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集滅道(二)
世尊把所有的苦分類成兩種:精神上的苦,和肉體上的苦。其中精神上的苦就是愁、悲、苦、憂、絕望等等負面情緒。而世尊和聲聞阿羅漢最終的成果,就是再也沒有愁、悲、苦、憂、絕望等情緒出現。
不得不說,這個追求是非常直擊痛點的。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所有人都曾飽受精神上的摧殘,大家都曾經體驗過被這些負面情緒籠罩時候的感受。然而極大多數人都習以為常,不認為這些情緒有什麼不好,更沒想過也不敢想會有這麼一天這些情緒可以徹底消失,再也不見。但世尊和聲聞阿羅漢,的確的做到了。
所以你看,佛教修行的目的非常明確。這一點很多人都不了解,認為修行是在搞一些虛無縹緲的、含糊其辭的、玄之又玄的、一言不合就幾大劫幾大劫的事情,其實並不是。佛教有非常務實的目的,有顯而易見的原理,有行之有效的方案,最後的結果無論成敗都是可以立竿見影當下可見的。
不過靜下來仔細分析一下佛教的目的,其實也並不是什麼特立獨行的事情,無非就是趨利避害嘛。實際上,人人都在追求快樂遠離痛苦。比如在當代資本社會,很多人都認為只要有錢就能讓自己快樂起來,因為有錢可以買各種各樣的東西,讓自己高興;而很多痛苦也都是可以用錢解決的。所以其實佛教的追求,與所有人的追求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那麼,世尊與其他人的思路差異在哪裡呢?
四聖諦是佛教的綱領,即苦、集、滅、道。在苦聖諦中,世尊揭示了苦的本質——五取蘊。不過,如果你對佛教不熟悉,那麼除了「五」,剩下兩個字你根本不會真正理解什麼意思;而理解這個詞也並非三言兩語的事情。很多人對佛教打退堂鼓的理由,就是經論中的每個字都認識,但是拼湊在一起就不知所云了。可是這並不是世尊的本意,也不是本系列文字的本意。當然,後文我會逐個詞的解釋佛教名相概念,但是現在我們要做得就是,搞清楚世尊是如何從本質上剖析苦的。
在四聖諦的英文 wikipedia 頁面中,有幾個簡短卻準確的辭彙來解釋什麼是苦:incapable of satisfying,漢譯過來就是「欲求不滿」;painful,漢譯過來就是「疼」。這兩個關於精神上的苦和身體上的苦的詮釋,我很喜歡,也很準確——至少給了一個不了解什麼是執取,不知道什麼是五蘊的讀者一個初步的交代。
因此,心靈上的苦本質上無非就是不能滿足慾望;愁、悲、苦、憂、絕望,其實無非就是欲求不滿的幾種實例化的體現,就這麼簡單。而世尊與其他人思路的差異,也正體現在這個「欲求不滿」上:一般人的想法是,有了慾望,就要試圖做一些事情來滿足;而世尊的觀點是,通過滿足慾望來滅苦是治標不治本的,而且隨著慾望越來越大,最後連標都治不了,所以只有徹底的消滅慾望,才能從根源上解決「欲求不滿」。形象的說,一般人只是被慾望驅使的奴隸,而世尊是正面和慾望對剛,這就是差異。
推薦閱讀:
TAG: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