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辰西米露
面對伴侶出軌,我該不該離婚?
親愛的,這個問題,我沒有標準答案。
我沒有辦法直接告訴你,離婚好還是不離婚好。我只能幫你分析,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面對已經發生的伴侶出軌事實,絕大部分人會受到非常嚴重的傷害。
感受到背叛、欺騙、失去安全感、對未來的恐懼,以及痛徹心扉的心碎感覺。
對很多人來說,婚姻是自己生活中最大的精神和物質支柱。這根定海神針出現問題,對生活的影響是全方位、多層次的。
所以,在問自己「該不該」離婚之前,你需要先問自己一個問題:
我「能不能」離婚?
離婚是生活狀態的極大改變,這個改變,包含物質金錢和精神依靠兩部分含義。
一、物質金錢
如果你家裡的經濟來源,大部分靠你的伴侶提供。
或者說,你離開TA以後,你和你的孩子(如果有的話)很難生存下去,衣食住行步履維艱。
你需要為每天的吃住發愁,把每一分錢都想掰成兩半用。你想學習技能找一份好工作,交不起學費更耗不起時間,你怎麼辦?
二、精神依靠
假如你心理上非常依賴你的伴侶,家裡的大小事務都需要TA來做出決定。
大到房子的裝修風格,電器型號;小到家裡牆面插座壞了,要不要喊物管的電工師傅來修,你都無法決定,需要打電話給伴侶,等TA來拿主意。
其實你在單位是個好員工,幹活麻利,領導賞識,同事喜歡。
就是回到家裡,你好像變成了一個孩子,幹什麼都需要請示,等待另一半的指令。
這兩種狀態,我理解還沒有超越「能不能」的層次,還不到談「該不該」的時候。
在這種狀態的人,答案可能比較明顯,你「不能」離婚。
當生存都出了問題,談何生活?
當然,大部分夫妻,不會像上面說的例子那麼極端。他們各自都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有自己穩定的收入。
當他們遭遇伴侶出軌時,他們到底「該不該」離婚?這將是我們這篇文章討論的重點。
那麼,什麼是出軌?在這個價值多元的時代,出軌的定義也變得不太一樣。
有人認為
精神出軌就是出軌。
聊騷就是出軌。
伴侶偷偷自慰也是出軌。
和別人上床才是出軌。
另一些人會認為:
找性工作者、約炮一夜情都不算出軌。
婚外性關係也沒什麼關係,知道回家就好。
夫妻是伴侶,但未必是性伴侶。
夫妻之間應該保持開放,互不干涉對方的事務,彼此都可以在外面找情人。
那麼你呢?你怎麼理解出軌?
我有一個女性朋友,她老公背著她在外面找了小三,把事情做的很隱秘,根本不用平時的手機聯繫,另外買了一部手機,並且把這部手機藏在自己車裡,不帶回家。
他們夫妻一人一台車。那天,我這個朋友自己的車借給別人了,臨時要出門,就準備開老公的車出去。
她坐上車打火,突然聽到車裡傳來一陣手機鈴聲。她自己手機和老公手機都不是這個鈴聲,她就很奇怪,這個鈴聲是哪裡來的?
車裡明顯的地方找了一遍,沒看到手機。那邊好像也有急事,電話打了一遍又一遍。
女人的直覺很可怕。她覺得有問題,車也不開了,熄火專心找手機。
她努力了一個多小時,把座位的墊子什麼的,全部拆了下來,愣是沒找到手機。
這似乎印證了一個觀點:偷情時的男人智商是最高的。
之後又發生了很多事。她抓到了老公出軌的證據。她堅決要求離婚,老公苦苦哀求,她心軟答應了。老公刪了對方的微信,電話,保證再也不往來。
再往後,可能你們也猜到了,老公的承諾就是個屁。沒過幾天,又跑去找了小三。
老公承諾的時候是真的,但背叛的時候也是真的。
這一次,她堅決選擇了離婚。為了加快離婚進程,把孩子要到自己這邊,她放棄了很多財產。
我問她:你是在乎他感情上的欺騙,還是在乎他和其他女人發生關係?
她幾乎沒有思考,很快回答:
我主要受不了他騙我,把我當傻子耍的感覺。
如果他只是想耍,想嘗鮮,我可以帶他去洗浴中心找小姐。
隨便他在裡面怎麼玩,我在外面等他就是,還幫他給錢。
這是我這個朋友對出軌的理解,以及她做出的選擇。
行文到此,我們必須要面對這個痛苦的時刻了:按照你對出軌的定義,你的伴侶出軌了,你怎麼辦?
首先,你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還愛TA嗎?
如果你還愛TA,就按照愛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去傷害對方。
親密關係中對另一半的傷害,是雙倍的也是雙方的。你越愛TA,你傷害TA時,你感受到的痛苦越深。
你還愛著TA,就不要傷害TA。以這個角度去思考,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幸福生活。
你可以跟TA談你的感受,跟TA談你的底線。獲得TA的承諾,並定下違背承諾的代價。
面對文章出軌,馬伊琍就是這麼做的。有人覺得馬伊琍傻,更多的人,佩服她的勇氣和包容。
你可能會說:是TA先傷害的我。我已經這麼難受了,想發泄,想報復,根本就感覺不到愛了。
現實生活中,有一些女性,面對丈夫的出軌,自己也出軌,作為對丈夫的報復。
這樣的婚姻,好像達成了一種脆弱的平衡,雙方都平等了,誰也別說誰。
可是,這樣的婚姻里,還有愛嗎?在一種你傷害我我傷害你的出軌遊戲里,我沒有感覺到愛。
那是不是可以說,沒有愛的婚姻,也可以湊合下去?
離不離婚都無所謂,之所以不離婚,只是因為離婚太麻煩,朋友的閑言碎語也很煩。
把愛和婚姻分開,身體在婚姻里,愛在圍城外,這或許是一種現實的無奈,也是一種折中的選擇。
其次,你需要問自己,你能原諒他嗎?
你可能會說,我還愛TA,我也能原諒TA,就當沒發生過這件事。
親愛的,這不是原諒,這只是算了。
算了是指不再計較這件事。但這件事,仍然像埋在手心裡的刺,時不時會讓你隱隱作痛。
原諒是對所發生事情的全面接受。接受這件事給自己的傷害,接受對方的錯誤,接受這段經歷。
原諒意味著回到平靜,意味著不再感到憤怒。
你把這一段痛苦,塞進自己的胸懷,給它包容,不讓它反覆傷害你,使你從負面感受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幫助你繼續你的生活,使你不再為應對過去的傷害而耗費精力。
原諒不是認可對方的行為,也不代表忘記或者否認你的經歷和你受到的傷害。
原諒使你轉換了看待這段痛苦的視角,從這段經歷中開始學習,從痛苦身上看到它帶給你的啟示。
《如何原諒》的作者瑪格麗特說:「那些氣惱滿懷的人可能覺得自己暫時能擁有主動權,其實,原諒使你感到的力量比這大得多。」
被關進監獄27年的南非總統曼德拉說過:「當我走出囚室邁向通往自由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其實我人在獄中。」
如果你原諒了出軌的伴侶,意味著,你包容了TA帶給你的傷害。
你不會報復,因為你不再憤怒。你也不會在以後的日子裡,拿這件事來反覆戳痛TA和自己。
現代社會,大部分人會有幾次的親密關係。有些人是和不同的人開始,有些人是和同一個人開始。
出軌破壞了你們的第一段親密關係。而原諒,給了你們發展彼此第二段親密關係的機會。
如果你說:我沒有那麼高尚,就是原諒不了TA,一想到TA和其他人上床就噁心。
沒有關係,親愛的。我並不想把原諒塑造成一種高尚,一種道德上的優越。
原諒其實是自己的事,不用拿出來告訴別人。
原諒也只是一種看待問題的方式,你選擇原諒或者不選擇原諒,都值得尊重。
如果只是想算了,不想原諒,沒問題,這當然是你可以做出的選擇。
這同時也意味著:如果未來你和他共同生活,總會有一個障礙阻梗在你們中間。
這個障礙,就像掉進一鍋濃湯里的蒼蠅,你不一定看得到它,但你知道它一直在。
如果你不想將就,不想和他繼續生活,要結束這一段關係。那就勇敢告訴他,並為此努力。
我國現階段,結婚的人數逐漸在減少,離婚的人數慢慢在增多。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全國各級民政部門和婚姻登記機構共依法辦理結婚登記558萬對,比去年同比下降7.5%;依法辦理離婚登記185.6對,比去年同期上升10.3%。
我認為,這是好事。
這至少代表,越來越多的人們在追求」不將就「的婚姻生活,越來越多的人們有勇氣去看到愛情的本質,而不是簡單的把婚姻等同於愛情。
對於出軌,我們可以找到很多原因:童年傷痛、性的吸引、心靈相吸、逃避問題、被動攻擊、內心空虛、中年危機、事業挫敗,這些都可能成為引發出軌的現實因素。
而不管是什麼原因,都會帶來傷痛。
只是你會觀察到,有些人,很快能從傷痛中出來,有些人,陷入傷痛中,遲遲出不來。
他們感受到的傷痛程度,也並不一樣。
這其中主要的差別,在於如何看待和自己的關係。
很多女性不能接受丈夫的出軌,遇到丈夫出軌,感覺天都要塌了,哭的死去活來。
在那一刻,她們真的感覺到死亡。
因為她把全部的自我,都寄托在丈夫的身上。
在遭遇丈夫出軌後,幾乎等於失去全部的自己,自身體會到極度的破碎感和毀滅感。
這種毀滅性的感受會導致很多非理性信念的產生和極度痛苦,甚至自殺。
這些女性的自我是破碎的。在她們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從父母身上得到足夠的愛。
這使得她們一直在尋找,想找到一份永遠而唯一的愛,在這份愛里,擁有幸福和快樂的生活。
這個夢想源於她們內在那個缺愛的小孩。她們渴望通過找到一個完美的丈夫,去彌補自己小時候愛的缺失。
然而,我們在成長中發現,夢想與現實總是不大一樣。
當你渴望在被愛中得到救贖,往往會沒有那麼的牢靠。
當今社會,能按時還錢的人已經是鳳毛麟角了,還不要說一個人幾十年如一日的持續愛著你,對你忠誠。
情感上可能難以接受,但事實證明,安全感寄托在他人身上,總沒有在自己身上那麼穩定和牢固。
別人對你的愛總有可能會改變,總不會那麼完美。
而你對自己的愛,卻是可以不變的。最穩固的愛,來自於你自己的給予。
當你不斷成長,每一天都有新的活力和對生命的覺察,你或許會獲得一個新的角度去看待婚姻:婚姻說到底,只是人際關係的一種。
而只要是兩個獨立成人之間的關係,就不是你一個人可以決定的。
你只能做到你自己的最好,然後像看一棵庭院里的老樹一樣,等著花謝花開。
你並不指望這棵樹為你遮擋所有的風雨,你相信自己才是幸福生活的根源。
稍微抬高一點視角,你可以看到,這個庭院里,還有一些其他的樹。
這些樹,代表著親子關係,朋友關係,父女關係,兄弟姐妹關係等。
擁有這些樹,你欣然接受它們的美好。你也可以為它們除草,澆水,維護它們的生長。
遇到意外或疾病,有時不得不失去它們,你會悲傷,會哀悼。
重要的是,你可以走出來,重建自己的生活。
你也明白,重要的不是樹,而是你自己。
TAG:婚姻生活 | 伴侶 | 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