠關、魏家灣關。其中魏家灣關距臨清鈔關旱路60里,水路70里,查收東昌等處繞道的一切貨稅。徵稅操作方法為,在關前運河拐彎處設一道鐵索,兩岸由絞盤控制,平時鐵索提出水面,攔截過往船隻,收稅後將鐵索沉入河底,將交稅船隻放行。

魏家灣關原有在正堂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關稅口一座,現有位於鈔關遺址內五百年前僅存一口鈔關用井和一株百年以上國槐。立的鈔關、驛站、水次倉、巡檢司衙門。 臨清鈔關,南接淮關,北接天津關,居運河衝要。每到漕運盛時,「帆檣如林,百貨山積」。鈔關所在的中洲則是臨清最繁華的商業區,「北自天橋至南水關,東自鰲頭磯至衛河,街市蟬聯,人煙輻輳,河流繞之。」

明代大學者李東陽一首《過鰲頭磯》,就形象地描繪了臨清鈔關周圍的繁華景象 「十里人家兩岸分,層樓高棟入青雲,官船賈舶紛紛過,擊鼓鳴鑼處處聞。折岸驚流此地回,濤聲日夜響春雷。城中煙火千家集,江上帆檣萬斛來。」 明清中央政府除設立鈔關以外還在魏家灣還設有兌糧漕倉,因其位於運河岸邊,專門收兌國家官糧,所以又稱「水次倉」。

《續修清平縣誌》載「水次倉,在魏家灣,創於明初,名曰水次兌軍倉,高唐、禹城等縣均納米於此,系國有」,當時清平、高唐、夏津等縣的漕糧都在此完納,有「三大厫」之說。漕倉與鈔關的設立,使魏家灣的糧食業、鹽業、藥材業、雜貨業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成為山東運河沿岸重要的商品轉輸地與銷售地,聚集了大量的商人、手工業者、服務業人員,被譽為「清平首鎮」。

魏家灣減水閘與滾水壩

明成化元年(1465)建水閘二,曰魏家灣,曰李家口,東岸淺鋪八,曰朱家、曰張家、曰十里井、曰趙官屯、曰戴家、曰陳官屯、曰趙家、曰潘家橋;西岸淺鋪六,曰張家,曰李家,曰李官屯、曰王官屯、曰丁家屯、曰魏家灣,其中魏家灣為減水閘,作用是將運河洪水泄入其他河流,以減輕運河壓力,由閘官與閘夫負責閘座啟閉,其工食銀兩由縣衙撥給。淺鋪則為疏浚河道的組織,以防止泥沙淤塞,保障漕船順利航行。

除減水閘與淺鋪外,魏家灣以南大壩下舊有引河一道,水勢情形應行挑浚,有利民生運道,引河不但可以用來泄洪,還可以在運河淤塞時用於通航,具有重要的功能。另有滾水壩一座,水多則開閘放出,下游則樂陵、海豐一帶入海。魏家灣段運河彎曲較多,也是利用三灣抵一閘的原理,若津道徑直,緩緩而行,則水浮沙沉,隨路澱積,疏之不勝疏矣。今多用彎曲,使之左撞右激,自生波瀾,鼓動其水而不使之稍寧,則沙亦帶之而去,無復停頓,這樣不但減少了置閘築壩的耗費,而且利用河流的自然流動原理使運道通暢,具有科學性。

明清時期,魏家灣是山東運河沿岸的大碼頭,糧食、食鹽、藥材、布匹、牲畜交易數量巨大。據記載,魏家灣地濱運河,舟楫往來,南北各貨雲集,居人以是居奇致富,聲妓之聲甲一邑。《清平縣鄉土志》亦載明清之際運河行魏家灣,商業昌茂,民殷富,最為繁盛之區。魏家灣商業最為發達者為糧食業,有八大糧行,主要收納通過運河與陸路而來的糧食,數目很大。除糧食業外,魏家灣還有鹽店、典當行、布店、藥材行、雜貨行數十家,其中規模較大者有大泰茂、仙緣聚、慶嘉號等。

清朝中後期,魏灣有朱家大戶、馮家大戶、南家大戶、彭家大戶、高家大戶等近十大戶. 嘉慶年間,魏家灣所在的清平縣就「城多飛沙,隨浚隨積,加漕渠埋沒幾盡,人文風俗亦凋敝不振」,運道已不甚暢通。咸豐元年(1851)黃河決口,又淹沒清平縣,水漫全境,百姓受災,城鎮被毀。咸豐五年(1855)「大水,河決銅瓦廂,由東明注菏澤,分流至張秋鎮,奪運歸大清河,曹州、濟寧、東昌以下皆水」。

光緒末年,隨著河東河道總督與運河沿線閘官、閘夫的裁撤,運河更處於一種無人管理的狀態,「自南漕折運,東昌、臨清間運河已成廢瀆,偶值夏秋淫潦,東昌西北自白家窪等 處水無所泄,由涵洞灌入運河,直達臨清,百餘裡間商民用小船營運取便,一時涸可立待」,此時的運河已經處於自生自滅的境界,水源完全依靠降水,與周圍的自然河道缺乏調劑與聯繫,甚至成為了排泄洪水的廢渠,漕運的作用不復存在。

推薦閱讀:

TAG:農村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