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認識范制葫蘆,八不正

「八不正」是典型的清代宮廷葫蘆制式,這種范制葫蘆為束腰式,上肚范製成四個方形,下肚則以菱形為主,同時還有八個兩兩互為對頂角的三角形。「八不正」表面的紋飾以八仙為主,後來又有四季花卉、如意紋、壽字紋等。簡單來說,「八不正」就是上下兩個肚子都要范製成見稜見角的方正形狀,抹去各角,葫蘆表面還要輔以吉祥花紋。

和瓷器琺琅器一樣,葫蘆界也有「一方頂十圓」的說法,一件方形葫蘆器抵過十件圓形葫蘆器。可見求圓較易,求方艱難。「八不正」葫蘆的菱線極多,外觀造型絕非普通范制葫蘆可比,它完全憑藉范制而非雕琢,卻需達到紋理清晰、形狀周正的標準。製成難度,可想可知。

范制「八不正」,需選擇個頭較大的亞腰葫蘆作為范制對象,清明左右播種,6、7月份套模,9月底採摘下架,范制過程講求「三停一定」。由於它的造型過於特別,在技藝上比普通范制葫蘆難度要大許多,無論是選種、種植還是制模、套模,乃至開模、打皮、晾曬,范制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需要認真拿捏。

現存最有名的一件「八不正」葫蘆,當屬天津博物館藏「清乾隆御賞款折方開光人物紋匏制瓶」了。這件葫蘆器高23.5厘米,腹寬:上部7.5厘米,下部10.2厘米,為束腰葫蘆式,上下兩肚均為方形,抹去各角,形成所謂「八不正」的樣式。

人工模印八仙圖案,人物各居一面,上為呂洞賓背劍、曹國舅持拍板、藍采和吹笛、漢鍾離捧桃;下為張果老持漁鼓、何仙姑拿蓮蓬、鐵拐李執葫蘆、韓湘子舉花籃。三角形的斜面內以團壽字為裝飾。瓶底款識居中為渠花,四角有陽文楷書四字「乾隆賞玩」款。

此瓶原為乾隆皇帝賞玩之物,製作工藝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是匏器中罕見的傳世精品。

隨著范制工藝的恢復與提升,現在人們也范出許多「八不正」。其中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天津「葫蘆廬」趙偉創作的「馬上有福」作品了。

這件作品共有99個「福」字,呼應中國傳統的百福賀歲之意。上面一個福字圖案的小「八不正」和一個蝙蝠圖案的方形葫蘆組成一個大「八不正」,與下面的四個駿馬圖案的小「八不正」,組成五個「八不正」葫蘆,取「五福」之意。

上面的蝙蝠圖案方形葫蘆共有四面,每面都有五個蝙蝠,而蝙蝠也正是諧「福」音,又是套用「五福」之意。加上每個小「八不正」的輔面上也都有福字,—整個擺件上的福字與福音圖案總共有99個,而「九」這個數字在中國文化中是至臻吉祥的象徵,中國傳統的百福圖也剛好就是採用99個福字作為總數。

這件作品構思精巧,製作工藝精湛,堪稱當代「八不正」的代表之作。


推薦閱讀:

TAG: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