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華為相比,小米的天生短板是什麼?

文/劉步塵

如果我們將格局再放大一些,比如將小米和同為互聯網時代的卓越企業如亞馬遜、谷歌、蘋果、特斯拉等相比,你還是能清楚地看到小米的天生短板,即:長於營銷而短於技術創新。嚴格來講,小米是一家具有互聯網思維的企業,卻不是一家具有科技思維的企業。

「同樣是國產品牌,為什麼華為被稱為民族驕傲而小米不是?」這是小米創始人雷軍最近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我相信他在尋找問題的答案。

有人給出了答案:

1,華為有自主研發的晶元,而小米手機基本上就是組裝機;

2,手機外觀設計上,華為扁、平、薄,而小米機身較厚、臃腫;

3,華為和旗下子品牌榮耀出貨量遠在小米之上,華為粉絲量眾多。

顯然,這是比較流於表面的觀察。

還有人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一則小米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企業,和很多互聯網企業一樣,小米的註冊地不在中國而在避稅天堂開曼群島;而華為是根正苗紅的中國企業,註冊地就在深圳,一年納稅上千億,員工持股超過98%。

二則小米手機很難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產手機,國產化比例很尷尬。雖說華為手機也算不上完全國產,但至少麒麟晶元是自產。何況手機業務並非華為最主要業務,在5G通信領域,連美國都害怕華為。

對了還有,2018年全球研發50強,只有一家中國企業上榜,排名全球第5,它就是華為。

顯然,這個觀察比上面那個深刻了很多。

下面這個觀察也很有價值,它說:

小米和華為的差距太大了,華為綜合實力是小米無法企及的,它不僅是全球第三大手機廠家,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通訊設備供應廠商。

華為2018年營收1085億美元(約合7600億人民幣),是小米的好幾倍。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華為卓有建樹,與高通具有等量話語權,這樣的身份讓華為有資格成為民族驕傲,小米有這樣的資格嗎?顯然沒有。

再者,華為麒麟980處理器,與蘋果A12處理器、高通驍龍855處理器,並稱全球三大頂級處理器。如果沒有華為,全球最好的處理器都在外國人手裡。

該觀點還說,華為有點像韓國的三星,或許有朝一日能超越三星,成為我們真正的民族驕傲。相比之下,小米差得實在太遠了,甚至小米能走多遠也未可知。

總之一句話:兩個企業的格局及其社會價值,差距都很明顯。雷軍大可不必太在意問題的答案,更不必內心不平衡。

我的看法如下:

單獨看小米,它確實是一家不錯的企業,和它差不多同時代的樂視、鎚子,基本上都已窮途末路,說明這個企業確有其頑強生命力的一面。而且,雷軍無疑是這個時代企業家的佼佼者,至少他開創了互聯網時代的新營銷模式。

如果我們將格局再放大一些,比如將小米和同為互聯網時代的卓越企業如亞馬遜、谷歌、蘋果、特斯拉等相比,你還是能清楚地看到小米的天生短板,即:長於營銷而短於技術創新。嚴格來講,小米是一家具有互聯網思維的企業,卻不是一家具有科技思維的企業。

須知在美國,從來沒有哪一家企業以「我是互聯網企業」為榮,但它們普遍以成為一家科技企業而自豪。未來所有的企業都將成為互聯網企業,哪怕它是一家以製造為主的企業——好比進入汽車時代,每個人都會開車,會開車並不是一個可以拿來炫耀的本事。

小米的未來在哪裡?

我堅持認為,小米的未來在於從營銷主導型戰略向科技主導型戰略轉型,從營銷主導型企業向科技型企業轉型,而不是堅持在營銷主導型戰略的路上走下去,靠產品創新驅動而非靠營銷創新驅動,比誰的產品更有科技含量而不是誰更廉價,轉型做好了,小米距離民族驕傲就近了。誰見過華為追風口?誰見過任正非吹噓互聯網思維?華為最難學的,是它的定力!定力!!定力!!!

至於雷軍,建議放下身段好好向前輩任正非學習,做一個低調而謙遜的企業家,而不是一味沉湎於年輕粉絲崇拜的喜悅中,更不該叫喊什麼「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要多站在國家乃至人類的角度思考企業價值、個人價值,而不是始終跳不出「我是小米老闆」的思維。總之,風物長宜放眼量!

謹記:今天的小米還挑不起民族驕傲的擔子,中國可以沒有小米,但不可以沒有華為。我希望小米成為明天的華為,而不是今天的小米。

(本文作者系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


推薦閱讀:

TAG:小米科技 | 華為 | AI晶元 |