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你想遷移南澳長山尾炮台

(南澳長山尾炮台遷移)

小島故事JM第十五篇文章

嘉慶十年(1805)四月,南澳長山尾附近,海上擂鼓震天,火光衝天,兩對人馬已經對戰許久。人們再也記不清楚,這是潘汝渭(清朝水師官員)第幾次出海迎擊賊寇了。這一回跟往常一樣,勝利而歸,繳獲多艘賊船、炮械、旗幟等物品。潘汝渭能夠經常取得勝利,全賴於長山尾上的兩座炮台。

據古書《南澳志》記載,長山尾炮台建於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其結構主要由上炮台、下炮台和煙墩三個部分組成,是一座長約六十米,寬約二十米的長方形城廓,也是由東隴(隸屬汕頭市澄海區東里鎮)出入外洋之門戶。

(長山尾倆炮台)

到嘉慶十九年(1814年),南澳總兵胡於鋐(hóng)上書,要求改長山尾上炮台為望樓,同時撤掉下炮台,將其移至隆澳(今後宅縣城)。他給出的理由如下,上炮台建在峰巔,每次打出的炮彈,在半空因為風的阻力,總是不能給敵人沉重打擊。

而下炮台就更不用說了,它位置在淺海附近,那裡又有山啊,樹啊,擋在前面,雖然水源充足但是礁石甚多,敵船肯定不會在此經過。綜合起來就是說長山尾不是扼要之地,不用在此大費周章,總之理由一大堆,我是實在編不下去了。

最後又言,隆澳北接南海,南臨巨洋,什麼澎湖列島、台灣、廈門、銅山(隸屬福建漳州)啊!只要是從閩南到粵東的船隻,沒有不從隆澳經過的,假如炮台設在這裡,一切不就在我們掌握之中嗎?哦,你這如意算盤打得挺不錯的。

明明一切說得是如此完美,但是總會有些精杠會出來反駁,哎呀,好像說錯了。這個人不是杠精,他是任南澳同知的李大根,這名字怎麼聽起來點怪怪的,不管了,直接進入正題吧!他曾經在南澳組織重修城隍廟,還在卸任之際上書,要求整肅漁民捕魚一事。

李同知就認為現在長山尾設有炮台,那些所謂的賊寇們都敢如此放肆,公開挑戰官兵。假如我們把這炮台撤掉,加上長期沒有百姓居住在這裡,萬一哪天有賊寇來了,沒有人來通知怎麼辦?我們豈不都要成為刀下鬼。

而且長山尾有很多小路可以通往隆澳,一旦賊寇蜂擁而入,豈不是讓南澳的百姓受苦、受難嗎?李大人如此理直氣壯地反駁,絲毫就是不給總兵胡於鋐台階下呀!但是想想,這件事情事關重大,肯定不能兒戲。

(長山尾炮台營房)

那麼關於長山尾炮台撤掉與否,到底有沒有結論呢?別急慢慢聽我道來,嘉慶十九年十月丁丑二十日(1814年10月20日),在兩廣總督蔣攸銛(xiān)的上書請奏下,終於將長山尾下炮台撤掉,然後改上炮台為望樓,派遣數名兵丁在那裡駐守傳報。

剩餘那些兵做什麼用,之前不是說過要將炮台遷移至隆澳,於是他們就跟著一名千把總(清朝官職)來到隆澳,還安排了十二門大炮。於是長山尾炮台遷移事宜,總算告一段落了,可惜的是前南澳總兵胡於鋐卻再也看不到了,他因為軍隊調度失策,很早就被革職啦!

weixin.qq.com/r/NSnj_6z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本文為【小島故事JM】作者版權所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感謝合作!

推薦閱讀:

TAG:南澳島 | 清朝 | 清代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